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②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③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④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地工作。
⑤“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备用的。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爱莫能助的境地。
⑥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
①把闲置房屋出租给食品黑加工点,并造成危害人体健康等严重后果的,出租者将被重罚,这是打击食品黑作坊釜底抽薪的好方法。
②一名网友来到曾经很有名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游玩,其现状令人大失所望,产业园万人空巷,极其冷清,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③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管委会高度重视,按照“突出重点,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部署开展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区面貌改头换面。
④1949年1月14日,随着天津解放的隆隆炮声,郭小川从胜芳来到海河之滨,与黄松龄、范瑾等同志常常焚膏继晷、通宵达旦地工作。
⑤“应急车道”是专为交通救援或发生故障的车辆备用的。若被随意占用,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就会陷入望尘莫及、爱莫能助的境地。
⑥对于这场比赛,主帅佩莱格里尼表示:“我认为是场旗鼓相当的比赛,山东鲁能一开场取得进球,之后我们也创造了一些进球的机会。”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①④⑥ | D.②③⑤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这次遵义市诗词朗诵比赛在遵义四中举办,参赛选手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李艳梅、饶书洁分别获得了冠亚军。 |
B.金秋季节,小明决心说服第一次来新蒲的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湿地公园游览,以了解四中学子的学校大环境的美丽。 |
C.这位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优秀语文教师何玉凤,曾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
D.在组长唐硕仁领导下的高二语文备课组是一个重视学术文化建设、潜心教学教研、美女如云、团结友爱、活泼可爱的人。 |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虽然他因为转学而离开了这所学校,但是作为他的好同桌,我一直觉得他音容宛在。 |
B.这家超市远离市区,生意很惨淡,但是在我惠顾并大力宣传之后,生意有所好转。 |
C.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深知水平有限,所以还请您抽一点时间对我的拙作进行斧正。 |
D.在这次地震捐款活动中,虽然有的人只是尽了绵薄之力,但我们仍然要对他表示谢意。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凤翔,字鸣周,晋江人。隆庆二年进士及第,授编修。教习内书堂,辑前史宦官行事可为鉴戒者,令诵习之。《世宗实录》成,进修撰。
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杖诸谏者。凤翔不平,诵言于朝,编纂章奏,尽载诸谏疏。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时方较刻《十三经注疏》,凤翔言:“顷陛下去《贞观政要》,进讲《礼经》,甚善。陛下读曾子论孝曰敬父母遗体,则当思珍护圣躬。诵《学记》言学然后知不足,则当思缉熙圣学。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可见圣治之当勤励。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疏入,报闻。
寻擢礼部右侍郎。洮、河告警,抗疏言:“多事之秋,陛下宜屏游宴,亲政事,以实图安攘。为今大计,惟用人、理财二端。宋臣有言:‘平居无极言敢谏之臣,则临难无敌忾致命之士。’邹元标直声劲节,铨司特拟召用。其他建言迁谪,如潘士藻、孙如法亦拟量移,而疏皆中寝。士气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怀禄养交,临难孰肯捐躯为国家尽力哉?昔宋太祖欲积缣二百万易辽人首,太宗移内藏上供物为用兵养士之资。今户部岁进二十万,初非旧额,积成常供。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窃见都城寺观,丹碧荧煌,梵刹之供奉,斋醮之祈禳,何一不糜内帑。与其要福于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于孑遗之赤子。”帝不能用。
廷臣争建储,久未得命,帝谕阁臣以明春举行。大学士王家屏出语礼部,凤翔与尚书于慎行、左侍郎李长春以册立仪上。帝怒,俱夺俸,意复变。凤翔又疏争,不报,遂请告去。二十年,礼部左侍郎韩世能去,张一桂未任而卒,复起凤翔代之。寻改吏部,拜南京礼部尚书。以养亲归。再起故官,力以亲老辞。久之母卒,遂不出,卒于家。天启初,谥文简。
(节选自《明史》)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黄凤翔刚正、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
①编纂章奏,尽载诸谏疏 ②平居无极言敢谏之臣,则临难无敌忾致命之士。
③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 ④《世宗实录》成,进修撰。
⑤久之母卒,遂不出 ⑥凤翔峻却之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气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怀禄养交,临难孰肯捐躯为国家尽力哉?
