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53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平(yù) 吞(shì) 坟(yíng) 汗涔(zēn)
B.罪(qiān) 搭(shàn) 禾(shǔ) 理屈穷(cí)
C.玉(pēi) 青(xiāo) 寒(xuān) 弘化碧(cháng)
D.笑(yè) 眉(cù) 知(niǎn) 角虚名(wō)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回望59年前,首次参加亚运会的489名运动员很少能有世界级的表现,如今,     ,为亚洲体育争得属于自己的荣誉。
①中日韩三国同时进入奥运金牌榜的前10名
②韩国和日本分列金牌榜第七和第八位
③2008北京奥运会上,除了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首位之外
④亚运赛场上的很多较量已经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
⑤随着亚洲竞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亚运会视为练兵场,将目光投向世界赛场
A.④⑤⑥③②①B.④②⑤⑥①③C.⑤④③①②⑥D.⑤③④⑥②①
3.

首都北京的职能是(     )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居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箨龙和木笔均为初夏常见之物。
(1)本诗在题目中点明“幽居”,但在第二联中又为何渲染“草深无处不鸣蛙”?
(2)诗人在本诗中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代崇尚青瓷,对白瓷不很重视,认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委婉含蓄,能变幻出许许多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龙泉青瓷不但具备了青瓷所共有的为世人广泛接纳的秉性,而且从南末中晚期起,以先后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不同凡响的釉色而独树一帜。这些釉色主要是釉料的改进而出现的,由传统的石灰釉改变为石灰一碱釉,使釉料的高温性能大大改善,多层施釉或釉层加厚后,高温中不流泻,釉层丰厚滋润,釉色温柔动人,仿佛用翡翠雕琢而成,这就是所谓的“类玉”。

对于玉,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它独特含义。《荀子·法行》里有孔子论玉的—段话:“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儒教思想以玉喻示了人的许多美德,玉因此历来被十分重视,诚如民国时古玩家赵汝珍先生所云:“古代视玉之重,几乎物可与争衡,用玉之广亦无物可以拟举,凡国家重要典信无不以玉为之,重要典礼无不以玉成之。社会人文庶民活动往往以玉为中心,故国家玺印、祭礼乡宴,朝会征聘、盟誓歃血、乐器律器、男女发饰服饰、男人冠饰带饰、女人耳饰腕饰、文房用器、酒器、食器、饮器、佩饰、笏版等无一而不用玉。”类玉的龙泉青瓷自然深受古人的欢迎,其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玉器的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在欧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龙泉青瓷因为有翡翠般的釉色,人们便像珍爱翡翠那样珍爱它,而这种人见人爱的东西据说是用泥巴烧制而成,更让人感到伟大而不可思议。在伊斯兰教,也就是回教人眼里,青绿色正是他们崇尚的吉祥颜色,如同中国人以红色为吉祥色,过年过节挂红彩、发红包,他们以青色彩带装点家居,分送青包。因此,龙泉青瓷被伊斯兰教认为是吉祥物,其钟爱的程度可想而知。

龙泉窑在南宋中晚期出现过一类黑胎开片瓷器,其特点是胎黑色或褐色,胎质较疏松,釉色有粉青、灰青、蟹壳青等,釉层丰厚,常由多次施釉素烧,然后一次烧成;釉面冰裂多为几何形,极碎者称“百圾碎”,另有鱼子纹等,偶有象形图案。器物口沿呈紫色,足部露胎处呈铁色,即所谓“紫口铁足”。紫口有两种形式,一种口沿满釉,烧制时受到高温后口沿釉薄,映出胎骨颜色,另一种为了叠烧, 口沿一圈刮釉呈芒口,出现紫口。此类产品以造型、釉色及釉面开片取胜,因为开片难以人为控制,裂痕无意而自然,可谓天工造就,每件器物开片不一,绝无雷同,更符合自然美的审美观念,因此格外珍贵。

(选自《中国龙泉青瓷》)

【小题1】下列对古代人崇尚青瓷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瓷能变幻出许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令人感到温柔敦厚。
B.青瓷色泽柔和,委婉含蓄,符合崇尚闲散淡远的自然之美的古人的审美心理。
C.青瓷符合中庸、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易为信奉儒教的世人所广泛接受。
D.青瓷曾先后创烧出各种不同凡响的釉色,为中国赢得荣誉,因而受到古人推崇。
【小题2】关于龙泉青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泉青瓷具备青瓷所共有的秉性,既体现自然美,又符合儒家思想。
B.龙泉青瓷是从南宋中晚期起,开始出现的一种胎质较疏松的开片瓷器。
C.龙泉青瓷釉层丰厚滋润,釉色温柔动人,常由多次施釉素烧,然后一次烧成。
D.龙泉青瓷的器形及功用大量涉及文化、艺术、习俗,乃至宗教、政治等范畴。
【小题3】根据文意,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烧瓷工艺中的石灰釉不耐高温,导致采用此工艺烧制的白瓷不能多层施釉,釉色刺眼。
B.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历来十分受重视,因此儒家思想以玉喻示了人的许多美德。
C.欧洲人对龙泉青瓷感到伟大而不可思议,是因为了解到它竟然是用泥巴烧制而成的。
D.龙泉青瓷之所以被伊斯兰教认为是吉祥物,是因为它的青绿色正是他们崇尚的吉祥颜色。
6.
阅读下面的文字

