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我们要着眼全球,立足周边,主攻亚太,要分层次,分领域,分国别,分区域,______地推广我们的理念,朝着我们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我们要把握方向,统筹全局,厘清角色,______,共赴前程。这不仅是说给别人的,也应该是说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也要熟知世界故事,我们要构建新的国际关系,要构建新的国际体系,要形成新的国际秩序,我们应该是一个倡导者,更应该成为一个践行者。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全球行动,不能成为一家的独角戏。( )。我们只是个领唱者,我们所以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桃战,又充满机遇,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是博弈与合作______,相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______,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美好愿景的实现。它是一个长期的全球性的充满了变数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有战略耐心,要有战略定力,还要有战略智慧。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按部就班 大同小异 此起彼落 一蹴而就 |
B.循序渐进 求同存异 此起彼落 一蹴而就 |
C.循序渐进 大同小异 此消彼长 一挥而就 |
D.按部就班 求同存异 此消彼长 一挥而就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大合唱,更是交响曲 |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交响曲,又是大合唱 |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交响曲,更是大合唱 |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亚太命题,是大合唱,又是交响曲 |
A.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 |
B.我们所以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
C.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
D.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成功与挫折始终相随相伴的过程,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①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②,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在密州已生活了两年之后离官别任之时,此时作者已近四十岁。密州有马耳山、九仙山、超然台。②小溪鸥鹭静联拳:联拳,群聚的样子。杜甫《漫成一绝》中有“沙头宿鹭联拳静”一句。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三句虚写山色,词人回忆起碧山与天相连,晚云悠闲地飘荡的美好风光。 |
B.上片中间两句写词人站在城上高高的超然台上,有超然之感,是由景所生之情。 |
C.“今夜里,月婵娟”二句是虚拟之景,想象月入中天的美景,借景抒发作者情感。 |
D.下片开头化用杜甫诗句,描写了小溪上鸥鹭静静地蜷缩的情态,典雅而有诗意。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其先居新城。父元敬,世高赀,岁饥,出粟万石赈乡里。子昂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决,弋博自如。它日入乡校,感悔,即痛修饬。文明初,举进士。时高宗崩,将迁梓宫长安,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可营山陵。武后奇其才,召见金华殿。了昂貌柔野,少威仪,而占对慷慨,擢麟台正字。垂拱初,后方谋开蜀山,由雅州道翦生羌,因以袭吐蕃。子昂上书以七验谏止之。子昂多病,居职不乐。会武攸宜讨契丹,高置幕府,表子昂参谋。次渔阳,前军败,举军震恐,攸宜轻易无将略。子昂谏曰:“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立如小儿戏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夫按军尚威严,择亲信以虞不测。大王提重兵精甲,屯之境上,朱亥窃发之变,良可惧也。王能听愚计,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契丹小丑,指日可擒。”攸宜以其儒者,谢不纳。居数日,复进计,攸宜怒,徙署军曹。子昂知不合,不复言。圣历初,以父老,表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会父丧,庐冢次,每哀恸,闻者为涕。县令段简贪暴,闻其富,欲害子昂,家人纳钱二十万缗,简薄其略,捕送狱中。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果死狱中,年四十三。子昂资褊躁,然轻财好施,笃朋友,与陆余庆、王无竞、房融、崔泰之、卢藏用、赵元最厚。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乃请交。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三十二·陈子昂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立/如小儿戏/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 |
B.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立如小儿/戏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 |
C.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立如小/戏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 |
D.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今大王法制不立/如小儿戏/愿审智愚/量勇怯/度众寡/以长攻短/此刷耻之道也/ |
A.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
B.梓宫,中国古代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作的宫殿,西汉即有此称。 |
C.生羌,即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 |
D.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也借指将帅。 |
A.陈子昂家财豪富,遭到县官残害。他家非常富有,曾在灾荒时拿出粟米来救济乡亲;他在家为父亲守孝时,县官听说他家富有,便要害他。 |
B.陈子昂少年游荡,后来刻苦攻读。他年轻时崇尚气派果敢,射猎赌博无拘无束,后来进乡校后感到后悔,便刻苦努力读书,文明元年考中进士。 |
C.陈子昂进谏多次,但均未被采纳。则天皇后打算进袭吐蕃时,他呈递奏章劝阻,未被采纳;武攸宜征讨契丹时,他出谋划策,也未被采纳。 |
D.陈子昂文采出众,倡导雅正文风。他曾作《感遇诗》三十八章,被王适誉为“海内文宗”;他面对当时世人崇尚的徐、庾文风,提倡风雅正道。 |
(1)于是,关中无岁,子昂盛言东都胜垲,可营山陵。
(2)子昂之见捕,自筮,卦成,惊曰:“天命不祐,吾殆死乎!”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材料一:
“煤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79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20.6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介绍,2 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責,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用按钮设定好温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已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午11月25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73%,但我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总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中国炉具网,2018年11月22日,)
材料三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1月16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8年10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
D.推行清洁取暖小能搞“一刀切”,若采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
A.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优先选择。 |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
D.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
给乡村擦泪
冷清秋
这纯粹是一群小青年一时的心血来潮加上异想天开。
他们自称是什么“拍客”,看到他们胸前和手里捧着的黑疙瘩,老才叔立马就明白过来,这东西他见过——照相拍照片么!对方领头的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叫大奎。老才叔忍不住乐了,因为他家在城里打工的娃子也叫大奎!