(2)与其要福于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于孑遗之赤子。
黄凤翔,字鸣周,晋江人。隆庆二年进士及第,授编修。教习内书堂,辑前史宦官行事可为鉴戒者,令诵习之。《世宗实录》成,进修撰。
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杖诸谏者。凤翔不平,诵言于朝,编纂章奏,尽载诸谏疏。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时方较刻《十三经注疏》,凤翔言:“顷陛下去《贞观政要》,进讲《礼经》,甚善。陛下读曾子论孝曰敬父母遗体,则当思珍护圣躬。诵《学记》言学然后知不足,则当思缉熙圣学。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可见圣治之当勤励。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齿学之仪,则可见皇储之当早建豫教。”疏入,报闻。
寻擢礼部右侍郎。洮、河告警,抗疏言:“多事之秋,陛下宜屏游宴,亲政事,以实图安攘。为今大计,惟用人、理财二端。宋臣有言:‘平居无极言敢谏之臣,则临难无敌忾致命之士。’邹元标直声劲节,铨司特拟召用。其他建言迁谪,如潘士藻、孙如法亦拟量移,而疏皆中寝。士气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怀禄养交,临难孰肯捐躯为国家尽力哉?昔宋太祖欲积缣二百万易辽人首,太宗移内藏上供物为用兵养士之资。今户部岁进二十万,初非旧额,积成常供。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窃见都城寺观,丹碧荧煌,梵刹之供奉,斋醮之祈禳,何一不糜内帑。与其要福于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于孑遗之赤子。”帝不能用。
廷臣争建储,久未得命,帝谕阁臣以明春举行。大学士王家屏出语礼部,凤翔与尚书于慎行、左侍郎李长春以册立仪上。帝怒,俱夺俸,意复变。凤翔又疏争,不报,遂请告去。二十年,礼部左侍郎韩世能去,张一桂未任而卒,复起凤翔代之。寻改吏部,拜南京礼部尚书。以养亲归。再起故官,力以亲老辞。久之母卒,遂不出,卒于家。天启初,谥文简。
(节选自《明史》)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法天行健, 法:效法 |
B.绎《世子》篇陈保傅之教 绎:探究 |
C.洮、河告警, 警:警报 |
D.何一不糜内帑。 糜:碎烂 |
A.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 |
B.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 |
C.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 |
D.及居正二子会试/示意凤翔峻却之/当主南畿试以王篆/欲私其子/复谢不往/屡迁南京国子祭酒/省母归/起补北监 |
①编纂章奏,尽载诸谏疏 ②平居无极言敢谏之臣,则临难无敌忾致命之士。
③陛下富有四海,奈何自营私蓄 ④《世宗实录》成,进修撰。
⑤久之母卒,遂不出 ⑥凤翔峻却之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⑥ |
A.畿,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
B.太宗是谥号。谥号始于商朝,止于清朝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
C.疏本文中指给皇帝的奏议,如文中的“入疏”和“抗疏”均有此意。 |
D.礼部尚书,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 |
A.黄凤翔治学严谨。他在内书堂任教习,辑录前代宦官事情时,遇到可作告诫借鉴的事,便指令书堂学习的人认真朗读研习。 |
B.黄凤翔忧心国事。在校刻《十三经注疏》时曾上奏,圣上要知道圣王之治当勤快上进,皇储应早受教育等,皇上答复知道了。 |
C.黄凤翔敢于直言敢谏。他为礼部右侍郎,能够据实大胆奏疏,曾用宋太祖相关事例告诫神宗,要重视户部每年供奉太多,内府消耗太大的问题。 |
D.黄凤翔勇于坚持原则。因将册封太子仪礼呈书神宗,神宗大怒,剥夺了他的俸禄,考虑再做变更。他却又上奏争辩,被驳回后,便请求辞官。 |
(1)士气日摧,言路日塞,平居只怀禄养交,临难孰肯捐躯为国家尽力哉?
