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06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7月27日上映以来,首都电影院出现了座无虚席的火爆场面,还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形。
②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亡羊补牢。
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根据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医联体组织模式。
④移风易俗要循循善诱,农村要在先进文化的感染下,在耳熟能详中改变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
⑤广大信访干部多年来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细带,兢兢业业、扎实工作,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
⑥厦门是一个现代而精致的城市。厦门珠宝专卖店的许多柜台里,各种各样的名贵珍宝俯拾皆是。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④⑥D.②③⑤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巢湖、太湖、滇池并称“三湖”,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之一,目前通过进一步开展面源污染专项惩治,正逐步恢复生态。
B.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制裁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法案后说,法案存在“缺陷”,两国关系已处在“非常危险的历史最低点”。
C.老北京城门的一砖一瓦、每一雕花,都镌刻着历史与文化,经年累月,在风雨纷争中任世事雕琢,凝结成独有的家国记忆。
D.西湖荷花主要分布在北里湖、西里湖、岳湖,近几年,西湖荷花种植面积大约在150亩左右,每年8月上旬是荷花盛开时节。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母亲姊妹8个,父亲弟兄6个,各家又有男有女,所以令亲特别多。
B.我这几天去你家一次,你把东西准备好,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向我进言,我会认真考虑的。
C.本公司今天开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我们将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以飨顾客。
D.我斗胆问了大伯几个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时家兄也在现场,他也说感触颇深。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注)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调零,二是大火星出现了。
C.颈联的“绕”和“飞”字,采用了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D.尾联以水喻情,其手法与情感内涵与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同。
E.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小题2】“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闵珪,字朝瑛,乌程人。天顺八年进士。授御史。出按河南,以风力闻。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广东按察使。久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南赣诸府多盗率强宗家仆珪请获盗连坐其主法司议从之尹直辈谋之李孜省取中旨责珪不能弭盗左迁广西按察使。孝宗嗣位,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入为刑部右侍郎,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与总兵官毛锐讨古田僮。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铉自临桂深入,败死,军遂退。诏停俸讨贼。珪复进兵,连破七寨,他贼悉就抚。弘治七年,迁南京刑部尚书,寻召为左都御史。十一年,东宫出阁,加太子少保。十三年,代白昂为刑部尚书,再加太子太保。以灾异与都御史戴珊共陈时政八事,又陈刑狱四事,多报可。珪久为法官,议狱皆会情比律,归于仁恕。宣府妖人李道明聚众烧香,巡抚刘聪信千户黄珍言,株连数十家,谓道明将引北寇攻宣府。及逮讯无验,珪乃止坐道明一人,余悉得释,而抵珍罪,聪亦下狱贬官。帝之亲鞫吴一贯也,将置大辟,珪进曰:“一贯推案不实,罪当徒。”帝不允,珪执如初。帝怒,戴珊从旁解之。帝乃霁威,令更拟。珪终以原拟上,帝不悦,召语刘大夏。对曰:“刑官执法乃其职,未可深罪。”帝默然久之,曰:“朕亦知珪老成不易得,但此事太执耳。”卒如珪议。正德元年六月,以年逾七十再疏求退,不允。及刘瑾用事,九卿伏阙固谏,韩文被斥,珪复连章乞休。明年二月诏加少保,赐敕驰传归。六年十月卒,年八十二。赠太保,谥庄懿。

