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09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7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连日奔波的市长一下车,就不顾心劳日拙,立即赶赴抗洪第一线指挥救突,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军民抗洪救灾的信心。
②在当前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利用职权舞文弄墨,贪赃枉法,就会被人民群众所唾弃。
③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幸福、美满、祥和。
④性格决定命运,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悲剧实际上就是其个人的性格悲剧,王灿性格孤傲,卓尔不群,因而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⑤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矫健的运动健将,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⑥他是个自负清高的人,对于自己讨厌的人总翻白眼,对于自己欣赏的人则青眼有加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④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
②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无所不至,即便生活不富裕,仍会最大程度援助年轻人,他对待青年人亦师亦友,所以得到无数青年的爱戴。
③这位老教授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每每谈起先秦文学、诸子百家,总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深受学生的喜爱。
④纪录片《二十二》的人物截图被制成表情包事件骇人听闻,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更是对良知的亵渎。
⑤公司把“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荣誉授予了他,在亲戚、朋友们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庆贺之时,他则处之泰然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⑤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某媒体的知识付费年度报告指出,知识付赞成为“新风口”,该领域目前总体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0-500亿元。
B.沙滩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南部,这里孕育了以郑珍、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其影响深远。
C.脑科学研究对大脑认知神经原理的认识,加强了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和提高了对脑重大疾病的诊治水平,也为发展类脑计算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D.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是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如果发现家中存在线路老化的情况,要马上投诉相关部门以避免发生火灾。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只有十多位代表出席,但是中国社会的伟大巨变却实质性地开始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又恰逢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建园7周年,这个10月,公园将展出系列主题活动,将欢乐与祝福送给广大游客。
C.我国近年来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激励和引导中国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把产品做专、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D.在对于中国文化潜在选择类型和选择渠道的调查中,将近三成以上的受访者希望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渠道接触到中国文化。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在当下,行走也不失为一种治疗诸多“现代病”的途径。作为与行走者完全不同的人群,“宅男”“宅女”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在长时间面对屋内沉重压抑的白墙和单调乏味的摆设之后,行走显然有助于排遣情绪的忧郁,此时行走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运动,而是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方式。
A.更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剂良药
B.同时折射出这一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全,而行走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其缺憾
C.也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对治之策
D.也折射了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而行走才是一种健全的生活方式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云计算,尤其是共有云计算的运用,可以将所有的数据集中存储到“数据中心”,即所谓的“云端”。 ,运行于网络的数据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安全威胁。因此,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及早制定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全面筑牢数据安全防护墙。
①一旦云服务平台安全管理出现疏漏
②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攻击者
③但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警示我们
④信息化网络是支撑数据运行的物质技术基础
⑤但敏感的数据一旦上了“云端
⑥必然导致数据泄露或丢失
A.④⑤⑥①③②B.⑤①②⑥③④C.⑤②①⑥④③D.⑥②①⑤④③
7.
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敢问夫子恶乎长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 富哉言乎
C.其待我以横逆  王语暴以好乐
D.而身为宋国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句子默写(共1题)

8.
默写
1)仰之弥高,钻之你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8)父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乐也”