(2)与其要福于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于孑遗之赤子。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缺根筋的父亲
三三
那年夏天,父亲再一次提出教我游泳。我一站到水里就眩晕、恶心,然而,想到柜子里那件漂亮的还未上过身的孔雀蓝新泳衣。我决定试一试。
一路上,我一边翻看着漫画一边狂吃零食,父亲摸出一只塑料袋来装那些果皮纸屑。路过检票口时,又把它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箱。
到了沙滩,父亲停好车。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袋子,那里面装着他给我带来的泳衣和泳镜,并指着旁边的更衣室让我换好后等他。我走进去,打开那个袋子,里面竟然是一大堆果皮纸屑。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刚才,父亲扔掉的那个袋子根本不是垃圾,而是我的游泳衣!
父亲见我还是穿着刚才的衣服出来,疑惑地看着我,打开了袋子。“糟糕!”他低声嘟囔了一句,急匆匆地向检票口走去。
当太阳移向西方的第一颗椰子树的时候,父亲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快拿去换上!”我又回到更衣室,当我把手伸进袋子,跟随我的手出来的却不是我那件漂亮的孔雀蓝泳衣,而是一团皱巴巴团在一起的红布头。 那是我小时候的游泳衣。
我拿着它就冲了出去。父亲挠挠头皮,“你给我新泳衣了吗?噢,我把这事忘了……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找到这件。”他冲我摆了摆手,说:“将就着点儿吧!一会儿天一凉,就游不了多长时间了。你看,它是有弹性的。好孩子,将就一下吧。”说着,他不耐烦地把我推进更衣室。
我只好穿上了那件儿童时期的游泳衣。那巴掌大小的一块布料,让我的整个后背露在外面,凉飕飕的!而它胸前绣上去的那只加菲猫,当时曾引起好多小朋友的艳羡,现在看上去却是那么恶俗不堪,一只眼睛还被我扣掉了!
我站在那里,任凭水里的父亲怎么招手和呼唤,就是站着不动。我昨天就准备好的,和那条孔雀蓝泳衣放在一起的游泳镜,在这时我没法不想起它来。我对父亲说:“我得戴游泳镜。”从第一次学游泳,我就习惯了戴游泳镜,对我来说,游泳时它和游泳衣一样都必不可少。
父亲抬头看了看日头,它已走到第二棵椰子树的树梢。父亲无奈地叹了口气,走上岸来,“在这儿等着,别动。我去买游泳镜。”
海滩上到处都是人。他们的脸上都是那么无忧无虑,一副快乐度假的样子。只有我无比沮丧,双臂交叉环在胸前,极力遮住我的胸部和那只一只眼的加菲猫。这都怪他。我越想越气越委屈,泪水在眼睛里打着转。突然,我想报复他一下,我做了他十几年的女儿,从来没有这个想法。这还是第一次。我决定把自己藏起来,吓唬吓唬他。
在一棵椰子树底下,我用沙子把自己埋了起来,连同我身上这件又小又旧的加菲猫游泳衣。我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看到它了。
大海在阳光下闪光,沙子暖烘烘地包围着我,耳边传来海浪拍打海滩的声音。我的眼睛睁不开,不知不觉迷糊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嘈杂声传来,我睁开眼,不远处的海滩上,一个男人张着双手飞奔着。他向前跑,再向后,然后又再向前,像个癫狂的猴子似的,在海滩上乱窜,抓住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人,问人家:我的女儿,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女儿?
