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安徽舒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129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于人们在微信上能不能 的问题,她认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话,在这样一个民主时代,自由表达是人们最大的受益点之一。
②干警们围绕某一专题案例深入探讨, 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有效的交流让干警们开拓了思路。
③霍多尔科夫斯基在批评普京方面变得越来越 ,他曾在伦敦的一个活动上表示,俄罗斯发生“革命”是“不可避免的。
A.畅所欲言   直言不讳   各抒己见
B.直言不讳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C.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直言不讳
D.备抒己见   畅所欲言   直言不讳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思接千古,追忆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两句来营造送别友人的凄凉景象。
(3)《诗经》中女主人公自诉不能出嫁的原因的两句诗是 “       ”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小题1】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珣甚重之。太宗尝谓待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遂良下笔道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的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十五年,诏有事太山,先幸洛阳,有星孛①于太微,犯郎位②。遂良言于太宗曰:“陛下放乱反正,功超前烈,将告成卒辛,天下幸甚。而行至洛阳,彗星银见,此或有所未允合者也。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祥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其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遂良对曰: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跃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遂良前后诔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其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革,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联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联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优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永徵元年,进封郡公。寻坐事出为同州刺史。永徵六年,左迁潭州都督。显庆二年,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注:①孛:慧星的别称,也指慧星出现时光芒四射的现象,旧以为不祥之兆。②郎位:星座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顼是(  )
A.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B.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C.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伏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D.且汉武优柔数年/始行岱礼/臣愚状愿详择/太宗深然之/下诏罢封禅之事
【小题2】【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之称。
B.“东岳”,即泰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从秦始皇开始,历任皇帝都要到泰山亲自告祭。
C.“便宜”,既指因利乘便,也指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文中用的是第二个意思。
D.“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丁:遭受、遭遇。古代官员在丁忧期间必须停职守制,—般不准为官。
【小题4】【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褚遂良精通书法。褚遂良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褚遂良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守,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录。
C.褚遂良深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褚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室内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二人在,国家的事就不用担心了。
D.措遂良晚境凄凉。太宗时褚遂良曾官拜中书令,高宗时赐爵河南县公,但后来被贬为潭州都督、爱州刺史,卒于官任上。
【小题6】【小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2)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戒,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5.现代文阅读(共3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乡贤”是本乡本土有德行、有矛能、肴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在传统时代,他们被认同为乡土社会里德行高尚,且于乡里公共事务有所贡献的人。通常来说,乡贤与乡绅即乡村绅士概念具有较多的重合性。
