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修姱(kuā) 朝谇夕替(zuì) 谣诼(zhuó) 揽茝(chǎi) |
B.溘死(kè) 侘傺(chà chì) 鸷鸟(zhì) 方枘(ruì) |
C.芰荷(zhī) 偭规矩(miǎn) 革几羁(jī) 攘诟(rǎng) |
D.方圜(huán) 延伫(zhù) 岌岌(jí) 兰皋(gāo)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罗》记者艾哈曼德说:“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已如行云流水;中国经济成就超越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 |
B.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
C.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
D.屈原涅而不缁,始终保持自己的清白,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妥协投降,以自己对理想的坚守和执着,赢得了无数知识分子的景仰。 |
8.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鸷鸟之不群兮 谁悲失路之人 |
B.驰椒丘且焉止息 不出,火且尽 |
C.将往观乎四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D.民生各有所乐兮 财物无所取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菹醢: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小题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体现屈原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一项是( )
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②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③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④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⑤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涉 江
屈 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①之崔嵬。
被明月②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③而不顾。驾青虬④兮骖白螭⑤,吾与重华⑥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⑦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陼⑧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儃佪⑨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接舆髡首⑩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注①切云:帽子名。②明月:夜光珠。③高驰:大步地驰骋。④虬:传说中有角的龙。⑤螭:传说中无角的龙。⑥重华:虞舜的名字。⑦舲船:有窗的船。⑧枉陼:地名。下文“辰阳”也是地名。⑨儃佪:低徊。佪,通“徊”。⑩髡首:剪去头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既老而不衰 衰:衰老。 |
B.乘鄂渚而反顾兮 乘:登上。 |
C.固将愁苦而终穷 穷:不得志。 |
D.余将董道而不豫兮 董:正。 |
A.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芳与泽其杂糅兮 |
B.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固时俗之工巧兮 |
C.固将愁苦而终穷 偭规矩而改错 |
D.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何方圜之能周兮 |
例句: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A.戍卒叫,函谷举 |
B.大王来何操? |
C.蚓无爪牙之利 |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②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③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④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⑤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A.②④⑤ |
B.①②③ |
C.①③⑤ |
D.②③④ |
A.全诗大体上按照行程次序记叙,在记叙中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无罪被放逐的悲愤情绪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绪,也表现了他在困境中仍要坚持理想的高尚情操。 |
B.诗人说自己沿沅江上溯行舟,船在逆水中艰难行进,尽管船工齐心协力,用桨击水,但船却停滞不动,很难前进,这情景正是诗人处境的真实写照。 |
C.“山峻高”四句写深山之中,云气弥漫,天地相连,更进一步描绘沅西之地山高林深、极少人烟的景象。这是对流放地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对自己所处政治环境的隐喻。 |
D.接舆、桑扈是消极不合作,结果为时代所遗弃;伍子胥、比干是想拯救国家改变现实,但又不免招惹杀身之祸,所有贤士均是如此。但诗人仍做好了在黑暗中奋斗终身的准备。 |
(1)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3.语言表达- (共2题)
10.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废墟》中写道:“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杜甫、曹雪芹、屈原、孔尚任、鲁迅等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
仿照例句,选取你知道的作家并联系其作品,写两个“不想大团圆”的句子。
例:曹雪芹不想大团圆,于是辛酸哀痛作《红楼梦》,以昭示封建家族的必然衰落。
仿照例句,选取你知道的作家并联系其作品,写两个“不想大团圆”的句子。
例:曹雪芹不想大团圆,于是辛酸哀痛作《红楼梦》,以昭示封建家族的必然衰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