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2018年高三“联测促改”活动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906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7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个感性的人,往往容易为外物所动,电光石火,激情四射,久久地陶醉于有着自我烙印的世界中。
②苏东坡一生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个人的名利得失,对他而言,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
③全明星版《桃花扇》火爆上演。一支《倾杯序》响遏行云,满腔悲凉尽在曲中,令人拍案叫绝。
④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冬温夏清,环境良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
⑤“庭院深深深几许”。与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美轮美奂的中国园林建筑出现了。
⑥干部有“品”才有“位”。要想让自己的事业水葆青春,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危言危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④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担任编剧的电影《芳华》已经与广大观众见面,它是严歌苓在四十余年后回望这段涵盖了她整个青春的从军经历后创作的作品,
B.历时五年之久,投资约3.05亿元人民币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史上最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于近日收尾,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重现了历史上雄浑壮观的原貌。
C.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像、一个个数字等文物,让每一个参观的中国人真切感受到这场历史的悲剧。
D.在总结歌剧《白毛女》首演7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17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积极探索中国民族歌剧在新时代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举措。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作为这所中学的老校长,学校的八十周年校庆,我一定会莅临的。
B.你在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建立社区医院的刍议,引起了广泛的认同。
C.从事义务心理咨询很多年了,我早就已经习惯了市民深夜的叨扰。
D.这本新书刚刚出版,作者就从北京惠赠我一本,我内心无比感激。

2.诗歌鉴赏(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茄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诗主要用叙述和写景而非直抒胸臆来表达情感,故情感显得相对含蓄蕴。
B.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
C.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D.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E.尾联写戍边将领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由此可见战事频繁。
【小题2】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态度。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幼与群儿嬉,辄列旗帜,部勒如兵法。年十四举于乡。逾四年,为嘉靖五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寻转兵部。九年七月,上疏日:“陛下以灾变求言已旬月,大小臣工率浮词面谩。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鋐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赞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鋐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仲斌等不足道,鋐、赞司风纪,时典三礼,乃罔上欺君,坏风伤政。”帝责其妄言,且令献谠言善策。时春惶恐引昝未对。帝趣之,于是时春上言。
帝览之,益怒,下诏狱掠治,黜为民。久之,选东宫官属,起翰林编修兼司经局校书。
帝有疾,时春与罗洪先、唐顺之疏请东宫御殿,受百官正旦朝贺。帝大怒,复黜为民。京师被寇,朝议以时春知兵,起兵部主事,赞理京营务,统民兵训练。大将军仇鸾倡马市,时春愤曰:“此秦桧续耳。身为大将,而效市侩,可乎?”忤鸾,为所构,几重得罪。稍迁山东金事,进副使。
三十二年,擢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时春慷慨负奇气,善骑射。慨寇纵横,将帅不任职,数谓人:“使吾领选卒五千,俺答、邱福不足平也。”作《御寇论》,论战守甚悉。既秉节铖,益思以武功自奋。其年九月,寇入神池、利民诸堡,时春率马步兵往御之。至广武,诸将毕会。谋报寇骑二千余,去两舍。时春擐甲欲驰,大将李涞固止之。时春大言曰:“贼知吾来必遁,缓追即不及。”遂策马前。及于大虫岭,伏兵四起,败绩。仓皇投一墩,守卒缒之上乃得免,涞军竞覆。被论,解官听调。时春喜谈兵,至是一战而败。然当是时将帅率避寇不击。为督抚者安居坚城,遥领军事,无躬搏寇者。时春功虽不就,天下皆壮其气。
《明史》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鋐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赞/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鋐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B.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鋐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赞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鋐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C.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鋐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赞/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鋐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D.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鋐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赞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鋐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等级,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第一名称为“会元”。
B.庶吉士:官名,明朝初置,永乐二年始专隶属于翰林院,选进士中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
C.正旦:每年正月初一。在明代,百官在这天需朝贺天子,但太子不能受百官的朝贺。