“士大夫居乡者为绅”,具有功名身分、学品、学街和啻职而退居乡里者,是乡贤阶层的基本构成;他们拥有高于平民的身份地位,退居乡村后成为乡村社区里具有社名文化威权的阶层。乡贤构成必备的条件是:第一,在家世方面得有一个值得乡人景仰羡慕的经历,清白而没有劣迹。第二,乡绅们照例有一份丰厚的财产,属于耕读之家。其家族对地方社会有所贡献,尤其在维持地方风习,主持节令庙会,救助旅寡贫弱,推动地方公益事业方面赢得乡里声望。第三,功名身份、官位职衔之外,有一定的年资,拥有乡族长老资历。第四,借助功名身分和官职形成社会网络资源,可以为乡村社区争得更多的利益,保障乡里免受差役吏胥扰害。明清以来,虽然平民乡贤的所占分量渐有增长,但总体上乡绅仍然是构成乡贤的主体力量。
乡贤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品和官职而获得的。传统时代的身分等级制度是赋予他仍拥有独特地位的制度性基础。科举制度下,乡土绅士的身分具有双重身份,即 “士”——读书求功名者,“仕”——为官或准备为官者。士为“四民之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绅士是整个封建官僚或国家机器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以其具有外显标志和社会文化内容的“功名”身份,把社会力量的绅士同政治力量的官僚紧密结合在一起。
乡绅作为一个居于乡村领袖焱位和享有特权的社会集团,在维系正常社会秩序的官、绅、民三种力量中,使自善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姜也竟为多样。在以“士农工商”简单社会分工为基础的农耕社会里,技术知识及其进步是微不足道的。社会秩序的维系和延续依赖于“伦理知识”。因此,无论社会怎样动荡变乱,无论王朝如何起落兴废,维系封建社会文明的纲常伦理中心却不曾变更。然而,居于这个社会文明申心位置的却恰恪是乡绅阶层。
在传统农耕社会里,乡绅层是唯一乎有教育和文化特权的社会集团。“其绅士居乡者,必当维持风化,其耆老望重著,亦当感劝闾阎,果能家喻户晓户,礼吐风行,自然百事吉祥,年丰人寿矣。”如何使一个幅员广大而又彼此隔绝的传统社会在统一的儒学教化下,获得“整命”,使基层社会及百姓不致“离轨”,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清王朝在乡村社会中,每半月一次“宣讲由十六条政治——道德准则组成的‘圣谕’的目的,是向百姓灌输官方思想”。然而,这一带有“宗教”形式却毫无宗教内容或宗教情感的活动仅仅依靠地有官却根本无法实行。乡绅们事实上承担着宣讲圣谕的职责,。“十六条圣谕”以“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为主旨,成为农耕时代浸透着浓郁的东方伦理道德色彩的行为规范。重要的是,反复向村民百姓宣讲这一规范的是乡绅。他们拥有文化,拥有知识,成为农耕时代一个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社会秩序得以稳定的重要角色。
(摘选自《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
【小题1】下列关于“乡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的时代,乡贤不仅因自身的德行、才能、声望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而且对于本乡本土的公共事务有一定的贡献。
B.乡贤的主体力量是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学衔、官职等退居乡村后而成为乡村中的权威阶层的乡绅。
C.乡贤在古代社会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与传统时代的身份等级制度关系密切,尤其是封建科举制度。
D.乡贤的社会声望极高,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社会资源,对本乡土的百姓生活产生积极层面的影响。
【小题2】【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贤通常出身于对地方社会有所贡献的耕读之家,他们品性清白且拥有乡族长老的资历,往往热衷于本乡土中的集体事务。
B.绅士阶层是整个封逢官僚或国家机器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士成为“四民之首”的根本原因。
C.在社会变廷与朝代更替中,相较于处于中心地位的纲常伦理,技术知识及其进步的作用微乎其微。
D.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为了让基层社会和百姓接受统一的儒家教化,仅仅依靠地方官员是行不通的。
【小题4】【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绅阶层在社会分工较为简单的农耕社会里,一直处于社会文明的中心位置,享有教育和文化特权。
B.清玉朝所列出的由政治一道德准则组成的“圣谕”,本身就是统治阶级借由乡绅们代为宣讲的官方思想。
C.“十六条圣谕”是清政府推广的百姓的行为规蒗,带有宗教的性质,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D.多绅居于乡村领袖地位,在农耕时代扮演着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及稳定神会秩序的重要角色。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十字街口
李德霞
昌顺路十字街口,有个自发的劳务市场。
每天从早到啤,等活儿的男人们聚在这里,多则五六十人-少則二三十号。雇主一来,男人们“呼啦”围上去,争先恐后,生怕错过了机会。而大部分的时间里,这些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聊天,或下棋,或甩扑克,借此消磨时光。人群中,只有二崔似乎有点另类,独自坐在市场边上的那棵冬青树下,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二崔来这个市场也快两年了,按理说也是个老资格了,可是,二崔的一条脑受过伤,人长得瘦弱,话语又少,所以显得很不入流,好多不错的活儿轮不到他,他也不争不抢,心甘情愿干一点别人不愿干的活,赚点儿小钱。
日子水一样流淌。
这天一早,一辆大货车从远处轰隆隆而来,车没停穗,前面的男人们便一窝蜂涌了上去。车上装着雪白的卫生纸,一袋一袋码得齐整。大家伙都知道,卸卫生纸这活儿不错,不用下苦力,赚钱还不少,谁都想把这活儿揽到手。
站在最前面的大老黑伸出粗大的手,把几个人扒拉到一边,然后扭脸朝市场边那棵冬青树下看,边看边喊,二崔,你过来!