金 色 那 拉 提

少 骢

那拉提草原的清晨,静谧而安详。太阳还没升起,我独自徜徉在草原上,清新中夹杂着牛粪味的草原气息,涤人心肺,使人有种回归自然的感觉。空阔的草原上,阒无声息,只有几声鸟鸣随风飘荡。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峦,云中正泄出一抹曙色,太阳开始穿透云层。不一会,一道霞光洒落在我面前,草原如翡翠般透明起来,绿得醉人。

随着天上云朵的飘移,草原也在不断变换着色彩,神秘而莫测。望着形态各异令人遐思的白云,我的心也追逐着云朵飞扬起来。奔跑中踏在草原的感觉,好似叩击着草原的心扉,古老的那拉提,在我不断的叩问中,隐隐的升腾起了历史的回声。我仿佛听见从草原深处传来了远古的声音,操着各种语言的先民,移动在原始的那拉提草原上,他们放牧着牛羊,自由地迁徙着牧场,悠扬的牧歌,伴随着马蹄,回荡在草原上。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图景啊!而此时沉静的那拉提草原,心中不知存储着多少美好的记忆。

浸润在那拉提的绿色中,呼吸着草原醉人的气息,奔跑在这博大的空间,自己也仿佛融进了远古。奔跑了不知多远,两腿竟没有丝毫的疲劳,只想奔向天边……天边出现了几匹骏马,我便迎着骏马跑去。跑到近前,只见几个哈萨克牧民骑在马上,身后温暖的阳光,为他们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显得他们特别高大。其中一位父亲,胸前端坐着一个漂亮的哈萨克男孩,黑红的脸上,闪动着一双大眼睛,高傲地俯视着眼前的草原,俨然一副草原骑手的神情。如此幼小的心灵,便拥有着这份骄傲,无疑是雄浑的草原赋予了他这种高贵。出生在这辽阔的草原,从小目睹着天地的壮美,四季逐水草迁徙,自然会将这片辽阔的草原视为自己的家园。当他能背诵祖先的名字时,更进一步知道了草原生命的意义。

伊犁河谷在天山、阿尔泰山的怀抱中,舒缓地伸向天边。广袤的草原得天独厚地享受着湿润空气的吹拂,从而使这里水草丰美,生机勃勃。早在公元前便从东方走来了蒙古利亚人,从西方迁徙来欧罗巴人。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种,于迁徙途中,在这里相遇,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里交融、繁衍、生息,聚居下来。随着各部族不断来到这里,这片土地,成为了世界文明的交汇处。各种宗教在这里并存,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渗透,最终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西域文化。当然,历史上这里也曾出现过民族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战争,但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时,古老的西域各民族,共同选择了中华文明,并将各民族创造的瑰丽文化,融入到中华文明宝库之中,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新疆,古老的西域各民族,最终融汇为13个世居少数民族。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此时,我眼前出现了一片耀眼的油菜花,将一条山谷都染成了金色,像一条金色大道直铺向天边。金色的那拉提,美丽的新疆,丰饶的中国,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正发生着历史的巨变,生活在这片古老沧桑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并再现着祖先的辉煌,以使这片土地上的后代子孙,获得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充满生机的那拉提草原,在金色的阳光普照下,牛羊自由地漫步在草原上,牧人悠闲地骑着马,远处的毡房正升起缕缕炊烟,飘来奶茶的浓香。我奔跑在这天人合一的现代风景中。忽然一个雄浑的声音从天边传来,啊,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那拉提草原,新的一天开始了。

《 人民日报 》( 2010年09月11日 08 版)

【小题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特点?有什么作用?
【小题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1)古老的那拉提,在我不断的叩问中,隐隐的升腾起了历史的回声。
(2)如此幼小的心灵,便拥有着这份骄傲,无疑是雄浑的草原赋予了他这种高贵。
【小题3】题目“金色的那拉提”有什么含义?试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小题4】文章在描绘那拉提草原景色的过程中,述说了历史上草原各民族大融合的情况,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材料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乘客上了出租车,并说出自己的目的地。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乘客不解:“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车流高峰,最短的路交通拥挤,弄不好还要堵车,所以用的时间肯定长;你要是有急事,不妨绕一点道,多走些路,反而会早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语言表达(共1题)

8.
2010年,一些热点词汇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和意味深长的启示,请在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一个,以“最让我  (激动、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做出简要评价。(3分)
“嫦娥二号” 世博 给力 钓鱼岛 舟曲 低碳
【示例】
“嫦娥二号”——最让我振奋的词语。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又迈进了一步,太空又一次见证中国人的智慧和实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