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盥洗(ɡuàn) 戳穿(chuō)纨绔(wán )敛声屏气(bǐnɡ) |
B.悚然(sǒnɡ)执拗(niù)间或(jiàn)瘦削不堪(xiāo) |
C.谬种(miù)炮烙(pào) 搭讪(shàn)咬文嚼字(jiáo) |
D.烟霭(ǎi)形骸(hái)忖度(dù)惴惴不安(zhuì) |
3.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
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答案】解: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过的时间为t1,则由
{#mathml#}{#/mathml#}
得: {#mathml#}{#/mathml#}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 {#mathml#}{#/mathml#}
乙车的位移为: {#mathml#}{#/mathml#}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mathml#}{#/mathml#}
答: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为18cm。
2.句子默写- (共1题)
4.
默写
1.在《师说》中韩愈表说老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
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别有幽愁暗恨生, 。
7.但见悲鸟号古木, 。
1.在《师说》中韩愈表说老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
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别有幽愁暗恨生, 。
7.但见悲鸟号古木, 。
3.诗歌鉴赏- (共1题)
5.
诗歌鉴赏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日 暮①
杜 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小题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小题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6.
文言文阅读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小题4】将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 |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
A.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B.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C.①知明而行无过矣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D.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