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84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选择题(共6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植物都是不声不响地长大,即使遇到食草族的侵扰,也只有默默忍受。其实不尽然。植物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防止食草族的侵袭,它们有的浑身布刺,有的身披铠甲,而另一些则怀揣毒药,倘若有不知好歹的胆敢冒犯,定叫它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防御,有些植物还会积极地组织反击。当山艾树受到天蛾幼虫啃食时,它们会分泌一种物质。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出现了,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更让人称奇的是,有些植物在受到毛虫袭击时,(   )。其实,它们早就 ,与这些食虫豪绅结成了互惠联盟。结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毛虫很快就会成为食虫族们的盘中美味。比方野烟草是烟草天蛾幼虫的最爱。当烟草天蛾幼虫在野烟草叶子上    的时候,野烟草受损的叶片会分泌一类叫绿叶挥发物的化学物质,这些绿叶挥发物发散到空气中,就成了野烟草的一种求救信号。酷爱烟草天蛾卵子的大眼长椿则会闻讯赶来,搜捕幼虫附近尚未孵化的卵子,专门吸食里面的营养,从而解除了野烟草的

除了反击、求救,植物们还能搜索到同类的求救信号或抗击动态,得到“危险就在身边”的情报,这样它们才能及时巩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避免危险来临时 。例如上面提到的山艾树积极反击天蛾幼虫的例子,在这场反击战进行得十分激烈之时,山艾树周围的同类甚至异类们(例如野烟草)也嗅到了硝烟的味道,从而得以早早备好胰蛋白酶抑制剂,以随时应战。看来,植物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摄入这种物质的天蛾幼虫,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就会发生,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B.天蛾幼虫只有摄入这种物质,才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因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C.这种物质一旦被天蛾幼虫摄入,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D.天蛾幼虫一旦摄入这种物质,就会出现蛋白消化障碍和生长停滞等问题,从而无力继续为非作歹。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周围的食虫族们会向它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B.会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静悄悄的化学求救信号
C.周围的食虫族们会静悄悄地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D.会静悄悄地向周围的食虫族们群发化学求救信号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安思危 狼吞虎咽 后顾之忧 猝不及防
B.居安思危 大快朵颐 燃眉之急 措手不及
C.未雨绸缪 大快朵颐 后顾之忧 措手不及
D.未雨绸缪 狼吞虎咽 燃眉之急 猝不及防
2.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当历史学家真正去追溯过去时,他② 会发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是如此复杂,③ 不可能指出过去(比如说16世纪)任何一件事是20世纪今日任何一件事的原因。④ ,历史学家所能做的,⑤ 是以某种可能性,去追溯从一代人到另一代人之间事件的序列关系,⑥ 试图描绘交错直至第三代和第四代人的原因与结果的极为复杂的图表。
 






A
假如
/
竟然
因此
不仅
而且
B
如果
那么
但是
/
只不过
而不是
C
如果
那么
/
虽然
不仅
而且
D
/

以致于
因此
只不过
而不是
 
A.AB.BC.CD.D
3.
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不一致的是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4.
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5.
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是王昭君,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了“明妃”。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C.“李氏子蟠,年十七”和“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也相同。
D.“填然鼓之”和“树之以桑”两句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和“却匈奴七百余里”两句中有不相同的词类活用。
6.
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难于上青天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转徙于江湖间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2.诗歌鉴赏(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起句化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意,把历史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形象化地表现和概括出来。
B.“空”字表现出作者对人物命运和得失成败的态度,“转头”形容时间之快,加深了“空”字的意蕴。
C.“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二句景中含情,总结上片,同时也为下文张目,可谓承上启下,浑然天成。
D.下片通过对历史人物事迹形象具体的刻画,虚实结合,给人以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余地。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乙)瑞安新开学计馆叙

光绪乙未,东事甫定,中国贤士大夫始衋然有国威未振惧。于是京都及南洋皆有强学书局之举,而瑞安同人亦议于邑城卓忠毅公祠开学计馆以教邑之子弟,皆甄综术艺,培养人材,导厥,以应需,意甚盛也。夫时局之艰难,外变之环伺而沓至,斯天为之也。然人材之衰荼,学艺之不讲,朝野之间,岌焉有不可终日之虑,则人事不能无过矣。

瑞安褊小,介浙闽之间,僻处海滨,于天下形势,不足为轻重。然储材兴学,以待国家之用,而出其绪馀以泽乡里,则凡践土食毛者皆有责焉,固不容以僻远而自废也。

学计馆之开,专治算学,以为致用之本。盖古者小学六艺之一端,而造乎其微,则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穷。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是。

吾乡自宋元迄明,惟忠毅精通历算,而未有传书。道咸而后,几山项先生、菊潭陈先生始研治宣城梅氏之书,以通中西之要。迩来颖伟之士,又广涉代微积之学,以究其精眇,盖彬彬盛矣。设馆以教,俾后生小子,有所津逮,以启发其智慧,群萃以广其益,积久而通于神,魁杰雄卓之材,或出于其间,尽人以胜天,而不以惰窳隳其志气,斯固贤士大夫之所乐也。至于中材谨士,志域凡近,理财习艺,以自殖其身家,则小试小效,固亦若操左契,斯又无俟于扬榷已!

(节选自孙诒让遗文《籀庼述林》卷五)

(注)①衋(xì):伤痛。②厥:杨倞注《荀子》,“厥作困”。张志聪集注《素问》,“厥,逆也”。此处指晚清走入困局。彻,应作“徹”,《说文》,“通也”。《尔雅》,“通也,达也”。③宣城梅氏:宋至清代皖南名门望族。④窳(yǔ):《玄应音义》,“懒惰也”。⑤扬榷:意指大肆说明或广泛举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失其时:时令、季节
B.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C.导厥彻涂:通“途”,道路
D.以应需时:时代或某一时代的形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
魁杰雄卓之材,或出于其间
B.五十步而后止
则人事不能无过矣
C.斧斤时入山林
甄综术艺
D.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中国贤士大夫始衋然有国威未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在(甲)文中提到了“王道”的概念,它与梁惠王施政的根本区别是在保证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实施教化,保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B.孟子的论证过程有不完善的地方,他认为涂有饿莩能知发,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而实际上,梁惠王在第一段的陈述中已经做到了这两点,但民“不加多”。
C.孙诒让认为瑞安是个小地方,又是东南沿海的偏僻之处,对于改变晚清时局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创办学计馆也能有为国家储备人才,或能惠泽乡里的作用。
D.《瑞安新开学计馆叙》中提出的教育内容,与孟子时代所提的孝悌之义,已有很大的差别,这说明了教育随时代变迁而发展。儒家的“教化”措施,在晚清时代是不能强国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今西人所为挟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是。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指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

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

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

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

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

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

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

泗州大街,仁义当铺。

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

东家也不挽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

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

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

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

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

(本文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
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小题2】请概括侯六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

5.情景默写(共1题)

10.
填写下列诗文的空白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五丁开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
(3)《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4)《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