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6609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9/3/10

1.选择题(共3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灌溉大国,也是灌溉古国,灌溉历史与中华文明的历史同样 。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产生的灌溉工程 ,它们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近年来,灌溉工程遗产的影响力 ,已经成为水利文化面向社会传播的主要载体。历史灌溉水系是许多古城、古村镇的重要环境保障和文化基因,科学保护灌溉工程体系、挖掘传承区域特色水利历史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 ,研究挖掘其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经验,对当前水利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际灌排委员会是以国际灌溉、排水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专业型世界遗产,由国际灌排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是为了推广保护和挖掘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为目的,每年申报评选公布一批。中国前四批申报成功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还有四川夹江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等13个项目。(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17处,是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灌溉效益最突出、分布范围最广泛的国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水利文化走出去的主要载体。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以推广、保护和挖掘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为目的。
B.目的是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
C.是为了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为目的。
D.目的是为了推广、保护和挖掘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加上本次公布的第五批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
B.第五批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在本次公布
C.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在本次公布的第五批里
D.本次公布了第五批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天长地久 不胜枚举 如日中天 旷世杰作
B.源远流长 琳琅满目 如日中天 千古绝唱
C.源远流长 不胜枚举 与日俱增 旷世杰作
D.天长地久 琳琅满目 与日俱增 千古绝唱
2.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
3.填空

{#blank#}1{#/blank#}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步出城东门
(汉)无名氏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
(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
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
C.这首诗前后一气呵成,笔墨似乎凝聚在一点上,始终透露着一股惆怅和无奈,直到最后一句才直抒胸臆,营造出一种要高飞于千里之外的开阔之感。
D.“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自己的朋友分明前日沿此路而去,今日却说河水无梁可渡,暗含对世事不如人意的感慨。
E. 在风雪中送别友人归去,诗中此处通过实写友人离去的场景,渲染凄伤的氛围,衬托出抒情主人公不能和友人一样回返故乡的自伤自怜之意。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请联系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巨川,字下己,陇右人。国初十八学士道玄之后,故相逢吉之侄曾孙。父循,大中八年登进士第。
巨川乾符中应进士,属天下大乱,流离奔播,切于禄位,乃以刀笔从诸侯府。王重荣镇河中,辟为掌书记。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籓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籓邻无不耸动,重荣收复功,巨川之助也。及重荣为部下所害,朝议罪参佐,贬为汉中掾。时杨守亮帅兴元,素知之,闻巨川至,喜谓客曰:“天以李书记遗我也!”即命管记室,累迁幕职。
景福中,守亮为李茂贞所攻,城陷,以部下数百人欲投太原。入秦,为华军所擒。巨川时从守亮,亦被械系。在途,巨川题诗于树叶以遗华帅韩建,词情哀鸣,建欣然解缚。守亮诛,即命为掌书记。俄而李茂贞犯京师,天子驻跸于华。韩建以一州之力,供亿万乘,虑其不济,遣巨川传檄天下,请助转饷,同匡王室,完葺京城。四方书檄,酬报辐凑。巨川洒翰陈叙,文理俱惬,昭宗深重之,即时巨川之名闻于天下。昭宗还京,特授谏议大夫,仍留佐建。
光化初,朱全忠陷河中,进兵入潼关。建惧,令巨川见全忠送款,至河中,从容言事。巨川指陈利害,全忠方图问鼎,闻巨川所陈,心恶之。判官敬翔,亦以文笔见知于全忠,虑得巨川减落名价,谓全忠曰:“李谏议文章信美,但不利主人。”是日为全忠所害。
(选自《旧唐书·文苑》)
【小题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
B.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
C.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
D.时车驾在/蜀贼据京师/重荣匡合诸藩/叶力诛寇军/书奏请/堆案盈几/巨川文思/敏速翰动如飞/传之藩邻/无不耸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和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刀笔:古时书写于竹简,有错讹则刀削笔改重写;这里借指文职官员。
B.记室:中国古代官名,指掌管文书之官,掌章表书记文檄,又称记室参军。
C.驻跸:帝王外出途中暂停小住;这里指皇帝逃离京师,暂住华州。
D.书檄:书是指书简,檄是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书檄泛指文书。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巨川凭自己的文才为王重荣所器重,尤其是在王重荣收复京师过程中,巨川草成文书,传播四方,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从而帮助重荣立下不世之功。
B.巨川依附守亮后,守亮因李茂贞进犯而逃亡,终为韩建所杀,巨川以树叶题诗呈韩建而获释,后任其掌书记,因起草檄文之功被皇帝特授谏议大夫之职。
C.敬翔言“李谏议文章信美,但不利主人”,意为李巨川所写的精美文章对主人朱全忠的确不吉利,使朱全忠感到恐惧,这是李巨川被害的主要原因。
D.这篇传记主要选取了李巨川与地方藩镇主帅之间的故事,注重事件的叙述以及主次人物的结合,勾勒出李巨川才华横溢、为文精美的才子形象。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及重荣为部下所害,朝议罪参佐,贬为汉中掾。
(2)巨川指陈利害,全忠方图问鼎,闻巨川所陈,心恶之。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栽的两棵树还生机勃勃,一棵满枝尖锐硬刺的皂荚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椿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椿树,以及花的清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把在城里的很多丧气的烦乱事统统抛掉,不必去想。
B.文中“我”和哥哥拔草和闲聊的情景,表明他们兄弟间关系平淡又真实,同时还引出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忆,与倒数第二段构成照应的关系。
C.从文中看,父亲栽树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可以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二是能够供给哥哥和“我”上学的费用。
D.文章最后一段画线部分描写了椿树迷人的花香,但“我”却因事而错过,没能看到这美好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惋惜之情。
【小题2】综合全文,简要分析“椿树”这一意象在本文中的作用。
【小题3】这篇散文情感真挚,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从语言、情感、手法方面谈谈你的见解。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电视剧《延禧攻略》让传统工艺美术重新火了一把。剧中,“颜值”极高的绒花头饰、缂丝团扇、京绣服饰……这些原本作为点缀的手工艺品道具,意外引发公众探讨,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几乎同时,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和“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相继开幕。从线上到线下,从社会层面到专业学术领域,工艺美术正在掀起复苏浪潮。