(选自《明史》卷一八三,列传第七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赣诸府多盗率强/宗家仆珪请获盗/连坐其主/法司议从之/尹直辈谋之李孜省/取中旨责珪不能弭盗/左迁广西按察使
B.南/赣诸府多盗/率强宗家仆/珪请获盗连坐其主/法司议从之/尹直辈谋之/李孜省取中旨责/珪不能弭盗/左迁广西按察使
C.南/赣诸府多盗/率强宗家仆/珪请获盗连坐其主/法司议从之/尹直辈谋之李孜省/取中旨责珪不能弭盗/左迁广西按察使
D.南/赣诸府多盗率强/宗家仆珪请获盗/连坐其主/法司议从之/尹直辈谋之/李孜省取中旨责/珪不能弭盗/左迁广西按察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在古代表示升官、加封,与“晋”一样表示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B.“刑部”主管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掌律令、刑法等,它的最高长官为右侍郎。
C.“千户”在明代为官名,卫所兵制设干户所,千户为一所之长官,驻重要府州。
D.“伏阙”古代一种礼仪,本指官员拜伏在宫阙之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闵珪做官有魄力,讨伐盗贼有功。他出京巡视河南,以气概魄力闻名,后来进兵讨伐盗贼时攻破盗贼的寨子,并招抚了其他盗贼。
B.闵珪深受重用,职位多变。孝宗即位后,闵珪曾任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等官职,曾因灾害异常上奏多件政事,大都被皇帝认可。
C.闵珪仁厚宽恕,据实情判案。李道明一案经逮捕审讯没有证据,他只判了李道明和黄珍的罪,其余的人都获得释放。
D.闵珪晚年一再请求退休,终于如愿。刘瑾当权,闵珪为了明哲保身,接连上章请求退休,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之亲鞫吴一贯也,将置大辟,珪进曰:“一贯推案不实,罪当徒。”
(2)“朕亦知珪老成不易得,但此事太执耳。”卒如珪议。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校早在秦汉时期,中央集权的王朝不仅把目光投射海洋,而且开始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活动。唐宋时期就有居民在近岸和海岛从事生产,海洋社会开始逐渐形成。汉、唐、宋、元,都曾派海军巡视海洋并为若干海岛命名。到了明朝,海疆国防建设受到重视,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卫不断加强,从辽东半岛一直到北部湾的广大海区得到了有效的管辖,海疆作为王朝国家疆班级域的观念得到深化。清代的雍正年间,王朝国家在漫长的海岸线上设置了数道海防线,海疆局势大为改观。鸦片战争后,传统的海疆逐渐定型。在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中华民国政府开始了对海洋疆域的主权管辖,还在南海划设了九段线,海洋疆域已成为国家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海洋边疆治理有自己的原因和目标。。

今天海洋边疆及海洋边疆治理受到重视有主客观原因:首先,国家在综合国力增强的基础上,有能力将更多的资源投向海洋边疆的治理,尤其是岛礁建设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在大国地位日渐凸显的条件下,中国要维持崛起的态势并最终实现国家崛起,就必须成为海洋大国,既要恢复对自己海洋边疆的有效控制,又要维护和拓展自己的海洋通道,大国之路,始于海洋;最后,国家治理的格局和思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基本实现小康以后,国家治理的目标不再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是全面增强国力并最终完成国家的崛起和实现中国梦,海洋边疆自然在重视之列。

在海洋边疆受到高度重视的条件下,海洋边疆的治理也在如火如茶地展开:一是在维护国家对海洋边疆的领土主权方面开始了大量的活动,二是全力捍卫和维护根据国际法享有的各种海洋权益;三是抵御美国及其拉拢的其他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海洋压力和海洋渗造;四是开始岛瞧建设并同时通过灯塔建设等来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五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并由此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海洋边疆治理格局。

海洋边疆的治理并不存在陆地边疆治理中“族际主义”与“区域主义”的价值取向之争,它纯粹就是一个区城性治理的行动和过程。从国家治理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来考虑,今天海洋边疆治理可确定为: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以及附着的资源归属及开发利用权利,为国家发展确立新的增长点和增长集道打开和巩固中国走向大洋的通道,进而以此作为博弈条件来维护中国在其他海上通道的安全;全面构建中国的海权,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长期只是陆权国家的状况,把中中国由陆权国家发展成为海陆复合型大国,拓展中国的发展之路,促进国家的崛起。

