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彭州中学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18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4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生物芯片技术应运而生,并以完整的技术身份促进了基因组学的发展,带动了生物芯片技术的产业化。
B.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C.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D.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上,雕凿有一尊高达71米的栩栩如生的弥勒佛像,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
2.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初冬的江苏大地,艳阳高照,草木呈绿,洋溢着勃勃生机。12月13日至14日,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陪同下,来到南京和镇江,深入科研院所、企业、乡村、农户考察,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强调,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习近平对农业发展情况格外关心,深入到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调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名媛(yuán)匿迹(nì)星宿(xiù)人才济济(jì)
B.偌大(ruò)空白(kòng)给予(jǐ)挫折(cuò)方枘圆凿(ruì)
C.尽管(jìn)瞭望(liào)坎坷(kě)澎湃(pài) 撒手人寰(sǎ)
D.扎根(zhā)祈祷(qǐ)侈谈(chǐ)迫击炮(pài) 日削月割(xiāo)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似的(sì)煤屑(xiè)袅娜(niǎo)梵婀玲(fàn) 管窥蠡测(lí)
B.纤维(xiān)连累(lèi)乍看(zhà)廿四桥(niàn)游目聘怀(chěn)
C.蕈菌(jūn)着衣(zhuó)落蕊(ruǐ)潜意识(qián)惊鸿一瞥(piē)
D.裙裾(jū)处理 (chù)平仄(zè)潭柘寺(zhè)大笔如椽(chuán)
5.
下列词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近年来发生的违纪典型案件中不难看出,审计机关的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起始于思想上的堕落、腐化变质,自觉放弃了思想道德防线,接受和认同了诱惑。
B.事实上,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一直在各自的领域安之若素,日益电子化可能是未来的阅读趋势,而纸质书籍的优良属性也难以被取而代之。
C.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展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当其欣于所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制定这一基本路线的依据是(  )

8.
下列选项对句式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B.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
C.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D.当其欣于所遇(定语后置句)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加管理的唯一合法途径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加管理的唯一合法途径

11.
选出加点字的用法或意义有误的一项(   )
A.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B.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C.西望夏口(方为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D.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12.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13.

我国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14.

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受性别、民族的限制,但受到年龄的限制。(  )

2.话题作文(共1题)

15.
阅读下面材料,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牵挂是人类从小到老贯穿始终的一种情结。它是感情的依托,心灵的闪电,精神的升华,是人生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及生活万象的折射与聚焦。正因为有了牵挂,人类才有了众多动人心弦的历史,也正因为有了牵挂,生活中才涌现出许多缠绵的故事。
文体不限,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3.诗歌鉴赏(共1题)

16.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①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4道)

    话题作文:(1道)

    诗歌鉴赏:(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