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可以说,一部美术史半部是工艺美术史。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在当下智慧生活中,似乎难有一席之地。受创作耗时、材料稀缺、不实用等因素影响,一些工艺品始终很难为广大民众所享有。但这不应成为传统手工艺游离于生活之外的理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不仅在于民族学、民俗学、美学等内涵,还在于其作为人类造物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不断寻求自我创新的物质载体,因此一件小小的手工制品,也能够反映时代变化,传递文化精神。电视剧、展览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使其得到社会关注,但是相关领域的良性发展不能仅满足于这种昙花一现式的露面,工艺终归要还给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数千年文明,使竹编、陶瓷、织锦等手工艺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早在18世纪就已盛行欧洲,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样曾被世界各地工匠大量模仿借鉴。今日,仍不乏国际品牌将中国元素移植到产品、服饰设计中,试图重新诠释中国风。这虽是工艺回归生活的创新尝试,然而对中国传统工艺精神的阐释还需本土视角方能言尽其意。追本溯源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不应摒弃的传统,在文化根土的滋养浸润中创新活化,才能重现造物之美。

当代工艺美术回归生活,还需要引领生活美学。纵观时下工艺美术展览,依然是精美宏大的陈列、装饰类作品多,具备实用价值的工艺品少。局限于传统样式的手工艺,注定无法走入当代生活。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成为工艺美术重寻现代生活价值的突破口,已有一些领域开始尝试将技术化为艺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着力提升民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新中式生活方式。比如,有建筑师将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融入现代特色小镇建设。传统工艺智慧不仅可以使经典文化基因在现代生活中得到继承,还可以被用来解决当下设计所遇难题。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手工艺不应成为历史车轮下即将消散的辙痕,不应成为电视剧中一闪而过的道具,更不应成为展览中仅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传统手工艺需要活态保护,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创新教学、传承体系,更需要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真正还生活以诗意雅致,还工艺美术以独特风貌

