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一次仿真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661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觎(jì)长(qí)骗(méng)时乖运(jiǎn)
B.隙(xià)语(chèn)鸟(huì)封妻子(yìn)
C.窃(piáo)物(shí)龃(yǔ)审时势(duó)
D.压(zhòu)连(pí)片(tà)一俱全(yìng)
2.

幸福是什么?恋爱中的人说,幸福像花儿一样;远行的人说,幸福是家人关爱的短信;快乐的人说,幸福尽管抓不住、摸不着,但实实在在。上述回答说明了(  )

3.

幸福是什么?恋爱中的人说,幸福像花儿一样;远行的人说,幸福是家人关爱的短信;快乐的人说,幸福尽管抓不住、摸不着,但实实在在。上述回答说明了(  )

4.
依此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以关爱伦理为价值核心的深厚人际关系不同于一般自由民主社会中的普遍人际关系。    
与这种“浅淡”社会人际关系相比,“和谐”的关系深厚是深厚,但却也更难达到。
①自由民主的好社会的基本理念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是他自己利益的解释者,每个人的社会权益都应受到国家的同等保护。
②后者的特征是不远不近,在很大程度上以各自利益为中心。
③人和人有互不侵害的责任,但没有无私关爱的义务。
④这种保护体现为每个公民相同的公民权利和人权。
⑤生活在自由民主关系中的人们无须对某个过去或传统拥有共同的“美好记忆”,也无须有彼此的感情承诺。
A.①⑤③②④B.②①④③⑤C.③⑤②①④D.⑤③①④②
5.

2015年9月25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开幕,园博会工程建设中,参展城市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物资交换,把废料转换成资源,节约了成本。比如,一个展园墓坑产生的杂填土,对另一个展园来说却是堆山造景的资源。材料说明(    )

①观念创新实现了杂填土等废料价值的增值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6.

2015年9月25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开幕,园博会工程建设中,参展城市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物资交换,把废料转换成资源,节约了成本。比如,一个展园墓坑产生的杂填土,对另一个展园来说却是堆山造景的资源。材料说明(    )

①观念创新实现了杂填土等废料价值的增值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7.

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上世纪7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8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90年代,则强调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而现阶段,我们则更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爱心、敬业、诚信和创新。这表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总是变化莫测的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鲜明时代性        

④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没有普遍性要求

2.文言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二)

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礼记·经解》)