3.诗歌鉴赏(共2题)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冶城①
刘克庄②
断镞遗枪不可求,西风古意满原头。
孙刘数子如春梦,王谢千年有旧游。
高塔不知何代作,暮笳似说昔人愁。
神州只在阑干北,度度来时怕上楼。
【注】①冶城:在今天江苏南京市内朝天宫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②刘克庄:南宋末年豪放派诗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曾是铸造兵器之地,而今寻断镞遗枪都不可得,首句把人带入沉重孤绝的历史感中。
B.西风萧瑟,古意悲凉,“满原头”凸显出一片苍茫之境,使抽象的思想活动变得形象化了。
C.作者追慕和冶城有关的孙刘、王谢等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表达为国效力的愿望。
D.第三联回到现实,诗人借所见“高塔”、所闻“暮笳”,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愁情。
E. 作者登临冶城,思接千载,怀古伤今,总结兴亡教训,意在为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小题2】诗人为什么“度度来时怕上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妄妇,士②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乐景,抒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B.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前一句写动物的活动,后一句写植物的生长。
C.“人乞祭余骄妾妇”是用典,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写出了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
D.“士甘焚死不公侯”也是用典,讲的是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坚贞气节,“清明”中祭奠死者不生火煮食的习俗就由此而来。
E.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没有人能分辨得清楚。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死贤愚的极端的消极态度,认为人活着贤愚无所谓。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琇者,蒲州解人也。父审素,为巂州都督,在边累栽。俄有纠其军中赃罪,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就军按之。汪在路,为审素党与所劫,对汪杀告事者,胁汪令奏雪审素之罪。俄而州人翻杀审素之党,汪始得还。至益州,奏称审素谋反,因深按审素,构成其罪。斩之,籍没其家。琇与兄瑝,以年幼坐徙岭外。寻各逃归,累年隐匿。汪后累转殿中侍御史,改名万顷。开元二十三年,瑝、琇候万顷于都城,挺刃杀之。瑝虽年长,其发谋及手刃,皆琇为之。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时都城士女,皆矜琇等幼稚孝烈,能复父仇,多言其合矜恕者。中书令张九龄又欲活之。裴耀卿、李林甫固言:“国法不可纵报仇。”上以为然,因谓九龄等曰:“复仇虽礼法所许,杀人亦格律具存。孝子之情,义不顾命,国家设法,焉得容此!杀之成复仇之志,赦之亏律格之条。然道路谊议,故须告示。”乃下敕曰:“张瑝等兄弟同杀,推问款承。律有正条,俱各至死。近闻士庶,颇有谊词,矜其为父复仇,或言本罪冤滥。但国家设法,事在经久,盖以济人,期于止杀。各申为子之志,谁非徇孝之夫,展转相继,相杀何限!咎由作士,法在必行;曾参杀人,亦不可恕。不能加以刑戮,肆诸市朝,宜付河南府告示决杀。”瑝、琇既死,士庶咸伤愍之,为作哀诔,榜于衢路。市人敛钱,于死所造义井,并葬瑝、琇于北邙。又恐万顷家人发之,并作疑冢数所。其为时人所伤如此。

