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该地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监测,连续种植15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量最高达25.6千克,最低13.8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15.48千克。
(1)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2)试分析图示区域大力发展棉花生产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及原因。
回答下列问题。

(1)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的大力发展体现了交通发展的_______、______化趋势,和其他运输方式比,其突出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新高速公路(甲)于2017年7月全线通车,分析其建设的意义。
2.单选题- (共18题)

【小题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 B.更接近消费市场 |
C.资金供应较充裕 | D.更易招募劳动力 |
A.从事商业活动 | B.留守子女上学 |
C.兼顾务工务农 | D.扩大种田规模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 | B.适用地广 |
C.文化蕴涵 | D.经久耐用 |
A.欧洲西部 | B.中亚 |
C.中东 | D.撒哈拉以南非洲 |

【小题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 | B.冬季无污染 |
C.地价低廉 | D.工人素质高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地形、气候 | B.地形、土壤 |
C.植被、水源 | D.植被、土壤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
B.促使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急剧上升 |
C.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 |
D.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 |
A.扩大耕地面积 | 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
C.提高科技水平 | 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
老年抚养率是老年人口与在职人口的比率,即25~64岁人口每百人所对应的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下图为“美国、中国、日本及德国2000~2035年老年抚养率变化及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属于中国的老年抚养率变化情况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人口出生率整体较低 ②国际迁移增加
③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 ④在职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影响此城市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最优 | B.交通最优 |
C.服务最优 | D.环境最优 |
A.沿河流 | B.沿湖泊 |
C.沿交通干道 | D.靠近批发市场 |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港口城市规划示意图”。该城市各组团分工明确,其中城市“绿心”由山体和水域组成,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开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规划限制了城市各组团的( )
A.服务人口 | B.服务范围 |
C.服务种类 | D.服务等级 |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B.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
C.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

【小题1】该农场最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青藏高原 | D.太湖平原 |
①此模式形成湿地-稻田-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农业产出大
②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大
③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
④此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小题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成都平原
A.①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地区 | 种植业比重 | 畜牧业比重 | 商品率 | 投入劳动力数量 |
① | 86% | 14% | 20% | 多 |
② | 45% | 55% | 90% | 少 |
③ | 8% | 92% | 89% | 少 |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墨累-达令盆地 | D.大自流盆地 |

【小题1】与春季比,初夏翻土后甘蔗生长在垄上有利于
A.实现秸秆还田 | B.增大昼夜温差 |
C.通风透光保肥 | D.防止风力侵蚀 |
A.光照 | B.地形 | C.土壤 | D.水分 |

【小题1】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 B.②发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C.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 D.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
读“我国油菜开花时间等值线图”,分析2005年我国油菜播种面积为1980年的两倍多,
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扩大 | B.交通运输发展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机械化水平提高 |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
A.黄土高原 | B.长江三角洲 |
C.湟水谷地 | D.河西走廊 |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市场 | B.地形 |
C.水源 | D.技术 |
美国肉鸡行业集中度高,几乎全部采用合同制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整个肉鸡产业链以屠宰加工环节为“利润中心”。下图为“美国肉鸡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饲料厂和零售分别属于该产业链的( )
A.下游企业、上游企业 | B.中游企业、下游企业 |
C.上游企业、中游企业 | D.上游企业、下游企业 |
A.促进创新 | B.减少竞争 |
C.节省运输费用 | D.简化生产过程 |

【小题1】如果X代表劳动力数量,Y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图中a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
A.水稻种植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啤酒厂 | B.精密仪表厂 |
C.水产品加工厂 | D.制鞋厂 |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覆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 B.海运 |
C.铁路 | D.管道 |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
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A.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 B.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
C.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 D.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
A.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D.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