D.节钺:符节和斧钺,象征权力。古代天子授与官员或将帅节钺,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时春敢于直言,充满正气。在上疏中,他严厉批评了朝臣以各种虚浮之词迎合皇帝的行为;大将军仇鸾主张马市,也遭到了他的批评。
B.赵春时善骑射,有军事才能。京师遭遇敌寇时,曾主事兵部,训练民兵。当时的将领无法抵御敌寇横行,他专门著书详细论述了战和守的策略。
C.赵春时希望在军事上建立功业,报效国家,但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广武之役时,他不听劝阻执意追击已经离开两夜的敌军,最终遇伏而被打败。
D.赵春时有担当有勇气,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当时很多将领畏敌避战,督抚一类的官员躲在坚固的城中,赵春时却亲自上阵与敌人作战。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责其妄言,且令献谠言善策。时春惶恐引咎未对。帝趣之,于是时春上言。
(2)仓皇投一墩,守卒缒之上乃得免,涞军竟覆。被论,解官听调。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没有英雄的历史是寂寞的无声的历史,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孱弱的民族。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在特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和制度下的文化的凝结,而文化精华又与广大人民哺育了中国历史的和现实的杰出人物。他们堪称民族的脊梁,国家的栋梁。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人物,就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的人格化,也是中国人民的杰出的儿子。他们既是文化和人民的产儿,又是具有文化传承和民族激励力量的样板。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需要批判,人民中受其影响而产生的落后的东西需要不断改进。我们不能赞美三寸金莲,不能赞美纳妾和一切与近代文明相悖的东西。但也应该相信没有永恒不变的中国人,没有永恒不变的民族性。在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中国人的某些缺点会发生变化。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阿Q是旧式农民形象,而不是中国农民永恒的形象。没有天性丑陋的中国人。任何对国民性和所谓民族劣根性的抨击,最终若不指向旧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只停留在文化层面,则是难中腠里的。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世代延续的价值。可是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政治制度,传统文化是不能单独发生作用的。中国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已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的孔子只是孔庙中的圣人,当时的经典只能是藏书楼里的典籍。当年黑格尔十分轻视孔子的思想,说《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些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而当今世界对孔子则是一片赞扬,与黑格尔时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变化是当代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根本性交化的结果。
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画等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不能划等号。我们应该深入经典,走出经典,面对现代,放眼世界;要由我们的时代和实践来决定继承什么遗产和拒绝什么遗产,以及如何继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而不应以当代作为传统的注脚。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应该看重它的基本精神,通过过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使之当代化、科学化,而且要在实践中贯彻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这样才能培育出既具有传统美德又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人,孕育出具有社会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新的杰出人物一一社会主义时代“双百”式的英雄人物。
(摘编自陈先达《文化自信的传统与当代》)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无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今现实中的,都是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国人民的产儿。
B.作为旧式农民形象,阿Q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产物,这说明中国人的天性是美好的。
C.《论语》和孔子在近代遭遇冷落,是与鸦片战争以后百多年的民族屈辱史联系在一起的。
D.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去粗取精,使他当代化、科学化,才能培育出新时代的英雄人物。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两分法,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认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
B.文章第二段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联系起来,从文化层面分析了民族性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C.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说明传统文化不能离开经济和政治而发生作用。
D.第四段围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主要论述了继承什么、如何继承以及继承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精髓孕育了杰出人物,杰出人物又能促进文化传承,二者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B.如果经济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那么产生于旧的社会关系中的国民的某些缺点也会发生改变。
C.如果一个国家具备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政治制度,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的价值就会得到普遍的认同。
D.我们要走入经典,准确判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又要走出经典,使传统文化的继承面向实践。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唢呐王刘靖安
在桠村,唢呐吹得好的人,就数李三毛和王吹吹。李三毛出道早,全村人都叫他锁呐王。按辈份,王吹吹是李三毛的徒孙,但这个徒孙却有点“大逆不道”。他放话说,当唢呐王可以,赢了我再说。
机会终于来了。张铁匠死了娘,请王吹吹去闹丧,和他搭档的刚好是李三毛。桠村吹唢呐一般是两人合奏,互相补充,互相应和,这样吹出的声音才好听。两人合吹了一曲,引出了一片唏嘘声。王吹吹得意洋洋地扬起头看天,斜也不斜李三毛一眼。
天上,笼一层黑云,像要下雨的样子。王吹吹就看着那层黑云,慢悠悠地说,你敢不敢比,比谁能把雨吹下来!