那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
现在,他抓住了一个穿橘色制服的海滩救护员的胳膊,指着波浪翻滚的蓝色大海,大声叫喊着:我的女儿不见了,快救救她!说完,他放开救护员,朝前奔跑了几米,准备跳入大海。海滩救护员抓住他,看上去像在询问他详细的情况。在他们周围,人越来越多……看来,不能再这样藏下去了。我站在人群外喊了他一声,父亲怔了一下,迟疑着扭过头来。只见他两眼通红,脸颊扭曲,像个小丑。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一个成年人这样失态。父亲冲过来,一把抱住了我,像个孩子似的哭起来。“我还以为你被大海冲走了,你不会游泳……”父亲乱糟糟的头发向上支棱着,露出了发根的白色。父亲真禁不起折腾,他好像一下子就老了。
忽然,我羞愧起来,不敢抬头看他,恨不得再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2】小说以“缺根筋的父亲”为题,其“缺根筋”有哪些表现?请简要回答。
【小题3】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发展脉络。
缺根筋的父亲
三三
那年夏天,父亲再一次提出教我游泳。我一站到水里就眩晕、恶心,然而,想到柜子里那件漂亮的还未上过身的孔雀蓝新泳衣。我决定试一试。
一路上,我一边翻看着漫画一边狂吃零食,父亲摸出一只塑料袋来装那些果皮纸屑。路过检票口时,又把它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箱。
到了沙滩,父亲停好车。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袋子,那里面装着他给我带来的泳衣和泳镜,并指着旁边的更衣室让我换好后等他。我走进去,打开那个袋子,里面竟然是一大堆果皮纸屑。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刚才,父亲扔掉的那个袋子根本不是垃圾,而是我的游泳衣!
父亲见我还是穿着刚才的衣服出来,疑惑地看着我,打开了袋子。“糟糕!”他低声嘟囔了一句,急匆匆地向检票口走去。
当太阳移向西方的第一颗椰子树的时候,父亲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快拿去换上!”我又回到更衣室,当我把手伸进袋子,跟随我的手出来的却不是我那件漂亮的孔雀蓝泳衣,而是一团皱巴巴团在一起的红布头。 那是我小时候的游泳衣。
我拿着它就冲了出去。父亲挠挠头皮,“你给我新泳衣了吗?噢,我把这事忘了……我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找到这件。”他冲我摆了摆手,说:“将就着点儿吧!一会儿天一凉,就游不了多长时间了。你看,它是有弹性的。好孩子,将就一下吧。”说着,他不耐烦地把我推进更衣室。
我只好穿上了那件儿童时期的游泳衣。那巴掌大小的一块布料,让我的整个后背露在外面,凉飕飕的!而它胸前绣上去的那只加菲猫,当时曾引起好多小朋友的艳羡,现在看上去却是那么恶俗不堪,一只眼睛还被我扣掉了!
我站在那里,任凭水里的父亲怎么招手和呼唤,就是站着不动。我昨天就准备好的,和那条孔雀蓝泳衣放在一起的游泳镜,在这时我没法不想起它来。我对父亲说:“我得戴游泳镜。”从第一次学游泳,我就习惯了戴游泳镜,对我来说,游泳时它和游泳衣一样都必不可少。
父亲抬头看了看日头,它已走到第二棵椰子树的树梢。父亲无奈地叹了口气,走上岸来,“在这儿等着,别动。我去买游泳镜。”
海滩上到处都是人。他们的脸上都是那么无忧无虑,一副快乐度假的样子。只有我无比沮丧,双臂交叉环在胸前,极力遮住我的胸部和那只一只眼的加菲猫。这都怪他。我越想越气越委屈,泪水在眼睛里打着转。突然,我想报复他一下,我做了他十几年的女儿,从来没有这个想法。这还是第一次。我决定把自己藏起来,吓唬吓唬他。
在一棵椰子树底下,我用沙子把自己埋了起来,连同我身上这件又小又旧的加菲猫游泳衣。我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看到它了。
大海在阳光下闪光,沙子暖烘烘地包围着我,耳边传来海浪拍打海滩的声音。我的眼睛睁不开,不知不觉迷糊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嘈杂声传来,我睁开眼,不远处的海滩上,一个男人张着双手飞奔着。他向前跑,再向后,然后又再向前,像个癫狂的猴子似的,在海滩上乱窜,抓住任何一个可以抓住的人,问人家:我的女儿,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女儿?
