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826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1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永(jùn)   劲(qiú) 忸(ní) 咄逼人(duō)
B.荆(jīng)   衣(chèn) 长(hāo) 载歌舞(zǎi)
C.踞(jī) 嵘(zhēng) 颓(pǐ) 而不舍(qì)
D.火(cuì)   漫(sù) 目(chēn) 义愤填(yī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磅礴   屋檐   胆战心惊   迫不及待
B.辜负   眩晕   消声匿迹   风华正茂
C.斑斓   笙箫   不寒而栗   书生义气
D.寂廖   濡缕   攻城略地   动人心弦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逢节假日,这个景点都人满为患,即使到了傍晚,前来观光的游客依然不绝如缕。
B.在十八岁时,剑波要到战斗部队去,他的姐姐对这将要离开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
C.我们的西沙群岛真是人间宝地,不但环境优良、物产富饶,而且冬温夏清,气候宜人。
D.王教授可真是善于抛砖引玉,他刚把意见陈述完,另一个教授就口若悬河地讲起来。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
B.今天下午四点三个年级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讨论下一周班会课主题,总结上一周学生会工作情况。
C.神话传说虽然玄幻瑰奇,但依然来源于现实生活,可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D.要给百姓带来实惠,关键在政府各种利民政策能否做到阳光操作、民主监督,政府能否把政策落实到实处。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它带给我的一切。
①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
②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
③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
④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
⑤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
⑥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A.⑤⑥①③②④B.③⑤⑥④①②C.⑤⑥①④③②D.③②④⑤⑥①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节选)
宋·陆游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十八》)
(注)雠,仇也。泚吾颡:形容汗出额上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荆轲墓荆棘丛生、狐兔乱窜的荒芜之态,意在说明荆轲距离当下已经很遥远。
B.“悲歌易水寒”中的“悲歌”,是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
C.诗的第三联转到现实,“国雠久不复”指北方的大好江山被金国霸占已久,尚未恢复。
D.“惊觉泚吾颡”“何时真过兹”中的“觉”“真”二字与题目“梦过一大冢”照应。
【小题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节选自先秦《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注)①曲沃、绛:晋国地名。②乘韦:乘,四;韦,熟牛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有西师过轶   我:指晋国
B.文王之所风雨也   辟:通“避”
C.秦师而无礼   轻:轻视
D.且使遽告于郑   使:派遣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B.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C.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D.蹇叔哭之/曰/孟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蹇叔老成先见,认为杞子之计是“劳师以袭远”,不但不能成功还会给晋国带来灾难。
B.蹇叔关心晋国命运,向秦穆公进谏不成功,就一再以“哭”的形式继续阻止晋师袭郑。
C.王孙满少而有智,他根据秦师经过周北门之时“免胄”“超乘”的表现预测秦师必败。
D.弦高逐利忘国,当他遇见秦国军队时,就立马送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去犒劳秦军。
【小题4】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成都的春天
刘大杰
①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
②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
③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先生的诗确是做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
④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
⑤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磨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
⑥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
⑦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一九三六年三月末日于成都
【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成都的天气写起,接着写成都有京派风味,再重点写成都的春天,脉络清晰。
B.第③段以梅园邓尉及林和靖之“梅”做陪衬,突出成都的梅花品种多而且好的特点。
C.第⑥段写百花潭的钓鱼人,“无论”“不管”等词写出了成都人的爱热闹、喜谈笑。
D.本文语言平实、笔调轻松,读起来十分亲切,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对成都的喜爱之情。
【小题2】作者写成都春天的哪些特点?请结合③—⑦段简要概括。
【小题3】文章最后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4.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江面千帆竞发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登车离燕意志坚定地去刺杀秦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表达(共2题)

10.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示例使用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5分)
什么是最真挚的友谊? 是华美盛宴的觥筹交错,是形影不离的朝夕相守,是依依难舍的缠绵缱绻,还是困境中搀扶你一把的那双温暖的手?
11.
深秋已至,教室前后门上开始被贴上各种“进出关门提示语”。下面这两条“进出关门提示语”都不够得体,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长了前手,还要长后手   
理由:____________
②随手关门考清华,忘记关门进专科
理由:____________

6.命题作文(共1题)

12.
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记叙文。涉及个人相关信息如班级等,一律用“××”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