李三毛一怔,望了望天,沉思了一会,说,好吧,谁先?王吹吹又看了看天,那云比先前更黑了,黑得像要掉下来。雨马上就要下了,不能让他抢了先机。王吹吹有了主意,笑着说,你是前辈,让我先来吧。王吹吹把“前辈”两个字说得很重。李三毛不介意,大度地说,好,你先!王吹吹吸气、鼓腮……一曲哭丧调,徐徐吹了出来。喇叭对着黑云,黑云开始慢慢翻卷。王吹吹哭了,看热闹的人哭了,但雨却没掉下来。泪眼朦胧中,王吹吹看见李三毛抹了把眼睛,手里的唢呐对准了黑云。李三毛吹的是同一首曲子。一曲没吹完,在场的人全都不能自已,众皆号淘大哭。天上的黑云翻得更快了,一团更大的黑云罩上了头顶。黑云终于掉下来了,变成了哗啦啦的雨,像人们哗哗的泪。
李三毛赢了,但王吹吹心服口不服,说要找时间再比比,谁赢了,才是真正的唢呐王。
不比了,我把它让给你吧!李三毛说。
让给我?你这是臊我脸哩。王吹吹甩下这话,不管张铁匠如何挽留,自顾自收了家伙,回家了。
以后,村里人只能闻其唢呐声,很少见到王吹吹其人了,有时一连十来天也不见他的人影儿。他这是在苦练绝技哩。村里人说。李三毛呢,处变不惊,该干啥还干啥。请他的人,排队成了长队。他经常是走了东家,去西家,很少落屋。这天中午,李三毛从桐村闹丧回来,渴了,环顾四周,没处有水喝。于是,他对不远处一丛杂草说,把水拿来我喝点吧!过了一会,一个人从中走了出来,竟是王吹吹。王吹吹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李三毛喝了水,盯着王吹吹的脸,问,跟了我这么多天,有收获了?吹给我听听?王吹吹却扬了扬了头,说,谁跟你了?我也是路过这儿。李三毛知道王吹吹一向傲气,即使是偷艺,也不会承认的。李三毛转移话题,问,还比吗?当然比!王吹吹挺着胸,脱口而出。好吧,你赢了我,我才高兴哩,李三毛笑着说,你还是跟在后面,小心别让人发现了。说完,他快走了几大步,甩下了王吹吹。
没过多久,大槐的婚期到了。他经不住怂恿,有意请了李三毛和王吹吹。大家都等着看好戏哩。
快比吧,今天,你们谁赢了,谁就是唢呐王。
刚扯开场子,村里人里三层外三层就围了过来,大喊大叫。
今天,我们比吹流行歌曲,看谁吹得多,吹得好。王吹吹高声说。
好!李三毛手心揉搓着下巴上的胡茬子,低声应战。
这次,你先来!王吹吹说。
李三毛也不推辞,吹了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吹完,人们鼓掌叫好。王吹吹吹的是《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吹完,也赢得一片叫好声。就这样,二人一言不发,你吹完了,我接上;我吹完了,你接上。大槐院子里满是树,像一片绿云,云朵里,鸟儿飞来了,叽叽喳喳地应和。
天,渐渐黑了。灯光,亮起来了。
王吹吹和李三毛还在吹。
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二人的嘴肿了,没力气了。吹到半夜,李三毛接不上了,他含着唢呐,吸不进气。一吸,嘴就痛。还吹吗?李三毛歪着嘴问,吹!王吹吹吐出这个字,使出吃奶的力气又吹上了。可是,他只吹到一半,就瘫在了地上。看王吹吹倒地,李三毛打起精神,一曲吹完,也像散了架,瘫了下去。
李三毛多吹半首,又赢了。
毕竟,李三毛上了年纪,经这一折磨,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他就死了。出殡那天,王吹吹披麻戴孝,把李三毛送到了坟地。
第二天,有人说,在李三毛的坟地里,唢呐寂寞地响了一个晚上。一些人不信,就跑去找王吹吹,想问个明白。家里没有,他们就去了坟地。果然,王吹吹坐在地上,一根手指上,全是凝固的血块。嘴里的唢呐,杵在地上,吹出的只是断断续续的“嘘——嘘——”声。他的嘴,已经肿成了香肠。
坟前的石碑上,写着三个血字:唢呐王。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吹吹对前辈李三毛先是不服气,继而是偷师,最后为逝去的李三毛吹唢呐祭奠,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他对李三毛认识的改变。
B.在张铁匠家闹丧时,二人首先一曲合奏,引来众人由衷的喝彩,但这无法分出胜负,于是王吹吹提议比试谁先“把雨吹下来”。
C.王吹吹不屑于李三毛把“唢呐王”的名号让给自己,而是一定要比赛定输贏,这表现他虽然重名但也不是一味追求虚名。
D.小说大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李三毛“唢呐王”的形象特点。或是李王二人的对比,或是王吹吹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成为“唢呐王”的条件。
【小题3】小说在叙述王吹吹和李三毛的两次比试时,都出现了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
8.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根据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团队的统计,传统汽车在大部分时间内(96%)处于空闻状态,利用率较低。无人驾驶汽车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供需要的人使用,因此可以更好地统筹安排家庭内车辆使用,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消费总量,有效减少碳排放。当交通不再拥堵时,行车电脑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将车近乎定速行驶,车辆也无需在停车、起步之间不断切换,大大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智能汽车可以根据实时路况自动选择到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能源消耗更少。
摘编自陈慧、徐建波《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材料二:
我国已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之一。2016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498万辆和9386万辆,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分别达到了2812万辆和2803万辆,单一国家汽车产销份额已超过全球1/4。同时,中国也是智能手机的全球最大市场。智能手机的普及对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汽车成为了众多复杂数据的重要输入口,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在汽车上引入联接手机与汽车的相关端口,车载系统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投射手机内容,并具备简单的交互控制能力。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HIS预测,中国的CAV(智能汽车的英文缩写)市场将在未来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国内行业专家预计,到2035年,CAV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5%,相关事故率为零,以CAV为基础的协同式交通模式将使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减少25%,普通道路的交通效率提高80%,CAV专线彻底消除拥堵。然而,汽车的终端用户购买的不是安全、节能和环保,他们购买的是时间、效率和舒造,事故、污染和消耗只是为此而付出的可接受代价。如果CAV不能更快捷便利、更舒造,用户是不会为开发费用买单的。
