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金桔,又名“金柑”。喜暖湿,不耐寒,稍耐阴,需要良好的排水。尤溪县年平均气温19.2C,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7.8C,年平均降水量为1620.6毫米,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开山种柑为当地主要的收入来源,鲜果主要销往福州、厦门、上海、杭州等地。1984年以来,尤溪县在省市科委与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实施了金柑高产优质栽培及贮藏加工技术的系统研究,还注册了“秀峰”牌商标,但农药残留等原因导致近些年金柑出现滞销。下图示意尤溪县的位置。

(1)分析尤溪县种植金柑有利的自然条件。
(2)请你提岀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村民解决金柑滞销问题。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冲积扇边缘“千泉”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A.高山冰雪融水 | B.玛纳斯河水 | C.大气降水 | D.地下水 |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 |
B.保护生物多样性 |
C.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 |
D.减轻土地荒漠化 |

【小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
A.北京市 | B.天津市 |
C.重庆市 | D.上海市 |
【小题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
A.市场 | B.原料 | C.交通 | D.劳动力 |
A.循环用水 | B.开发地下水 | C.远程调水 | D.建地下水窖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
【小题1】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康资金雄厚 B. 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 南康木材丰富 D. 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小题2】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 组建企业集团 B. 挖掘本地市场
C. 加大宣传力度 D. 增加木材进口
【小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 B.交通运输便捷 |
C.自然条件优越 | D.生产成本低廉 |
A.满足国内需求 | B.拓展国际市场 |
C.提高研发水平 | D.增强国际影响 |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小题1】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杂草生长 | B.促使雪水下渗 | C.提高地表温度 | D.增大昼夜温差 |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小题1】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 B.划定耕地保护区 |
C.扩大卫星城规模 | D.增加种植业投入 |

【小题1】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适宜选择在
A.中心商务区 | B.居民区 | C.商业区 | D.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 |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

【小题1】关于图中地租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四周向中心递减 | B.由东北向西南递增 |
C.西北方向地租变化梯度最大 | D.南部高地租面积小于北部 |
A.西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A.高级住宅区 | B.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 C.文化科技区 | D.化工产业园区 |

【小题1】长三角地区城际高铁多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春季冻土消融 | B.防止粘土地基沉降 |
C.减少大量稻田占用 | D.降低洪水泛滥危害 |
A.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 B.提高沿线农产品的外运量 |
C.缩短中东部地区时空距离 | D.显著减轻航空运输的压力 |

【小题1】2002年~2015年期间,该区域
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 |
B.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 |
C.人均GDP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
D.人均GDP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 |
A.经济增长放缓 | B.人口规模减小 |
C.环保政策变化 | D.工业生产萎缩 |

【小题1】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 |
B.提高植被存活率 |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云贵高原 |
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
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
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
D.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B.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 |
C.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
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
3.选择题- (共1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