二崔已半蹲起身,正朝着这边张望。想一想,他已经有三天没揽到活儿了,巴不得司机冲他招招手,说一句就你了。听到大老黑的叫声,二崔伸了伸脖子却没有动。前边的六子不乐意地冲他喊,你个瘟鸡,聋啦?黑哥叫你呢!
大老黑是市场公认的头儿,黑不溜秋,壮得像铁塔,大家伙都叫他黑哥,好多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二崔忙不迭站起身,诚惶诚恐地来到大老黑跟前,不相信地说,黑哥,你叫我?大老黑说,这活儿适合你干,你去吧。二崔还是有点懵,甩手一指自己的鼻子,我?大老黑推他一把说,别磨叽了,快上车!直到这时,二崔才算真正明白过来,大老黑是要把卸卫生纸这活儿让给他干。之前,大老黑可是从不多瞧他一眼的。二崔心里一热,有泪在眼眶里转悠。二崔冲着大老黑弯一下腰,转身连滾带爬地上了车。大货车一溜烟驶离了市场。
站在大老黑旁边的三毛左一眼右一眼地盯着大老黑看,看了半天说,黑哥,不对呀,这么抢手的活儿你咋让给了二崔那货,你没弄错吧?嘿嘿,该不是二崔跟你攀上了啥亲戚?
大老黑一摆手,扯淡!我跟二崔八种子打不着。
号称算破天的四平咧一下嘴,一脸坏笑地说,嘻嘻,黑哥八成是看上二崔的老婆了吧?听说,二崔的老婆长得不赖,很有几分姿色哩……
大老黑一张黑脸更黑了,放你娘的屁!再敢胡咧咧,老子叫你爬着走你信不信?四平吐一下舌头,赶紧闭了嘴巴。
三毛不惧大老黑,不服气地说,黑哥,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你把弟兄们绕糊涂了。这么好的活儿你让给二崔,总得有个原因吧?
大老黑摸出一支烟点燃,根报地吸一口,一脸严肃地说,以前我不知道,昨天晚上,我儿子告诉我,说他和二崔的女儿是高中同学……
三毛一撤嘴,就为这?
大老黑接着说,弟兄们都知道,我儿子今年高考。昨天分数下来了,我儿子跟我这个当老子的一样没出息,使出吃奶的劲儿连个二本也没考上。你们知道吗?二崔的女儿考得是啥?北京大学!
啥?北京大学!大老黑的话像一块石头丢进湖里,荡起一圈圈涟漪。人群一下子骚动起来。四平瞪着两眼说,乖乖,北京大学,这么牛!我侄儿连考三年,连个大学的校门都摸不着。三毛翻着眼皮儿说,我的妈呀,北京大学,咱这城皇能有凡个上得去?
大老黑把烟头一丢,拍拍手,看着众人很庄重地说,二崔的女儿考上北京大学,不光是他的荣耀,也是咱大家伙的荣耀,谁叫咱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呢!你们说是不是?从今天起,弟兄们让着点二崔,咱不为别的,就为他那考上北京大学的女儿……
(选自《短小说》,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交代了十字街口的等活人的生活画面,一方面表明他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其消磨时光、无所事事的生活态度。
B.文中说“二崔似乎有点另类”,是因为他总是心事重重,独自坐在树下,从不与其他人聊天、下棋、打扑克等,显得十分不合群。
C.文中三毛等人对大老黑把“好活”让给二崔做法的猜测过程,表现出他们人性中恶劣、粗俗的一面,与大老黑的形象相成鲜明对比。
D.小说前半部分以大老黑的行为给全文设置了悬念,之后再通过劳务市场中的人物对话解开了悬念,情节虽然简单,但不失起伏。
E. 小说短小精悍,通过描写二崔女儿在考人北大之后给劳务市场的人们带来的影响,揭示出他们内心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可。
【小题2】小说中大老黑把活让给二崔的过程,二崔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如何刻画的?