(选自《旧唐书·张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
B.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承/为捕者所获/
C.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
D.既杀万顷/系表于斧刃/自言报仇之状/便逃奔将就江外/杀与万顷同谋/构父罪者/行至汜水/为捕者所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州是中国古地名,也是古代的“九州”之一。治所在今天的四川成都。
B.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此时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史称“开元盛世”。
C.书令此处为中书省长官。中书省为“三省”之一,主要负责起草诏书。
D.哀诔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叙述死者生平并致哀悼之情,多以散文写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琇命途多舛,身世坎坷。很小的时候父亲获罪被杀.家里被抄,自己也受牵连,和哥哥一起被流放到非常偏远的地方。
B.张琇胆大心细,敢作敢为。从岭外逃回后,他隐姓埋名多年,谋划为父报仇,终于等到时机,亲手杀死了仇人杨万顷。
C.张琇为父报仇,引发争议。包括张九龄在内的很多人都同情他,认为应当宽恕他,但因李林甫的反对,皇帝最终处死了他。
D.张绣死后,深受士民哀怜。他们集资建造义井来纪念张璃兄弟,不但安葬了二人,还设置了几座疑冢,使仇家无法找到。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有纠其军中赃罪,敕监察御史杨汪驰传就军接之。
(2)近闻士庶,颇有喧词,矜其为父复仇,或言本罪冤滥。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2.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传统中国的儒学存在形态包括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三部分,朝廷儒学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主要是政治儒学;士大夫儒学阐释儒家道统,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大众儒学则侧重于儒家化民成俗的功能,是教化儒学。大众儒学的政治色彩较淡,也不太关注理论体系的建构,它关心的是人伦日用和生活践履。如果说作为一个学派的儒家的诞生是儒教国家建构的逻辑起点,儒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完成则是儒教中国形成的现实标志。在历史上,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既相互影响,又彼此有别,构成复杂的张力关系。
在传统中国,儒学的大众化与民间化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的结果。三代之时,学在官府,六经皆为王官典藏秘籍,王官之学是在学在君后与学在世卿,教育与大众之间存在相当的距离。在王官之学衰微的历史背景下,孔子开始民间讲学,首次将原先禁锢于庙堂之上、作为王官贵族文化特权的六艺之学传播到民间。孔子的民间讲学无疑是大众儒学的历史起点。
儒家学派的创立,完成了由道在王官向道在师儒的转化,将君师合一的文化格局演进为君师为二,但这仅仅是一个伟大文化进程的开端,这一进程的最终目标是道在大众。汉唐是儒学主体地位的形成时期,宋代则是儒学继续向民间扩展,并形成大众儒学教化体系的关键时期。大众儒学体系到宋代臻于完备,科举制度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民间私塾。朱熹在司马光《家仪》的基础上完成《朱子家礼》,为家礼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北宋蓝田吕氏乡约的创立,开创了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组织乡村自治的治理模式,使得儒家组织基层社会的功能更加制度化。大众儒学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儒学与民间信仰的结合,逐渐形成了民间社会具有儒家色彩的信仰体系。以乡学、乡约、家礼、家谱、家教和乡土信仰为主干的大众儒学,遍布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
近代以来,知识界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压力下,对于儒学的批判日渐严厉,经过一次次激烈反传统运动的打压摧残,到“文革”期间,不仅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儒家在社会上的传播体系也被连根拔起。近代思想界对于儒学的批评,否定了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普适性道德规范,却忽视了本来应该重点反思清理的对象,即儒法互补社会结构下所产生的朝廷儒学,其结果对于儒学本身和中华民族都是灾难性的。就儒学的三种不同社会存在形态而言,汉以后的朝廷儒学与君主专制的联系最为密切,的确与民主法治无法兼容,应该彻底否定。汉以后的士大夫儒学,既有与君主专制相妥协的一面,又有相当部分坚持着儒家的道统与人格操守,构成了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至于大众儒学,则主要是道德礼俗和民间信仰。传统民间社会具有悠久的自治传统,大众儒学也是三个构成部分中最少沾染了法家式的专制气息的部分,它是民间社会自组织的精神动力,也是维护民间正常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关键要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众儒学是古老儒家返本开新的产物,也担负着儒学复兴在当代中国的新使命!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的儒学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分为朝廷儒学、士大夫儒学和大众儒学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
B.朝廷儒学与士大夫儒学都立足于朝廷,政治色彩较强,但朝廷儒学是政治儒学,士大夫儒学以传道授业为己任。
C.大众儒学是教化儒学,侧重于儒家化民成俗的功能,着眼于人伦日用和生活践履,并不太关注理论体系的建构。
D.儒家作为一个学派,其诞生使儒教国家的建构具备了可能,儒教中国形成的现实标志是儒学普及化、大众化的完成。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传统中国,儒学大众化与民间化的长期进程中,孔子的民间讲学意味着大众儒学兴起,它将作为贵族文化特权的六艺之学传播到民间。
B.儒家学派的创立,使道在王官转化为道在师儒,改变了君师合一的文化格局,使这种文化格局演进成君师为二,并且以道在大众为目标。
C.大众儒学体系形成于汉唐,在宋代发展完备。大量民间私塾的出现、家礼的推广普及教育、乡约的创立都推动了儒学在民间的扩展。
D.儒学与民间信仰的结合形成了民间社会具有儒家色彩的信仰体系,是大众儒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众儒学遍布于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的原因之一。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知识界对儒学的批判一度极其严厉,是出于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压力,“文革”期间彻底否定了儒家思想,消灭了儒家在社会上的存在基础。
B.近代思想界批评儒学产生失误,没有重点反思清理儒法互补社会结构下所产生的朝廷儒学,反而否定了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普适性道德规范。
C.对于士大夫儒学要辩证对待,尤其对待汉以后的士大夫儒学,既要否定其与君主专制妥协的一面,又要坚持其坚持儒家的道统与人格操守的一面。
D.大众儒学担负着新时期儒学复兴的新使命,因其主要内容是道德礼俗和民间信仰,沾染法家式专制气息少,是维护民间正常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关键因素。

6.语言表达(共1题)

1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各位老师对于学前教育所发表的管见让我受益匪浅,我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请大家指正。
B.我和朋友相约周末去看香山红叶,朋友却临时有事失陪,他连声向我说:“非常抱歉,请见谅!”
C.为了小区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看到谁家有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我深信远亲不如近邻。
D.在开封名家书画展上,某书法名家现场挥毫,并将作品赠予主持人,说:“拙笔一幅,敬请惠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