摘编自于丁一《一汽集团智能汽车发展战略研究》
材料三:
下面是新华信与业内知名汽车频道共同推出“您看好智能化汽车吗?”的网络调查。
不同年龄被访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期待
智能化方向
年龄
18岁以下
26-30岁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45-50岁
50岁以上
精确探测周围的行人或障碍物
16.4%
17.1%
19.6%
18.6%
17.6%
19.5%
19.8%
实时呈现路况、交通信息
10.7%
9.9%
8.3%
9.3%
12.2%
12.1%
14.5%
随机对车况、驾驶情况进行监控
9.4%
17.4%
23.4%
24.5%
27.1%
26.3%
26.0%
通过人工智能自动执行转向、加速、停车等命令
19.5%
14.5%
15.9%
17.1%
15.4%
17.4%
15.3%
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环保
13.2%
12.4%
12.0%
13.5%
14.6%
15.3%
16.8%
无人驾驶成为和手机一样的移动数据终端,加强远程通信和娱乐功能
30.8%
28.6%
20.7%
16.8%
13.2%
9.5%
7.6%
 
材料四:
从理论上讲,将人类特别是老年人从驾驶座上移开是一个好主意。这样可以使交通更顺畅,而且可以减少污染。然而,这样的自动化存在一些道德问题。例如,不让司机进行生死选择,而是将生死抉择的权力交到专有算法的手中,是正确的吗?你应该让一台机器来做道德判断吗?如果一辆车计算出为了救两个喝醉酒跑着过马路的陌生人,而把车撞到树上并让你死亡是值得的,你会怎么想?
摘编自(澳)理查德·沃特森《智能化社会》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汽车可以一定范围内统筹安排车辆的使用,改变传统汽车大量闲置的现状,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
B.专家预测,到2035年,智能汽车在中国广泛使用,交通事故将不再发生,普通道路交通效率大大提高。
C.我国汽车产销份额占全球四分之一强。中国已跻身于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
D.总体来看,年龄越大,对智能汽车安全性能的期待较高,对通信、娱乐功能期待较低。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智能汽车能有效降低能耗,原因之一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过行车电脑的控制一直保持准定速行驶。
B.智能汽车能提高汽车的使用率,减轻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是消费者购买智能汽车的主要原因。
C.智能手机可与汽车交互控制,中国作为智能手机的最大市场,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上具有相关的优势。
D.智能汽车带来的道德问题,涉及人某些自然权利的让渡,将成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
E. 未来,智能汽车将给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带来深刻变革,比如出行方式、通讯娱乐和环境质量等等。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智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

5.情景默写(共1题)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6.语言表达(共2题)

1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知识得之于旅行。正因为旅行能增长知识,所以比阅读更有价值。虽然说书中也有山水,但那山水是想象的,而旅行中的山水是现实的感官形象。没有旅行,就没有生动、丰富的美感体验。另外,书本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萃取。如果一本书书本是一桶奶,现实生活就是一个牧场。去旅行吧,让我们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
①知识不一定来自旅行。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1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原始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元素,①,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如果审美对象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的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例如听京戏和鼓书。为了跟上节奏,我们全身筋肉都在打板。这里还有心理上的“预期”作用,听了上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②,美感就加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在这种美与不美的节奏感里,它是纯粹主观或纯粹客观的吗?③?

7.命题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是我们每个人极其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它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它给予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方式,形成我们的价值观念……今天,人们或读纸质书,或读电子书;有人读经典,有人读流行作品;有人选择少而精地读,有人选择只图量的泛读;有人推崇中国的书,有人更喜欢国外的书……当然也有人不读书。
请以“我的阅读”或“我看阅读”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