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5-08 08:4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奉樊於期头 函:木匣子。
B.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自引而起,袖 绝:断绝,挣断。
D.剑,故不可立拔 坚:坚固、锋利。
【小题2】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A.秦武阳色变振恐B.轲既取图奉之
C.图穷而匕首见D.使工以药淬之
【小题3】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兵之B.不得持尺兵
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小题4】翻译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2)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当世亦笑之。故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今拘学之人,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而取荣名哉!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故士穷窘而得委命,此岂非人之所谓贤豪间者邪?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士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至如闾巷之侠,砥行立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然儒、墨皆排摈不载。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之。以余所闻,汉兴有朱家、田仲、王公、剧孟、郭解之徒,虽时当世之文网,然其私义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立,士不虚附。至如朋党宗强比周,设财役贫,豪暴侵凌孤弱,恣欲自快,游侠亦丑之。余悲世俗不察其意,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与豪暴之徒同类而共笑之也。

(选自《史记•游侠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衣疏食不  厌:同“餍”,满足
B.羞其德 伐:自夸,夸耀
C.以功见言信  要:谋取,谋求
D.虽时当世之文网 扞:抵触,违犯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次、原宪两人是民间饱读诗书的儒者,虽然一辈子贫困不堪,但死后多年仍有弟子不断地纪念他们。
B.虞舜这些有道德的仁人都曾遭到不同的灾难,那些遭逢乱世末期的中等才智的人遭受的灾祸就更多了。
C.百姓认为谁对他们有好处谁就是好人,所以伯夷饿死在首阳山,也没有降低文王和武王作为王者的声誉。
D.作者叹息世俗不了解游侠的用心,而卑鄙地将朱家、郭解等人与豪强暴徒们看作同类而加以嘲笑。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而取荣名哉!
(2)至如闾巷之侠,砥行立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小题4】请结合四、五小节,简要概括游侠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削夺   矫:假托
B.自为权奸所忌 分:分类
C.是我死也 速:加速
D.兄光霁死 累:牵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小题4】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