那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
现在,他抓住了一个穿橘色制服的海滩救护员的胳膊,指着波浪翻滚的蓝色大海,大声叫喊着:我的女儿不见了,快救救她!说完,他放开救护员,朝前奔跑了几米,准备跳入大海。海滩救护员抓住他,看上去像在询问他详细的情况。在他们周围,人越来越多……看来,不能再这样藏下去了。我站在人群外喊了他一声,父亲怔了一下,迟疑着扭过头来。只见他两眼通红,脸颊扭曲,像个小丑。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一个成年人这样失态。父亲冲过来,一把抱住了我,像个孩子似的哭起来。“我还以为你被大海冲走了,你不会游泳……”父亲乱糟糟的头发向上支棱着,露出了发根的白色。父亲真禁不起折腾,他好像一下子就老了。
忽然,我羞愧起来,不敢抬头看他,恨不得再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我”一站到水里就眩晕、恶心,但父亲还是再一次提出让“我”学游泳,这表现了父亲的固执和对“我”的冷漠。 |
B.父亲见“我”没有换衣服,原本疑惑的他在打开袋子以后马上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故匆忙去检票口寻找“我”的游泳衣。 |
C.小说中多次写到椰子树,这既是海边的自然环境介绍,又通过太阳在椰子树上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动,从而表现父亲的心理。 |
D.结尾写到“我”“恨不得再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从中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心态,这与“我用沙子把自己埋了起来”的想法不同。 |
【小题3】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发展脉络。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草鞋爷爷
王秋珍
山门村有个草鞋爷爷,名叫迟板栗。人们都说,他是个怪人。
都91岁的人了,居然还喜欢编草鞋。再说了,编草鞋哪是爷们干的活儿。
那天,迟问问来的时候,迟板栗正在打草鞋身。他抽取几根稻草搓成束,从左向右,再从右到左,如织布穿梭一般,一束一束地往上打。他的头往左偏着,偏得有些厉害,迟问问看着就觉得累。
“爷,”迟问问埋怨道,“别折腾了,也不让人笑话!”
迟板栗只有迟问问这么一个亲人。迟问问在城里打工,工作辛苦但还算稳定。好几次,迟问问想接爷去城里看看,可迟板栗总是不答应。
“你爷就是喜欢编草鞋。”迟板栗偏着脑袋,说话间又打了两个回合。
迟问问暗暗在心里说:“榆木疙瘩。”他看了看屋子一角编好的草鞋转向迟板栗,说:“现在的人,谁还穿草鞋?”
“穿。有些人觉得草鞋时尚,大老远的都过来买。他们穿上草鞋,还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呢!”迟板栗说到这儿,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嗤。迟问问用鼻子笑了笑,“爷呀,难不成灰不拉几的草鞋还能让您老红了火了发财了?”