大奎说,老叔,我们是到这儿拍照片来着。正好路过,远远看见有一片桃林,就来了。
老才叔放下碗说,好,别走了?中午招待你们。
这帮人哪里是要来蹭饭的!他们追求的是时尚、美感、原生态、瞬间……总之,就是这在旮沓村老太永远也不会懂的玩意儿。
但是“价值”这种东西,永远都在于发现——小青年中有个女娃子突然“呀”地叫了声,抄起相机咔嚓咔嚓摁个不停。
这是啥意思?老才叔刚点上烟袋锅吸一口,味儿还在嘴里噙着,就见这女娃子恨不得扑到自己脸上。
好么,又来一个……三个、四个……
一群人举着“长枪短炮”把一个老头围在中间。
老才叔心里哆嗦,说娃呀,叔可没这么多钱,照不起这么多相!
一群人就乐了。刚才那女娃子摆弄着相机说,老叔,不花你钱,你知道么?你特上相,你和那磨盘特配,让人有一种特想哭的感觉,给人一种很强烈的主题暗示,叫做……
有人接腔说,古老的回忆!
对!女娃子特别激动,说,就是这个感觉——“古老的记忆”——今年的头奖我拿定了!
这女娃子长得跟个仙女一样,说话的声音也好听,反正高兴就好,背靠着磨盘吸烟的老才叔也跟着“嘿嘿”地乐。这村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可不么,自村里的年轻后生都离开村庄去打工,这草,都已经快把村里的路给吃了,更不要说那一户户锁着门的房屋和院子。
但是这些年轻娃娃好像反而特别好这一口,看见个破了的橡子露出来也会兴奋半天。看见草比看见地里的苗苗还高兴。
望着围拢过来的老头老太太,豁着牙笑的娃子,这帮年轻人临走时说,叔,我们还来。你们这儿太美了,淳朴、自然,衰败里还带着无限的生机……
这话要是细琢磨估计能让老头发懵,所以老才叔就只记下来两个字:还来!
大奎说,我们不但常来,还要在这里成立一个拍摄点。
这话竟然不是说着玩的,大路口那儿真竖起个牌子,写着“桃园拍客部落”,看得路过的人一愣一愣的。于是来拍照的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惊动了当地派出所跑过来看这村子到底出了什么事。
口碑的力量超强悍,尤其这村就在城市边上,开车不过三个小时车程,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空气这么好,小溪流绕着山洼,各种植物长得相映成趣。尤其是那片桃林的照片,一张张分发出去,搅动了多少整天只能在家里看盆栽的人的心情。
大奎说,叔,您干脆做农家乐算了,您放心,有我们帮您。一来您有个收入,再者我们常来,也有个落脚休息的地儿。
老才叔说,好。你们来,也喜庆。
大奎是一个拍客群群主,这群可大,有几百人之多,周边县市的成员也不少。结果这里就成了一个大家周末相聚休闲拍照的好处所。
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浓烈了,关门几年的小卖部重新开了。道路也被修葺一新,还是按的特文艺的那种范儿来弄。
人多的地方就有生意,何况开车来的这些还都是肯花钱的主。
镇政府终于反应过来了,立马抓住了这个热点,当机立断,把“旮沓村”这名字扔到旮沓里,然后定名为“桃花源村”什么的。
老才叔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不是因为每个月他的农家乐都能有进账,而是因为这庄子终于活泛起来。老才叔家的农家宾馆挂匾那天,大奎那帮人也来了,他们七手八脚就弄好了一切,大奎指着门匾“桃源人家”几个字得意地说,叔,你看这几个字好不?!
可老才叔这会儿忙得哪儿顾上回答呀?他正把电话捂在耳朵上屏息静气地听着,哎着,嗯着。电话是儿子打的,他说车票已经买好,明天到家。
还说这次回来再也不出去打工了!旁边孙子的奶声奶气也被老才叔捕获进了耳朵。
挺直腰板的老才叔抹着两只眼笑。
说,好呀!好!
