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地形、气候
B.地形、土壤
C.植被、水源
D.植被、土壤
【小题2】若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藏地区,则(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促使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急剧上升
C.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
D.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
【小题3】下列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B.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提高科技水平
D.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11 08:05: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柱状图
(1)从图中看,这一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__趋势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___性的,迁移和流动的目的主要是_________和________。
(4)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的原因?
同类题2
读“截至2015年7月向欧洲部分国家申请避难的人数统计图”,回答下列单选题。
【小题1】【小题2】英国成为申请避难人数较少的国家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政治
C.宗教
D.恐怖活动少
【小题3】【小题4】大量的难民涌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部分国家的国内政局和移民政策产生一定影响
②影响欧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③没有对接纳国的经济产生影响
④加剧接纳国的失业现象,对社会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同类题3
下图示意2000~2014年北京人口变动的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年份中,人口净迁入量最多的是
A.2000年
B.2005年
C.2010年
D.2014年
【小题2】北京市人口变动导致
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
。说明迁移到此地的农民大量开荒种地,会给当地带来什么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同类题5
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该市城市化水平将达85%。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该市地理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下降 ②地表径流变化幅度减小
③地下水水位可能下降 ④城市热岛环流影响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2010年至2030年间,该市逐渐由人口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主要原因为( )
A.环境人口容量上升
B.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C.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D.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