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陕西西安一中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4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B.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C.刚工作时,他可谓是“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经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D.他今天闲来无事,便躺在阳台的摇椅上,闭目塞听,沐浴春光。
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jī)发(yǎo)窕辱(diàn)胭(zhǐ)
B.(yì)德口(nà)(zī)须(tāo)陪鲤对
C.拾(duo)央(měi)(jù)形祷(qí)
D.妥(dang)(zēng)恶滑(jī)呼天(qiāng)地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颗由美国休斯顿公司制造、由亚洲卫星公司经营和购买的卫星,已在中国对外贸易保险公司投保。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C.我国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急需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称于太宗淳化二年(991)从开封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写的。

【小题1】本诗描写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野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在此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3.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走运

[波兰]雅•奥卡

我碰见了处长,他从树林里出来,老远就对我喊:“你看我手里是什么!这蘑菇太漂亮了!”

“真漂亮。”我随声附和。

“你看这斑点多好看!”

“是好看。”我同意。

“你还不向我祝贺?”

“衷心祝贺您,处长同志!”我说。

其实,这是毒蝇菌,毒大得很,可是不能讲,讲了他该多么难堪!而且会影响我今后的提升,所以我恨不得马上溜之大吉,没想到他偏偏缠住我:“你还没去过我家吧?今天我请你吃煎蘑菇。”

“我生来不吃蘑菇!”我大吃一惊,马上撒谎说,“我这些天又闹肚子!”

“好蘑菇可是良药呀,”处长说服我,“连病人都可以放心大胆吃,你就跟我走吧!”

“不行,处长同志,”我都要哭了,“我有个要紧的约会……

“你这是不愿去我家?”处长皱起眉头问,“那我可要生你的气了!你瞧着办吧……”

我只好跟他去,我真后悔,没有一见面就告诉他这是毒蝇菌。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再说,一说,好像我有心害死他似的。

酸奶油煎蘑菇端上了桌,处长兴高采烈,就像三岁的孩子,我虽然强作苦笑,心里却在默默与亲人告别了。

“这么漂亮的东西,都不忍心往嘴里放!”处长一边说一边把碟子往我跟前推。

“吃了真可惜,咱还是不吃为好!”我说。

“你是怎么回事,连句笑话都听不懂,快吃吧!”处长用命令的语调说,“对,我得查查这蘑菇叫什么名……”

他走后马上赶回来,脸都白了,对我说:“朋友,我错了,这是毒蝇菌!毒大得很!”

“可是我已经吃了好几口。”我又撒谎。

“我害了你,”处长吓坏了,“真荒唐,正好还赶上要提升的关口!”

救护车来了,我被送到医院去洗胃……

处长提升了,我也沾了光。现在,有时我装装头晕……我还得了一笔奖金呢,这是该我走运。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小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走运》的核心物件是毒蘑菇,从“我”对毒蘑菇的不同反应中表现出了“权力使人异化”这个主题。
B.文中“我”明知有毒和处长的不知形成对照,表现了我的软弱和处长的热情。
C.我开始撒谎说“我生来不吃蘑菇”,而当处长知道有毒后又撒谎说“已经吃了好几口”,谎言逐步达到极致,与其说蘑菇毒,不如说官场中谎言之毒。
D.所谓的“走运”使我差点儿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因为我碍于情面、自作自受。
E.本文构思巧妙,通过将许多情感凝集在对蘑菇的反应上,由此折射出丰富的普遍存在的东西。
【小题2】写出文中“我”的心理变化的脉络。
【小题3】毒蘑菇在这篇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有无特殊含义?
【小题4】这篇小说为何命名为“走运”?

4.命题作文(共1题)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 ,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