【小题3】大老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而二崔的女儿却迈进了名校。结合结尾处大老黑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I3日生于江苏常州。周家祖籍宜兴,曾祖父做官兼营实业,在常州开办称纺、织布厂等业。道光年间太平军起,曾祖父誓死守城,后因常州失守,投水自尽,周家的万贯家产化作乌有。
十岁时,周有光随全家迁居苏州,进入当时初始吳办的新式学堂读书。丨923年,周有光中学毕业,尽管成绩优异,但其时已家道中落,本只能选择免交学费的师范学校,但无意中考上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得亲友资助,为周有光凑齐了200元学费,遂入学。
大学毕业,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周有光从小接受的是 “传统”教育,却研究了大半生“现代”的知识。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与张允和结婚。在随后妁近70年中,两人一直相濡以沫。
周有光在其《百岁口述》中,也曾谈起两人长达八年的恋爱过程。他说,与夫人是“慢慢地、慢慢地自然发展,不是像现在‘冲击式’的恋爱,我们是‘流水式’的恋爱,不是大风大浪的恋爱”。
晚年,周有光和夫人张允和合著了散文集《多情人不老》。所谓合著,其实是各写各的,书的正反面互为封面,张允和的文章横排,书页向左翻;周有光的文章坚排,书页向右翻。
早在1920年,周有光就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改革运动当时受到苏联支持。1955年10月,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宇会议,为期一个月的会议结束后,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在50岁的时候,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曾称,“这真是一件出手意料的事”。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1958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
1979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华沙召开文献技术会议。周有光在会上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7098)。
当时关于汉语的拼音方案多得不得了,法国有法国的方案,英国有英国的方桌,西班牙也有自己的方案。周有光说(当时)一个鲁迅写成20种写法,应该统一成一个。而我们的汉语拼音方案最好。这个问题对他们(其他国家)来说并不简单。我就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方案最好。
经过长达三年的讨论,1982年,国际投票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回来以后,周有光又开始研究以词语为单位的拼音正词法,形成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则》。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踢。19S0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颜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另两位委员是刘尊棋和钱伟长。“周百科”的外号也算是“名至实归”。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不过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10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有光又曾拉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80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80岁当作0岁,由此递加计算年龄。92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至今提起,老先生还乐不可支。1989年,周有光离休,继续在家中研究和著述。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21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
如今的周有光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但这位“世纪老人”仍然笔耕不辍。百岁过后,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新作。
2015年,周有光迎来了110岁大寿。在旁人眼中,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文化批评家解玺璋在接受采访时称赞周老“心态很好”。他表示,老人虽然处于高龄但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周家祖上曾有万贯家财,后伴随太平单攻陷常州,曾祖父投水自尽而化为乌有。到周有光十岁时,时局动荡,家道中瘩,为了生计全家迁往苏州。
B.在周有光和张允和近70年的共同生活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一直相濡以沫。晚年合著文集《多情人不老》,先写各自的,然后编辑成册,互为补充,配合默契。
C.在参加完全国文字会议后,周有龙被安排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在此之前,他从事的是经济学研究,对文字改革所知甚少,但这不能阻碍他在语言学上前进的步伐和取得的成绩。
D.原先汉语拼音方案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同一个词出现了多种写法。经过漫长的讨论,汉语拼音方案到1982年才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E. 周有光之所以被沈从文起外号为“周百科”,这与他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有着重要的关系。“外号”中实则饱含着对周有光的褒扬之情。
【小题2】作为语言学家,周有光在汉语拼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小题3】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为在我国现代汉语领域的知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语言表达(共2题)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大约2.52亿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火山喷发事件,①。那次灭绝几乎毁灭了整个古生代生物群:陆地上的森林几近毁灭,昆虫遭到沉重打击,巨型昆虫全部灭绝,海洋中96%的无脊椎动物消失了。酿着如此多的② ,一些陆生动物开始尝试“水生”生活,它们中的一些确实成功了,有的进化成了鱼龙。再后来,③ 它们的后代相继进化成了蛇颈龙、上龙和沧龙。
9.
下面是由联合国图案设计组为“国际和平年”集体创作的邮票。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提示:图案中的外文及数字可忽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