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罗》记者艾哈曼德说:“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已如行云流水;中国经济成就超越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
B.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C.初春时节的江南,已是嫩草青青,应时的花儿也悄悄绽放,真是春意阑珊,让人陶醉。
D.屈原涅而不缁,始终保持自己的清白,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妥协投降,以自己对理想的坚守和执着,赢得了无数知识分子的景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07 09:16: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烟火作为中国的民俗文化,其所沉积的宗教、民俗、神话、社会乃至美学意义,令人叹为观止。虽然烟火在天空    ,却以其华丽盛大给人留下恒久的记忆。(    )。它是燃烧柴火以“敬神驱邪”的一种宗教行为。竹子在燃烧时,因受热会猛然炸裂,声音巨大,    ,最能达到爆的效果,所以竹子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燃料,“爆竹”也随之流行开来。但伴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烟火与其在实践层面的冲撞、矛盾,远大于两者在文化上的依存。烟花爆竹四处燃放,让都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年来,由艺术家、工艺师、城市管理者等合作的,以烟火为媒介的大型公共艺术,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最佳方案。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已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烟火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这一点与传统的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可谓是    

从爆祭转向大型公共艺术,烟火让我们    ,触摸到了一个都市、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尺度。燃烧于夜空的璀璨景象,震荡于寰宇的爆炸之声,不仅唤醒我们古老的记忆,也让我们明天的道路熠熠生辉。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现代科技的支持,让烟火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B.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的烟火,已将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使之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功效。
C.烟火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它的艺术与审美已经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效。
D.凭借现代科技的支持,烟火己在艺术与审美层面完成了自我重生,并由视觉盛宴转化为心灵的震撼,从而起到了在公共艺术上的教化效。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的烟火,被认为源自当时的“爆祭”
B.作为烟花起源的“爆祭”,被认为始于先秦时期
C.作为起源于“爆祭”的烟火,出现在先秦时期
D.先秦时期的“爆祭”,被认为是烟火的起源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稍纵即逝   响遏行云   不约而同   管中窥豹
B.转瞬即逝   响彻云霄   不谋而合   见微知著
C.转瞬即逝   响遏行云   不谋而合   见微知著
D.稍纵即逝   响彻云霄   不约而同   管中窥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成果变得越来越科学,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看作是此前研究的拾漏补遗。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B.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C.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D.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在草书上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当推盛唐张旭。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________。张旭创造了“狂草书”,其书法变化自如,表现出开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人称“草圣”。

(   ),被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他的楷书如果说是继承多于创造的草书那么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张旭草书继二王,上溯张芝,而有明显的独创性。其书法奔放不羁,纵笔如_______,一气贯注,有“急雨骤风”之势。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頂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的《古诗四帖》通篇气势磅礴,布局大开大合,书法_______,气势奔放。

张旭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威为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博大清新,纵逸豪放,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令人_________。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楷书如果说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B.尽管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但是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C.他的楷书尽管是继承多于创造,但是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D.如果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张旭的楷书体式端庄,法度严谨
B.其实张旭更擅长写体式端庄,法度严谨的楷书
C.张旭的楷书虽然存世不多,但亦是精品
D.人们也喜爱张旭体式端庄,法度严谨的楷书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挥而就    兔起鹘落    高山流水 击节叹赏
B.一蹴而就    兔起凫举    行云流水 叹为观止
C.一挥而就    兔起鹘落    行云流水 叹为观止
D.一蹴而就    兔起凫举    高山流水 击节叹赏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 ,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   ,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    ,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牛刀小试 一日千里 众望所归 庸人自扰
B.牛刀小试 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
C.初露锋芒 日新月异 众望所归 杞人忧天
D.初露锋芒 一日千里 不负众望 庸人自扰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
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
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