(选自《大南方·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提到老才叔的儿子大奎在城里打工,倒数第三段提到儿子打电话说这次回来再也不出去打工了,前后呼应,从侧面表现了农村的变化。 |
B.这篇小说叙述视角不断发生变化,从老才叔的视角叙述时,语言充满了乡土气息;而从进村拍照的青年的视角叙述时,语言充满了现代气息。 |
C.一群人举着“长枪短炮”把一个老头围在中间拍照,一个女孩儿还说老头特上相,与那磨盘特配,有强烈的主题暗示,展示了老才叔的亲和力。 |
D.大奎带队的拍客群的到来,让看着衰败的旮沓村的美被发现,被传播,而且老才叔的农家乐建了起来,旮沓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
【小题3】小说以“给乡村擦泪”为题,有什么意味?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法治观念的增强不仅反映了40年来中国法治发展的巨大进步,也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想支撑。同时也应看到,在法治观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由于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别,人们的法治观念水平也高低不等,不同社会成员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遵守法律的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差异。比如,在参与网络表达、开展网络监督、使用网络服务等方面,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深浅不一的“数字鸿沟”。二是体现不够充分。一些群众不能理性看待权利、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当遇到利益冲突时,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张,责任意识淡薄,甚至做出某些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同样要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这就需要深入培育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法治观念,提高广大民众尊重遵守规则、依法行使权利、理性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走上共享发展成果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先后使7亿多人摆脱贫困,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迈进。但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路,让全体人民更加公平地共享改革和法治建设的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进而加强全体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的平等保障,促进全民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拓展公民参与空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治理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不少城市在智慧环境、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这带来的不仅是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也给公民参与治理提供了更多空间。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程度,让人们在更切实、更充分、更有效的法治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
开展全民法治教育,形成良好文化氛围。树立法治观念离不开直接、充分、有效的法治教育。截至2018年9月,我国共建立法治教育基地3.2万多个,96.5%以上的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在中小学教材中融入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利、经济权利等内容,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培育青少年人权和法治观念。应进一步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措施,着力使每个人都形成内在自觉的、浓厚的法律意识,成为法律规则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在全社会形成尊崇法治的良好文化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摘编自马长山《人民群众是法治建设的受益者和贡献者》,《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40年来,人民的法治观念增强了,这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思想支撑。 |
B.法治观念发展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够均衡、体现不够充分等问题,法治中国建设面临挑战。 |
C.让人们共享改革和法治建设成果,将有助于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权利的平等保障。 |
D.社会治理智慧化程度越高,基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程度越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就会越强。 |
A.文章第一段在指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应深入培育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法治观念的论点。 |
B.文章二至四段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开展全民法治教育的角度论述了培育法治观念的途径。 |
C.文章第四段举了在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或者法制辅导员的例子,表明开展全民法治教育已采取了一些措施。 |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非常严密,充分证明了论点,说服力非常强。 |
A.我国城乡、区域之间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了人们的法治观念水平的高低不等。 |
B.当遇到利益冲突时,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张,责任意识淡薄,就会做出某些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 |
C.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会使服务便捷、高效、精准,也会使公民对社会治理的参与更多。 |
D.只要更加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措施,人人都会成为法律规则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
5.情景默写- (共1题)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他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忍受指责和侮辱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喝醉的情形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_____”,曾经到百里之外,“____”,写出了求师学习的艰难与诚恳。
6.材料作文- (共1题)
宁波慈溪一位四年级小学生黄唯,在同一辆公交车上12分钟内4次让出自己的座位。当记者采访时,他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不让座反而心里会不舒服。他还说:“我和妈妈一起坐车时,她也常常会为别人让座,最近她怀孕了,一些陌生的叔叔阿姨也会为她让座。”而黄唯的母亲王女士表示;儿子平时外表大大咧咧,其实很暖心,很愿意帮助别人。“比如他早上上学前看到我被子没盖好,他会替我盖好,我们一起坐公交车,也经常看到他给别人让座,所以他做出这样的事,我一点都不奇怪。对他来说,这个就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不少网友纷纷为小男孩点赞,但也有人认为小男孩身边的那些成年人应该感到脸红。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语言表达- (共2题)
同窗三载,温馨如昨,悠悠岁月,依稀像在做梦。
光阴易逝,一晃三十五载。想当年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意气方道;如今是年华已逝,头发全白了。但我们相信:无论你是事业辉煌,还是一事无成;无论你是身居要职,还是身为平民;无论你悠然自得,还是忙得乱套……总之,同窗之情不变。往事如烟,多少回梦里相聚。我们想约你,约你重续旧梦,听听久违的声音,看看熟悉的脸蛋,诉诉离别的思绪。让你我抛开尘世的喧嚣、摆脱身边的烦恼,让心栖息,忘却忧愁。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