“那哪能呢!你爷呀,就是喜欢。这草鞋啊,没人编,就要退出江湖啦。”迟板栗像做了错事一般,低下头,不再说话。空气里,只有稻草绳来回穿梭的噗噗声。
说起来,迟板栗编草鞋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1941年,才17岁的迟板栗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部队里发的黑胶鞋穿了两天就磨破了,脚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情急之下,迟板栗找来稻草学着妈妈的样子打了草鞋。两天后,草鞋磨破了,就再打。一双双草鞋,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迟板栗的勇猛。战争结束后,迟板栗带着被炸瞎的左眼、7处贯穿伤以及一双没有底的血红色草鞋回到了家乡。
如今,只要没农活,迟板栗就爱编几双草鞋。没想到,有人将迟板栗编的草鞋发到了微信上,有记者辗转找到了迟板栗。当迟板栗编草鞋的故事在电视里播出的时候,迟问问惊呆了。他从小就知道爷的一只眼是瞎的,但他不知道爷是个抗日大英雄,不知道爷的草鞋还有这样的故事。
迟问问哼着歌儿往老家赶,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挺着啤酒肚的男人。一进迟板栗的家,男人就被满屋子的新鲜玩意吸引了:葛条、草鞋耙、草鞋齿、草鞋拗、草鞋腰、草鞋槌……最后,男人在屋子的西北角停了下来。那里摆满了草鞋,一双双,像一列列士兵整装待发。
“不错,不错。我全要了!”男人的声音像啤酒在冒着欢乐的气泡。
“爷,这回咱们可真要发财了!”迟问问冲着爷喊道。
“不卖。”迟板栗顾自打着草鞋,满是青筋的手像蛇一样灵活地穿梭着。
“爷,您这是怎么了?”迟问问呆住了。
“有剧组要拿草鞋去当道具,我正在赶活呢。”迟板栗歪着脑袋,那只浑浊的右眼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某地。他拈起一根草鞋筋,麻利地套成一个“8”字,说:“这次拍的电影讲的是草鞋兵的抗战传奇。大冬天的,绝大部分士兵还穿着草鞋、单衣,他们为了国家,不怕牺牲……”
迟板栗说着,喉咙有些变粗了。但他的手一直没停。他拿起大剪刀剪去草鞋边缘多余的线头,再用一组线将耳纽贯穿起来。他捧起完工的草鞋看了又看,像在端详心爱的孩子。“问问,爷没想赚钱。我准备将草鞋赠送给剧组。”
“为什么啊,爷?”迟问问觉得爷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一个抗战老兵,还能为电影里的草鞋兵做点事,我高兴。”迟板栗的声音有点发颤,“我还打算收几个徒弟,免费教大家。编草鞋有了继承人,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有阳光从屋瓦的罅隙里斜射下来,照在迟板栗歪向左侧的脸上。迟板栗沟壑纵横的脸庞仿佛抹上了神圣的光辉。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2】小说的叙述视角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草鞋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草鞋爷爷
王秋珍
山门村有个草鞋爷爷,名叫迟板栗。人们都说,他是个怪人。
都91岁的人了,居然还喜欢编草鞋。再说了,编草鞋哪是爷们干的活儿。
那天,迟问问来的时候,迟板栗正在打草鞋身。他抽取几根稻草搓成束,从左向右,再从右到左,如织布穿梭一般,一束一束地往上打。他的头往左偏着,偏得有些厉害,迟问问看着就觉得累。
“爷,”迟问问埋怨道,“别折腾了,也不让人笑话!”
迟板栗只有迟问问这么一个亲人。迟问问在城里打工,工作辛苦但还算稳定。好几次,迟问问想接爷去城里看看,可迟板栗总是不答应。
“你爷就是喜欢编草鞋。”迟板栗偏着脑袋,说话间又打了两个回合。
迟问问暗暗在心里说:“榆木疙瘩。”他看了看屋子一角编好的草鞋转向迟板栗,说:“现在的人,谁还穿草鞋?”
“穿。有些人觉得草鞋时尚,大老远的都过来买。他们穿上草鞋,还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呢!”迟板栗说到这儿,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嗤。迟问问用鼻子笑了笑,“爷呀,难不成灰不拉几的草鞋还能让您老红了火了发财了?”
