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9412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7

1.选择题(共12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是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⑥③①④
C.⑥③②⑤④①D.②⑤⑥④③①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央出台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公款宴请少了,扎堆送礼也有收敛。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颇 :不就是吃点、喝点、收点吗?何必小题大做。
②***展开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集中阐述了中国发展理念,展示了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国红”成为近期全球外事活动上最靓丽的色调,让世界画卷更
③一个已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后,感到知识不够用,再报班学习新技术,这本 ,但此报道中的主人翁“乔东”冠以“人民大学毕业生”,就显得格外吸人眼球。
A.不以为然 绚丽多彩 无可厚非B.不以为意 多姿多彩 无可厚非C.不以为然 绚丽多彩 无可非议D.不以为意 多姿多彩 无可非议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你遇到的困难有多大,都应该立即告诉我,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战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B.G20国际峰会在杭州如期召开,各国来宾纷纷表示平整宽广的城市行车道路、别具风味的沿街景观让人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杭州兼具古韵和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C.历史上,汤显祖不像莎士比亚那样得宠,但当下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所具有的近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的地位,是莎士比亚鞭长莫及的。
D.一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的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4.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国是。
B.中国当代艺术有某种哗众取宠的特征,大量的作品,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成为市场的热点,形成一段时间的行情,但是从本质上是一文不名的。
C.钱钟书先生的文章无不表现出他对世事的洞明,于人生的思虑;观点深刻,旁征博引,措辞精准,堪称不刊之论。
D.人生一梦,白云苍狗。错错对对,恩恩怨怨,终不过日月无声、水过无痕。所难弃者,一点痴念而已!
5.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
B.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山洪就爆发了。
C.拙文只是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人权保障问题进行了很粗浅的初步探析,疏漏在所难免,今作与会,诚请方家不吝赐教与斧正,权作引玉之砖耳!
D.只见燕子门掌门人李显飞身而出,一掌打出,风声四起,梅花桩上手印清晰可见,他的功力早已入木三分,看客们无不瞠目结舌。
6.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味的作品来的。
B.想办法让图书流动起来,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多看书、看新书,花费不多,收效却不错。看似妙手偶得,实则来自文登对文化民生的自觉坚持。
C.老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并为他解答疑难问题,当然学生也要学会移樽就教。
D.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7.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些现代作家的作品思想深刻,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标准衡量,其作品中某些语言的表述显然并不规范,不足为训。
B.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今年报考人数剧增,其中热门的设计美术类专业,成为不孚众望的专业,不到1200个的名额,吸引力全国近5万名考生报考。
C.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D.德国汉学家南因果9月18日在德国《青年世界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是企图窜改领土历史。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绘画创作中,一幅画可以 ,但是最好的笔触应该是从明暗关系、形状和色彩开始。
②税收优惠政策纠错不能 ,而是要留出缓冲空间,让企业形成新的预期,经济形成新的平衡。
③蜀绣针法讲究,具有 、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疏朗的构图、清秀细密的纹样和优雅尊贵的审美韵味等方面。
A.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 一挥而就B.一挥而就 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C.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一气呵成D.一气呵成 一蹴而就 一挥而就
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每年春运期间,客运站的问讯处挤满了前来咨询的人。面对这种情形,工作人员常常____________。
②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大背景下,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令人____________,投资者投资一定要谨慎。
③据广东天文学会透露,2016年全年共有9个流星雨,3次半影月食,真是好戏连台,令人____________。
A.应接不暇 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B.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C.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D.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10.
下列诗句与“雪满山中高士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月临秋水雁空惊
B.江弄琼花散绿纹
C.月明林下美人来
D.汶水云开孤帆远
1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    我们为文还是应该刻意求工,千锤百炼虽不必“掷地作金石声”,总要尽力洗除一切肤泛猥杂的毛病。 
①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 
②文不加点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 
③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诵。
④吟得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 
⑤袁虎倚马草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究非常人轨范。
A.④①⑤③②B.⑤②①④③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⑤②
12.
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 )
①美人计 ②连环计 ③反间计 ④苦肉计  ⑤声东击西计
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④⑤

2.现代文阅读(共1题)

13.
三、现代文阅读。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②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③,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④,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⑤,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诌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②一种烈性白葡萄酒。 ③纳法奈尔的爱称。④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三五六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⑤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队入境。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小说的开篇极为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
B.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
C.这篇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深刻、严肃的,但由于作品中夹杂着浓厚的幽默、滑稽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减弱了小说主题原有的悲哀、凝重之情。
D.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在这个扭曲的人物形象身上,也能折射出我国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官本位”的不正常现象,这也从侧面批判了我国当今社会的不良之风。
E.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给人们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的世俗图。
【小题2】两个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见面,瘦子向胖子介绍了自己哪些方面的情况?请简要概括。
【小题3】文中的瘦子是个怎样的形象?文章使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3.材料作文(共1题)

14.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人评价余秋雨时说,余秋雨走出书斋,将余式抒情与历史感觉贯穿起来,开了一代文风,推动了一波的文化热潮。
也有人说,余秋雨只是采取了一种简单滥情的文化视角,回避了历史本身的苦难,这种历史回顾方式是有害的。
对此,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你对余秋雨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暑假阅读的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见解。
要求:1.自拟标题 2.不少于7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