(选自《海洋边疆治理》,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明朝重视海疆的国防建设,海疆作为王朝国家疆城的概念得以提出。
B.中华民国政府在南海划设了九段线,海洋疆域成为我国疆域的组成部分。
C.岛礁建设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力地凸显了中国的海洋大国地位。
D.开始岛礁建设并通过灯塔建设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可有效发展海洋经济。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列举从秦汉至民国政府的海洋活动来论证中国政府相当关注海洋边疆。
B.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今天海洋边疆治理得到重视的原因,包括实现国家崛起方面。
C.以维护海疆领土主权、捍卫享有海洋权益等论证海洋边疆治理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D.全文通过多方位分析论证中国不存在陆地边疆治理中价值取向之争的论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面构建中国海权,把中国发展成海陆复合型大国,促进国家崛起,是海洋边疆治理的目标之一。
B.当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全面增强国力并最终完成国家的崛起和实现中国梦时,自然就重视海洋边疆。
C.如果海洋边疆治理的五个方面不能相辅而行,则前所未有的海洋边疆治理格局就难以构建。
D.倘若王朝国家不曾设置海防线,则海疆局势不会大为改观,广大海区也不会得到有效管辖。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们对网络红人的褒贬不一,但不容小觑的是,这个群体日益增长的数量,以及其所催生的“网红经济”。过去的2016年,被不少人视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网红元年”,“网红”效应渗透社交、电商、直播、游戏等移动互联网的各个细分领城,撬动经济规模据预测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下同)。新近在沪举行的“2017超级红人节盛典”上,知名大数据研究机构艾瑞发布的《2017网红生态白皮书》显示,微至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达到4.7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0.6%,直接給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助力。

相伴而生的是,“网红产业”的专业化,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仅是运气,而且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

(选自郑莹莹《“草根筑梦”的中国网红》,2017年6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摘自“易观”文化公司研究数据)

材料三:

“网红”(网络红人)产生存在基本原因。泛娱乐正在成为社会中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人们走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某种特质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网民不断地放大,网民的审美、审丑、刺激、娱乐、臆想、偷窥、起哄、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成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红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根据搜狐发布的100名网红排行榜可以看出,美女仍是网红的“形象担当”,占比高达36%;以漫画家、作家领衔的网红占比21%,创作型网红开始崭露头角:领域的专家、学者占比14%,由此可见,创新型的内容生产依然比较受效迎、行业领域高手网红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由于全民直播时代的到来,视频主播网红呈大幅度攀升的趋势。网红形象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不断扩大范围,渗透诸多行业,如企业家网红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助力品牌营销与传播也开始出现。

(选自沈霄、王国华等著《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

材料四:

有专家表示,网红经济这四个字应该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固有名词,国外是没有的,但是在中国会有。但是它未来会演变,会朝有内容的、高素质的网红方向去演变。

针对网红经济未来的发展出路和问题,创东方投资创始人肖永龙对记者表示,网红经济是点对点之间的直接互动,不同于传统的互联网电商,目前很多网红经济依靠个人力量在驱动,但由于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如果没有一种模式的转换,没有相应的资本、团队的配合,久而久之,会造成审关疲劳。虽然网红经济在消费模式上有所创新,规模也在日渐扩大,但其中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倾向问题,第二个是模式转换,如果最终形成不了一个平台或品牌,也不会延续太长时间。

(选自皮成名《网红经济需要模式转换》,2017年6月19日《信息时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艾瑞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网红在微博的粉丝总量人数庞大,比去年全年增长了约五分之一。
B.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红成名依靠的不只是运气,还有背后经济公司的专业运作,这是由于大量专门支持和服务网红发展的机构开始成长起来。
C.根据材料二图表中年度、经济数据、变现方式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易观”文化公司对中国2016~2018网红规模作出的基本预测情况。
D.中国网红产业规模变现方式主要来自IP品牌化.此外还有影视演艺、电竞代言及签约、广告、直播、电商等。
E.“网红经济”这一固有名词虽然国外没有,但是中国会长期独自享有,并且会朝着有内容、高素质的网红方向去演变。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网红、网红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

5.情景默写(共1题)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诗人无意说理,却在措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曹操的军队浩浩荡荡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固一世之雄也”的慨叹。

6.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
②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菜根谭》)
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张载)
④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海子)
⑤累累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一步。(罗曼·罗兰)
⑥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伏尔泰)经典名言,就像一座灯塔,指引人们生活的方向。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7.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评选校园优秀班级有很多好处:有利于学生积极维护环境,环境搞好了,学习也就进步了;有利于学生保证出勤状况,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走上社会也不会违法乱纪;有利于管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能使每一个同学都变得开朗乐观。因此评选优秀班级势在必行。

①环境搞好了,学习不一定就进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