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5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30

1.选择题(共17题)

1.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数万名救援人员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全力投入救灾工作,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灾区人民。
B.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在游览了九寨天堂后,都赞叹道:“九寨美景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真实人间天堂啊!”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人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chà)异   (cāo)杂  (qìn)园春 长歌(dāng)哭
B.漫(shuò)  渍(zì)   万户(hóu) 颓(yí)
C.(díe)血   忸(ní)   长(gāo) (lìn)屋
D.解(pāo)   立(pǘ)   紫(jīng)花 叱(chà)风云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英国是一个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它的君主是世袭的,但议会并没给他过多的________,囯家的一切决定都要经过漫长的协商。
②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党的高级干部如若不时刻保持警惕,就容________易为腐败分子。
③这几天我_______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权力   退化   常常B.权力   蜕化   常常
C.权利   蜕化   往往D.权利   退化   往往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纽扣   楹联   剑拔弩张   胆战心惊   攻城略地
B.惆怅   戳力   奋笔疾书   举一反三   绿草如荫
C.斑斓   作揖   书生意气   陨身不恤   提要钩玄
D.落漠   机缘   暗然神伤   天伦之乐   迥乎不同
5.
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________是她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又证明着这________是杀害,_______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A.就   而且   不仅   简直B.便   而且   不但   简直
C.便   并且   不仅   而且D.就   并且   不仅   而且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收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精力就用在这方面。
B.当前,国际反恐怖合作使带有明显恐怖主义色彩的“东突”势力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他们对本·拉登恐怖势力被击毁痛心不已,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表示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支持,试图拉开其与本·拉登恐怖势力的距离。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情表现个人品位。
D.21世纪的整个世界面临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适者生存,谁不是强者,谁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在每个人的耳畔。
C.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D.作为物候学的专门研究者,他总是认真观察:哪天桃花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
8.
苏轼的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上句,与之对偶的一句是(   )
A.风枝露叶如新采B.菊残犹有傲霜枝
C.满庭春雨绿如烟D.花落故溪深一篙
9.
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东欧国家看不上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0.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②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③谁能告诉我她在唱些什么?也许他在为过去哀伤,唱的是渺远的不幸的往事,和那很久以前的战场? ④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A.①对偶    ②拟人    ③设问    ④反复
B.①对比    ②比喻    ③反问    ④排比
C.①对比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反复
D.①对偶    ②比喻    ③设问    ④排比
11.
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祝贺老师七十岁寿辰的一联的是(  )
A.上联: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下联: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上联: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下联: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上联: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下联: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上联: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下联: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12.
在下列文字末尾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1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有时,柔和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声音柔和了,________;我们的目光柔和了,________;我们的面庞柔和了,________;我们的身体柔和了,_______。柔和并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
①就更准确的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②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
③就更流畅的传达温暖的诚意
④就更轻灵的卷起心扉的纱窗
A.④②①③B.②④③①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14.

冰冰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了磁现象知识研究。在铁架台上面虚线框中是由可调电压的学生电源、导体ab(在下虚线框内)、保护电阻、开关组成一回路。下面虚线框中由蹄型电磁铁、滑

动变阻器和开关、电源(在上虚线框内)构成回路。


15.

冰冰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了磁现象知识研究。在铁架台上面虚线框中是由可调电压的学生电源、导体ab(在下虚线框内)、保护电阻、开关组成一回路。下面虚线框中由蹄型电磁铁、滑

动变阻器和开关、电源(在上虚线框内)构成回路。


16.

冰冰同学用图示装置进行了磁现象知识研究。在铁架台上面虚线框中是由可调电压的学生电源、导体ab(在下虚线框内)、保护电阻、开关组成一回路。下面虚线框中由蹄型电磁铁、滑

动变阻器和开关、电源(在上虚线框内)构成回路。


17.

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0°,则∠2的度数为{#blank#}1{#/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1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此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窅(yǎo)然”,远去貌。
【小题1】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以“问”起,问者当是所谓“俗人”;二句应答而“笑而不答”,表现出一种矜持与几分神秘,也使诗增添了一分曲折美。
B.后两句写“碧山”之景,实是对“何意栖”的回答。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曲折、含蓄的韵味。
C.“心自闲”是诗人山居心境的一种写照,这种“闲”情皆因所栖“非人间’’,表现了诗人码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高洁。
D.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其有问有答,用笔有虚有实,语言质朴,转接轻灵,情绪诗意淡远而蕴意幽邃。
【小题2】下列诗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的情调相近的一项是(   )
A.风樯水槛尽飞花,一曲春波潋滟斜。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D.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19.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杀人不能举|沛公起
B.刑人如恐不|沛公不桮杓
C.去不义,不可不语|广故数言欲,忿恚尉
D.其常在沛公也|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小题2】与例句中“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A.张良是时沛公B.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C.樊哙良坐D.乘犊车,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小题3】“且”作“那么”讲的一项是(   )
A.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小题4】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人如恐不胜B.先破秦入咸阳者
C.此亡秦之D.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小题5】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出场说的两句话虽起势平淡,但却显现出樊哙的“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垫铺了基础。
B.“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
C.这段作者笔法虽简尤繁。从正面,也从侧面;写言行,描神态;示其忠,叙其勇,状其威,言其壮。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2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成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持千金之资物   (币:礼品。)
B.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曰   (谢:谢绝。)
D.图而匕首见(穷:穷尽。)
【小题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必说见臣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秦王还柱而走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小题3】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踞以骂B.又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①荆轲笑武阳   ②野有麦场
B.①已,无可奈何   ②克,公问其故
C.①轲自知事不   ②更互用之,瞬息可
D.①而燕国棱之耻除矣   ②图穷而匕首
【小题5】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荆轲和
A.又前为歌B.秦王惊,自引起,绝袖
C.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山不加增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靜,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楫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小题1】选出括号中对加点字作用或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引用)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
【小题2】文章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表达中的作用,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先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用以引起自己的,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B.在内容上,艺术家和他的狗的故事,巴金和他的包弟的故事,二者形成映照。
C.说明了巴金结识的朋友多,范围广。
D.说明在文革时期这样的事情并非一二,而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题3】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下面分析不恰当的—项是(   )
A.写小狗表现巴金喜欢动物,热爱生命。
B.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
C.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
D.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正是为了写人的心灵。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做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样的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大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就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产生共鸣。
【小题1】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看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遨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
【小题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积极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论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5.命题作文(共1题)

23.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以实际行数计算,不少于20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