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79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2

1.选择题(共15题)

1.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茶峒 缉拿 鼙鼓 无耻谰言B.倨傲 丰稔 轻飏 恬不知耻
C.遒劲 睇眄 遄飞 叨陪鲤对D.簪笏 坳堂 盘垣 凭心而论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 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 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②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 ,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 ,任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
③创新是人的天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从 ,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电子化,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创新。
A.反而 可是 混沌 流逝 茹毛饮血B.但是 却 混沌 流逝 茹毛饮血
C.但是  却  浑沌 流失 茹毛饮血D.但是 却 混沌 流逝 原始社会
3.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酒馔 喝彩 逻辑 交头结耳
B.庇佑 撮合 恶梦 哀声叹气
C.严峻 虔诚 委屈 涸辙之鲋
D.绊倒 分辩 抱歉 食不裹腹
4.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B.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C.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有活力、有思想能够担当二十一世纪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酒(zhuàn) 央浼(měi) 样(mó)  按不住(nà)
B.辱(diàn) 悍(piāo) 讥(xiào) 蓬头面(gòu)
C.怨(mán)  首(qǐ)  祷(qí)  安然无(yàng)
D.首(jiǎo) 船(xuán) 脖(jǐng) 爱分明(zēng)
6.
下列语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亲戚之情话 ②梁鸿于海曲 ③当敛裳逝 
幼稚迎门 ⑤三江而带五湖 ⑥宾主尽东南之
⑦梓泽丘墟 ⑧层峦耸翠,出重霄 ⑨谨拜表以
⑩不过数仞而
A.①②/④⑥/⑤⑨/③⑧/⑦⑩
B.①/②④⑥⑨/③⑤⑧/⑦⑩
C.①⑤/②⑨/④⑥/③⑧⑩/⑦
D.①⑤/②⑨/③⑧/④⑥/⑦⑩
7.
与例句加点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彼奚适也
A.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存者偷生,死者长已矣
C.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D.若属皆为所虏
8.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臣郎中 谨表以闻
B.犹蒙育 不名节
C.未曾离 是以区区不能
D.慈父背 不复关,泣涕涟涟
9.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
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 (牧,古代称州的长官。伯,长)
B.穷之北 (毛,指草木)
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把。劝,勉)
C.犹有所 (等待)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东隅,日出的地方,指早。桑榆,日落的地方,指晚)
D.侍东宫 (任,充当)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请缨,投军报国。弱冠,男子18岁称弱冠,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10.
找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奉圣相(及,至)
B.门衰薄(福分)
C.形影相(安慰)
D.则刘病日(情义深)
11.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表闻 ③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⑤家叔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⑥但刘日薄西山   ⑦去六月息者也
A.①⑤⑥B.②③④C.⑤⑥⑦D.②④⑥
1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心远役(害怕) 违己交(困乏) 有酒樽(满)  吾生休(将)
B.宠命优渥(优厚) 遥襟畅(顿时) 命途多(不顺) 绣闼(推开)
C.人志怪(记)  云气(阻断)   莽苍者(到)  千里逢迎(迎接)
D.形影相(安慰) 日西山(迫近) 伶仃苦(孤独) 门衰薄(福分)
13.
对加点词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请息交以绝(游学)   晨光之熹微(怨恨)
B.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 夙疾病(缠绕)
C.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D.寻蒙国恩,臣洗马(授予官职)  臣不犬马怖惧之情(承受)
14.
下列各组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①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②而御六气之辩
B.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C.①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5.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二星的分野。
B.“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第一日,"朔”为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C.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称谓,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按顺序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三秋”指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用干支纪年。"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

2.句子默写(共1题)

16.
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3)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 ,青雀黄龙之舳。
(5) ____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8)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3.文言文阅读(共2题)

17.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李昶,字士都,东平须城人。昶颖悟过人,读书如夙习,无故不出户外,邻里罕识其面。初从父入科场,侪辈少之,讥议纷纭,监试者远其次舍,伺察甚严。昶肆笔数千言,比午,已脱稿。释褐,授征事郎、孟州温县丞。正大改元,超授儒林郎、赐绯鱼袋、郑州河阴簿。三年,召试尚书省掾,再调漕运提举。