【小题1】第一则材料中,“和为贵”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__________。
【小题2】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养 晦 堂 记
曾国藩
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觊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者,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行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为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势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余为备陈所以,盖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①翘然:翘,音qiáo,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②厮役贱卒、污行贾竖:现犹称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恶贫而富觊:希望。
B.率常终身幽默幽默:沉寂。
C.自以为材智人万万加:多。
D.余为陈所以备:详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翘然思有以上人B.彼岂人异性
缇骑按剑赢而不助五国也
C.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D.故为书戒人暗默自藏
虽无丝竹管弦盛 虽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出“凡民有血气之性,则翘然而思有以上人”乃“世人之恒情”,又言及君子的不同作为,在对比叙写中突出了对后者的肯定。
B.作者引用扬雄的话,意在说明“湛于势利,汩于毁誉”之人容易被富贵名誉所累,甚至因此而招来毁灭,只有“高明之家”才能获得神灵的护佑。
C.文章采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阐发了人生不应汲汲于当世之富贵、名誉,而应追求内心的恬淡、安然的哲理。
D.本文虽是为养晦堂作记,但作者实是借机发表观点并勉励友人。文章许多关键语句使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语言上有参差错落之美。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3分)
(2)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4分)
【小题5】用“/”给下面的划线部分断句。(3分)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音平慎始
(刘蓉《习惯说》)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曹操墓为“甲”字形墓,坐西朝东,由墓道、前室、后室和4个侧室构成。
墓道长39.5米、宽9.8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墓门4层,外3层为砖砌,内层为墓室门。墓圹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
墓室有前室与后室,二室平面均为方形,边长约3.8米,四角攒尖项。前室与后室南北两侧各设置一个侧室,侧室平面均为长方形。墓室石板铺地,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4个侧室均置有墓门。
这种“四角攒尖”式墓室顶部结构,是东汉中期以后才出现的,因此,具有东汉晚期的特征。结合这种墓葬结构特征,以及层位关系和出土文物等判定此墓为东汉末年墓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在西高穴曹操墓发掘之前,考古发掘的汉代诸侯王墓有近50座,其中东汉时代诸侯王墓有7座。考古发现的东汉晚期的诸侯王墓有东汉中山国中山穆王刘畅墓、东汉晚期某代彭城王或王后墓,二者均由墓道、前室、后室与左右耳室或侧室组成。
墓葬等级主要表现在墓葬平面形状和建造结构的差别。西高穴曹操墓的墓室结构,与东汉时期等级相近的墓葬类似但又略有差别,呈现由东汉向魏晋墓过渡的特点。
与西高穴曹操墓形制最为接近的东汉诸侯王墓,是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墓。两座墓的平面形制接近,都是前、后室外加双侧室。前、中、后三个墓室均为长方形,且后室的双侧室是左右排列。而曹操墓前、后室均为正方形,四个侧室两两对称分布,因此其结构与之相比更加规整。这说明:西高穴大墓的年代接近174年死去的刘畅夫妇墓,但可能地位比诸侯王刘畅还要高。
考古发现晚于东汉的三国时代有东吴高级贵族墓(或帝王陵墓),如江苏南京江宁区上坊墓、安徽马鞍山宋山墓(东吴景帝孙休墓)等。其墓葬形制均由墓道、前室、后室及侧室(或耳室)等部分组成,墓内安置石门。墓室地面铺的地砖规格较大,如宋山墓、上坊墓铺的地砖边长50厘米。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
米、宽6.6米。上坊墓墓室长20.16米、宽10.5米,前后二室平面均近方形,顶部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前室与后室两侧各有2个耳室。可见,多墓室砖室墓是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刘庆柱先生所指出的:东汉时代考古发掘的诸侯王墓一般在王国都城附近的高地或山冈之上,东汉时代前期诸侯王墓的墓葬形制是题凑石墙回廊多室墓,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与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则为单墓道、前后室及四侧室(或耳室)、穹隆顶砖室墓。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恰与东汉时代晚期诸侯王墓和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形制相同,它们的规格相近。从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规格来看,二号墓应为“王陵”。
(节选自《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
【小题1】下面对文章引用数字的作用,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墓圹(“墓穴”之意)平面东边22米、西边19.5米,东西长18米。(准确地说明从墓穴的大小看,曹操墓属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B.石板长95厘米、宽90厘米。(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如此规格的石板表明曹操墓的豪华奢侈。)
C.公元174年去世的中山穆王刘畅夫妇(指出中山穆王刘畅夫妇的去世年份是为了说明西高穴大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比刘畅更高。)
D.宋山墓的墓室长17.68米、宽6.6米。(与上坊墓作比较,表明墓室主人的地位不同。)
【小题2】(小题2)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曹操墓
B.由曹操墓看墓葬等级
C.曹操墓形制符合汉魏帝王陵墓特征
D.高等级贵族墓葬的重要特征
【小题3】(小题3)从全文看,作者是如何分三步论证西高穴二号墓的性质的?(3分)

4.语言表达(共1题)

11.
校园中师生间的交流要讲究方法。以下两个情境中师生的话语不够得体,请根据其要表达的意思作调整,使听者乐于接受。
情境一:高三的一次月考后,沈鑫成绩下滑,心里很难过,就去找班主任谈心。班主任说:“你这次考得不好,早在我预料之中,还难过什么!不好好反省反省,下次只会更糟。
情境二:韩梅上数学课时有些内容没听懂,中午她去找郝老师,郝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韩梅说:“老师,你今天讲课速度太快了,我没听懂,你现在给我讲一讲吧。
班主任说:
韩梅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