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质量检测卷:第六课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9828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绵亘 擦边球 积毁销骨 不记前嫌
B.渊源 成式化 终南捷径 行迹可疑
C.蜜饯 百叶窗 披沙拣金 和盘托出
D.白晰 杀风景 彪炳千秋 诚惶诚恐
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也许正是囿于非裔总统的身份,奥巴马无法对美国种族、司法等问题________。
(2)在《闯关东》剧本研讨座谈会上,与会的各方人士针对剧本内容,________,交谈甚欢,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3)镇雄县城南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干部同50多位新村小组住户代表,围绕建设城市综合体、收回原种场土地的两个问题,________进行交谈。
A.推心置腹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B.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C.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推心置腹
D.畅所欲言 推心置腹 各抒己见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B.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已从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一、二产业。
C.据了解,今年的“五一”出境旅游中,通过网站预订自由行产品的游客比例,至少达到五成以上,超过跟团游的游客比例。
D.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了“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参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4.看图计算.

{#blank#}1{#/blank#}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好的诗歌作品都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但要写好实属不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旦为文造情或者缺乏新意 ②读起来不仅没有美感
③尤其是抒情诗 ④甚至会让人大倒胃口 ⑤就容易落入俗套 ⑥它最容易着手又最难写好
A.③⑥①⑤②④B.①②⑤④③⑥
C.②④⑥⑤③①D.③①⑤②⑥④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 楼 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①游丝:蛛丝。
【小题1】前人论欧词,有的说他“深婉”,有的说他“层深”,总离不开一个“深”(即含蓄有余味)字。请以上片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体现这个“深”字的。
【小题2】下片“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一句中的“缺”字历来被称为神来之笔。这个“缺”字作何理解?它有何妙处?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风格,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

《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士人坚韧不屈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
B.梅姿“疏影瘦身”,疏影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痩姿则象征着人格的坚贞不屈。
C.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D.梅花的“疏影痩姿”所具有的象征意味,是梅花能够与士人的人格胶合一体的原因之一。
【小题2】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色淡气清,高雅脱俗,文人学士亦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度相合。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通。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人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品格相合。
D.梅品“雅淡”,梅格“孤高”,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好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陪衬的艺术力量。
C.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D.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会写到月光、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等景物,来烘托梅花的“高标逸韵”,从而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8.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各题。

租房三天的女人

我家楼下有一间小屋,搁着旧家具,闲着也浪费,干脆租出去。刚贴出信息,就有人来电话询价。那是一个女人的声音,粗犷而略沙哑。说电话里说不清,人在楼下的电话亭,请我下楼商量。

快到一楼了,我闻到一股淡淡的腐味,可能是我感冒鼻塞,也可能真的楼道里死老鼠了.

楼梯口站着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糙黑,衣着很旧,但洗得干净。女人冲我笑笑,带了一丝勉强,我回了一个招呼。简单介绍了条件,问要租多久。

“俺……三天!”女人攥紧了拳头,不及我变脸,紧接上,“俺……我给两百,成吗?”似失了勇气,又像在恳求。

不像找茬的。我也心软下来:“光三天,要不你还是住旅馆吧,搬东西也麻烦呀?”

“太贵了,而且……”声音沉了下去。

不像作风不正的。我不敢大意:“能告诉我,你这三天要干什么吗?”

女人涨红了脸,嗫嚅:“我女儿要来看我。”

我一愣,问女人原来住哪儿。

“在……住宿舍的。”女人说。“服装厂的。”女人说。

“八个人一间,不准留客的。”女人说。

我向来不爱招麻烦,但这次破例。女人欢天喜地地做起了清洁。她手脚很利索,一寸一寸地拖起地板,瓷砖也擦得锃亮。

第二天一早,女人骑着大三轮搬来了,—床洗白的被褥,一套旧炊具,还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

我问女人还需要什么。她讪笑:“你家阳台好多花呢,借俺一盆行不?”她盯着我的眼睛。我说不好都难了,挑来挑去,选了茶几上的水仙。

夜宵后散步,路过小屋。亮度不高的台灯下,一个女孩正在写作业,朴素,大方。女人在旁静静地陪着。女人和女儿脸上都洋溢着笑。

“丫啊,这张是啥?”女人拿起一张纸。

“学生档案表啊。”

“高一不填过了吗?”

“这张高考要用啦。”女儿一栏栏写下来,忽然喊,“海王星服装厂!妈,我还记得你的单位呢。”

“妈工作不好呢。”

“哪儿啊,咱班都是工农子弟呀。”

女人笑了,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我明儿想去你厂里参观下。”

“可远了。周末也放假。妈明儿带你到附近逛逛,缺啥妈给你买。”

女儿摇摇头:“啥都不缺呢。”

送走女儿后,女人捧着水仙来退房。下个房客也没找上门,我就只收了半价。女人后来又折回送了我一篮水果。

半月后,我的感冒总算好了,到哪儿都精神抖擞。兴之所至,我到老区拜访朋友。路过海王星服装厂,想起了租三天房的女人,现在应该正忙碌着。

厂房临着一条老巷,酸腐味袭人。我往里走了几步,立时傻眼。晒场大的一块地上,一叠叠硬纸板,一袋袋废纸,一串串瓶罐,堆积如山。细看之下,山中还有一间屋子,木板架起的,六七平方米,一张床,一条方凳,再无空地。屋侧是一辆大三轮,后面绕出一个女人,大脸盘大手脚,皮肤黝黑我顿时感到眼睛被灼伤了。

(选自《特别关注》,有删改)

【小题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租房女人的形象及特征。
【小题2】文中几次三番描写到租房女人的“笑”,试探讨她笑的原因及其所具有的内涵。
【小题3】结尾画横线处“屋侧是一辆大三轮……灼伤了”与前文有诸多照应之处。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4】有读者认为本文的“租房女人”其实是高中课文《包身工》里工人的缩影。结合文章,试从工作环境、各自的命运等角度来分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4.情景默写(共1题)

9.
按要求填写语段中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
(1)古典文学中的“月”往往表达一种寂寥之情、凄凉之感。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有“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忘归客不发”,这个“月”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悲凉心情。李煜的《____________》(词牌名)中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表达词人哀叹时光飞逝、故国难再的悲伤。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空山”,表达出诗人对蜀地环境的悲叹。
(2)①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_,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____________。
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③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语言表达(共3题)

10.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请用递进关系的句子写两点结论;并为我国在以后的发展中,缔造一个“幸福中国”提一点建议。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国家
分项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公共事支出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1)________。然而,(2)________,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调,这一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中共中央提出,我国将(3)________,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2.
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作删减调整,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2017年12月10日。
①学校拟举办2017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积极组织本年级的师生观看。
②本次课本剧竞演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心灵”。
③本次活动的地点定在学校礼堂。
④本次活动由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
⑤本次课本剧表演将和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
⑥本次竞演活动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2017年12月15日(周五)晚6点。

6.命题作文(共1题)

1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山,我想对你说,我崇拜你的伟岸、沉稳;高考,我想对你说,想跟你亲密接触真不容易;鲁迅,我想对你说,能不能不让阿Q死啊?……
对许多人事,我们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机会倾诉。现在,请你选择一个对象,表达你对所选对象的独特看法。
请以“___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必须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必须用第一人称;③字数在800字左右;④内容健康向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3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