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居数岁,忠济怠于政事,贪佞抵隙而进。昶言于忠济曰:“比年内外裘马相尚,饮宴无度,库藏空虚,百姓匮乏,若犹循习故常,恐或生变。惟阁下接纳正士,黜远小人,去浮华,敦朴素,损骑从,省宴游,虽不能救已然之失,尚可以弭未然之祸。”时朝廷裁抑诸侯,法制寝密,忠济纵侈自若。昶以亲老求解,不许。俄以父忧去官,杜门教授,一时名士若李谦、马绍、吴衍辈,皆出其门。

岁己未,世祖伐宋,次濮州,闻昶名,召见,问治国用兵之要。昶上疏,论治国,则以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为对;论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为对。世祖嘉纳之。明年,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访以国事,昶知无不言,眷遇益隆。世祖尝燕处,望见昶,辄敛容曰:“李秀才至矣。”其见敬礼如此。

至元元年,迁转之制行,减并路、府、州、县官员,于是谢事家居。五年,起为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六年,奸臣阿合马议升制国用使司为尚书省,昶请老以归。七年,诏授南京路总管兼府尹,不赴。八年,授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务持大体,不事苛细,未几致仕。二十二年,昶年已八十三,复遣使征之,以老疾辞,赐田千亩。二十六年卒,年八十有七。

(节选自《元史·李昶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授征事郎    释褐: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B.宴游   省:醒悟
C.世祖伐宋,濮州  次:驻扎
D.复遣使之 征:征召,朝廷征用人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忠济怠政事 奉晨昏万里
B.贪佞抵隙进 门虽设常关
C.以用贤、立法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D.老疾辞 臣险衅,夙遭闵凶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B.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C.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D.国兵下河南/奉亲还乡里/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实卒子忠济/嗣升昶为经历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昶从小聪明过人。读新书文如同过去经常学习的一般熟悉。参加科举考试时能一上午奋笔写数千字。
B.李昶能积极进善言。他极力劝说懒于处理政事的严忠济接纳忠正之士,罢黜疏远奸邪小人。
C.李昶聪明懂礼,即便皇帝闲居退朝,他见了也都非常礼敬。因此世祖常高兴采纳他的疏谏,向他询问国事。
D.李昶才干非凡,官员的品级和选举,朝廷的礼仪,很多是他裁定的。宰相常请他商议朝廷大事。
18.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B.而后乃今风 培:凭
C.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 抢:触,碰
D.德合一君,而一国者 征:征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风积也不厚 二虫又何知!
B.覆杯水坳堂之上    彼致福者,
C.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夫列子御风
D.去六月息者也 游无穷者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之苍苍,其正色
B.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
C.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D.虽然,犹有未树也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第一段中写鹏南飞需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作类比,是为了表明万物皆有所待,它们都是不自由的。
B.作者以行路备粮作比喻是为了反驳蜩与学鸠对鹏的嘲讽,说明这两种动物也是有所待的,只不过有“小大之辩”罢了。
C.最后一段中作者由对万物的泛论转入对社会中的人的具体论述,阐明了只有人类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D.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即突出体现了这一点。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林冲见差拨

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贴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照顾。”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选文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选文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选文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现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小题2】选文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向他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小题4】对第二段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出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5.材料作文(共1题)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支载着“时光宝盒”的车队从中国青年报社出发,开启了“新青年、耀青春”五四百年青年文化万里巡展活动。活动期间,只要进入“时光宝盒”,观众就能在1号车厢“时光列车”里,坐看车窗外闪过的百年光影,穿越到1919年的“五四现场”。邻近的2号车厢里还有12部老式电话机,参观者们能接听来自“鲁迅”“李大钊”“邓中夏”“罗家伦”等五四先驱的电话,听“他们”谈自己的时代与人生选择。在“时光宝盒”前,青年学子可深情歌唱着对祖国的热爱;可向五四先驱给出自己激情的回答。

如果你进入了“时光宝盒”,会向五四先驱提出什么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他们对你提出的问题?或者你想告诉五四先驱什么?
请把与五四先驱隔空对话的情景或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其他(共1题)

21.
文言翻译。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