(马苏薇《工美,回归生活更美》,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23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处境不容乐观。
B.电视剧、展览等展示,虽可一度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工艺美术终究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C.一些手工艺品难以被广大百姓享用,是因为传统手工艺受到创作耗时、不能使用等因素制约。
D.中国传统工艺智慧可以使经典文化基因在现代生活中得到继承,还可用来解决当下设计中的难题。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延禧攻略》的手工艺品道具引发公众热议,顺势探讨工艺美术的复苏。
B.文章采用并列式结构,由传统手工艺的式微谈到传统工艺美术的价值等问题。
C.文章在阐述道理时穿插事实论证等方法,使文章观点更加鲜明,更具有说服力。
D.文章主要从继承发展和引领创新两个方面阐述当代工艺美术回归生活的具体途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工艺美术不能做影视里的道具,也不能当展览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它只能回归生活。
B.传统手工艺如果要进行活态保护,就要教育部门创新教学,从而回应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C.只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实现转化发展,弘扬传统精神,就能让工艺美术富有独特风貌。
D.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诠释不能仅靠外国品牌的模仿借鉴,而应该从本土视角去追本溯源。

5.情景默写(共1题)

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雪景过渡到别情。
(3)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5)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境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心观众对陈更并不陌生:一脸微笑,一身优雅,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工科女学霸。连续四年,每一季赛场上都有她的身影,这个1992年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女孩,不仅是诗词爱好者,还是北京大学研究机器人的女博士。

对于陈更夺冠,很多人发出的最多感慨是“不容易”。 作为参赛四季、上台14次的中国诗词大会选手,陈更的存在感特别高,她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温柔、谦逊、好学。陈更每次亮相《中国诗词大会》都有惊喜:第一季,民国装扮的她令人眼前一亮;第二季,她三度成为擂主;第三季,她继续践行与诗词的约会。可惜每一次都与奖杯失之交臂。

从第二季开始,就有观众质疑,怎么又是你?“我是带着参加《吐槽大会》的勇气来到诗词大会的。”这位清秀的北京大学工科博士生说,“只要诗词大会需要我,我会克服任何困难去参加。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不太关注输赢,但也不能丢人。诗词大会在进步,我也要进步,和诗词大会一起成长。”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最后一场对决,是两个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终,陈更以5比2的比分毫无争议地战胜了来自中科院的在读博士生孙晓婧。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了四季诗词大会的选手,陈更对诗词大会的变化,还是有发言权的。 比如,本以为是文科生占优势的比赛,最后成了工科人的主场,“放眼望去,核电站高级操作员、航天工程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程序员……”

“选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以前常有返场选手,这一季返场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大家都能答对,差的就是那几秒甚至零点几秒的时间,所以随机性很高。我经常感叹,他们的外表已经很出众,还有如此有趣的灵魂。”

让陈更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选手带着一本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外物静默如谜》,在录制间隙翻看。“他没有拿唐诗宋词,显然不是为了比赛才看的。我问他为什么看这本?他说因为最近在看这本,不想因为比赛打乱了阅读计划。这是真正的爱诗人,只有赤子心,没有胜负心,所以诗词大会是我的人间净土,让我一次次得到净化。”

要求:这些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语言表达(共2题)

10.
下面是某校文学社一则通知正文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了表达对金庸先生的追思,进一步了解金庸先生及其侠义精神,贵校将于11月30日9时在图书馆403室举办“金庸武侠小说研究”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孔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文学资料,为大家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拜托所有文学社成员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倾听孔教授的精彩讲座。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____。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____。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____,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