“那哪能呢!你爷呀,就是喜欢。这草鞋啊,没人编,就要退出江湖啦。”迟板栗像做了错事一般,低下头,不再说话。空气里,只有稻草绳来回穿梭的噗噗声。
说起来,迟板栗编草鞋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1941年,才17岁的迟板栗走上了抗日的道路。部队里发的黑胶鞋穿了两天就磨破了,脚也磨出了一个个血泡。情急之下,迟板栗找来稻草学着妈妈的样子打了草鞋。两天后,草鞋磨破了,就再打。一双双草鞋,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迟板栗的勇猛。战争结束后,迟板栗带着被炸瞎的左眼、7处贯穿伤以及一双没有底的血红色草鞋回到了家乡。
如今,只要没农活,迟板栗就爱编几双草鞋。没想到,有人将迟板栗编的草鞋发到了微信上,有记者辗转找到了迟板栗。当迟板栗编草鞋的故事在电视里播出的时候,迟问问惊呆了。他从小就知道爷的一只眼是瞎的,但他不知道爷是个抗日大英雄,不知道爷的草鞋还有这样的故事。
迟问问哼着歌儿往老家赶,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挺着啤酒肚的男人。一进迟板栗的家,男人就被满屋子的新鲜玩意吸引了:葛条、草鞋耙、草鞋齿、草鞋拗、草鞋腰、草鞋槌……最后,男人在屋子的西北角停了下来。那里摆满了草鞋,一双双,像一列列士兵整装待发。
“不错,不错。我全要了!”男人的声音像啤酒在冒着欢乐的气泡。
“爷,这回咱们可真要发财了!”迟问问冲着爷喊道。
“不卖。”迟板栗顾自打着草鞋,满是青筋的手像蛇一样灵活地穿梭着。
“爷,您这是怎么了?”迟问问呆住了。
“有剧组要拿草鞋去当道具,我正在赶活呢。”迟板栗歪着脑袋,那只浑浊的右眼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某地。他拈起一根草鞋筋,麻利地套成一个“8”字,说:“这次拍的电影讲的是草鞋兵的抗战传奇。大冬天的,绝大部分士兵还穿着草鞋、单衣,他们为了国家,不怕牺牲……”
迟板栗说着,喉咙有些变粗了。但他的手一直没停。他拿起大剪刀剪去草鞋边缘多余的线头,再用一组线将耳纽贯穿起来。他捧起完工的草鞋看了又看,像在端详心爱的孩子。“问问,爷没想赚钱。我准备将草鞋赠送给剧组。”
“为什么啊,爷?”迟问问觉得爷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情。
“一个抗战老兵,还能为电影里的草鞋兵做点事,我高兴。”迟板栗的声音有点发颤,“我还打算收几个徒弟,免费教大家。编草鞋有了继承人,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有阳光从屋瓦的罅隙里斜射下来,照在迟板栗歪向左侧的脸上。迟板栗沟壑纵横的脸庞仿佛抹上了神圣的光辉。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说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鞋爷爷,用“怪人”评价,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B.作者用“头往左偏着,偏得有些厉害”“偏着脑袋”,描写草鞋爷爷的神态,表现迟板栗对草鞋的热爱。 |
C.小说写迟板栗打着草鞋时,满是青筋的手像蛇一样灵活穿梭,以比喻手法写他编草鞋的技术之高。 |
D.迟问问是草鞋爷爷的孙子,却觉得爷爷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原因是他还很年轻,思想不够成熟。 |
【小题3】“草鞋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4.材料作文- (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每两个月到护理院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给予2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首批发放达3万多元。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
“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推出来引发了热议。你的看法是什么?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为激励子女经常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每两个月到护理院看望老人累计超过30次,给予2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奖孝金”现金抵用券,可以在缴纳老人相关费用时抵用。首批发放达3万多元。自从“奖孝金”管理制度推出后,看望老人次数暴涨,许多子女前来看望老人的频率明显增加。
“奖孝金”管理制度的推出来引发了热议。你的看法是什么?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