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942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或(jiān)隐(dùn)色(zhě)揉造作(jiǎo)
B.按(nà)游(yè)绿林(lù)意妄为(zī)
C.敌(jìng)船(yùn)养(juàn)山石裂(bèng)
D.追(shuò)饿(piǎo)谲(guǐ)酒临江(shī)
2.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几家院墙上爬着些藤蔓植物,这时抽出点芽,看上去就茸茸的,还伴着些枝枝节节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C.一向沉默寡言的人,几杯酒下肚,也会谈笑风生,如痴如醉,将所有的苦闷烦恼都忘掉。
D.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提高呢?
3.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客有吹洞箫者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B.三月的昆明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C.自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以来,为世界各地人们举办诗歌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推进了诗歌运动的发展。
D.有了教养,学生即便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至少也能心地善良;国民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有谦虚而自信的气度;国家自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被人尊敬的大国。

2.句子默写(共1题)

5.
补充下列名句的空白部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劝 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师 说》
(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赤壁赋》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苍苍,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坐危:端正
B.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
C.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叮嘱
D.不知东方之白既:已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不变者而观之皆出于此乎
B.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觉起,起而归
D.郁苍苍洋洋与造物者游
【小题3】对上面语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客”描述曹操击败刘备、攻破荆州、沿江东下、战舰千里、旌旗蔽日的宏大场面,目的是赞扬曹操的军事才能。
B.“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C.“苏子”和“客”最后回归到欢快的情景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找到了共同欣赏的景色——清风明月。
D.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小题1】结合上下文,说说“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句话的丰富含义。
【小题2】“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 见 大 雁
刘长春
①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②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③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④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⑤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⑥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⑦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⑧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⑨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地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⑩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11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12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13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14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
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15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16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17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18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小题1】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感情变化过程。 
【小题2】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⑴文段⑨划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
⑵文段⑩中划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  
【小题3】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小题4】简析文末“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上的作用。

5.语言表达(共1题)

9.
仿照下面这首小诗,从“书”和“梅”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描述对象来表达哲思。泉
一股细流,
是一曲欢歌;
汇聚了欢歌,
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6.其他(共1题)

10.
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文字。(只写序号)
①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
③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
④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⑤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