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652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4

1.选择题(共7题)

1.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________。当地的顽皮伢仔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________。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船的蔑缆换成了拇脚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________,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①茶峒,以沈从文的著名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②《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
③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
④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
⑤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
A.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
2.__________ Jane is only five years old, she can play the piano well.
3.__________ Jane is only five years old, she can play the piano well.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所学校向家长发了一封关于收取学费的公开信,虽言“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可实际收费额却步步攀升,首鼠两端,堪称奇文。
B.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C.刚工作时,他可谓是“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经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
D.他今天闲来无事,便躺在阳台的摇椅上,闭目塞听,沐浴春光。
5.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jī)发 (yáo)窕 辱(diàn)   胭(zhǐ)
B.(yì)德 口(nà)    (zī)须    (dāo)陪鲤对
C.拾(duo)    多(chuǎi) (jù)形 祷(qí)
D.妥(dang)   (zēng)恶  滑(jī) 呼天(qiāng)地
6.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馔  服侍  喝采  交头接耳
B.庇佑  撮合  恶梦  哀声叹气
C.严峻  虔诚  委屈  涸辙之鲋
D.绊倒  分辩  抱歉  食不裹腹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颗由美国休斯顿公司制造、由亚洲卫星公司经营和购买的卫星,已在中国对外贸易保险公司投保。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C.我国将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急需做好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

2.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这首诗是王禹称于太宗淳化二年(991)从开封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写的。

【小题1】本诗描写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野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在此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分析本诗景物描写的特点。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①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赋》。
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⑴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②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③,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⑵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 ①赀: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  ②缪:通“谬”,诈,佯装之意。    ③著:穿。犊鼻裈(kū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裙。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长卿病不能往 推辞
B.车骑 跟从
C.恐不得也    了解
D.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殷切诚恳之情
【小题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B.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C.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D.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B.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段美满姻缘。
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酤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营生。
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
【小题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2)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走运

[波兰]雅•奥卡

我碰见了处长,他从树林里出来,老远就对我喊:“你看我手里是什么!这蘑菇太漂亮了!”

“真漂亮。”我随声附和。

“你看这斑点多好看!”

“是好看。”我同意。

“你还不向我祝贺?”

“衷心祝贺您,处长同志!”我说。

其实,这是毒蝇菌,毒大得很,可是不能讲,讲了他该多么难堪!而且会影响我今后的提升,所以我恨不得马上溜之大吉,没想到他偏偏缠住我:“你还没去过我家吧?今天我请你吃煎蘑菇。”

“我生来不吃蘑菇!”我大吃一惊,马上撒谎说,“我这些天又闹肚子!”

“好蘑菇可是良药呀,”处长说服我,“连病人都可以放心大胆吃,你就跟我走吧!”

“不行,处长同志,”我都要哭了,“我有个要紧的约会……

“你这是不愿去我家?”处长皱起眉头问,“那我可要生你的气了!你瞧着办吧……”

我只好跟他去,我真后悔,没有一见面就告诉他这是毒蝇菌。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再说,一说,好像我有心害死他似的。

酸奶油煎蘑菇端上了桌,处长兴高采烈,就像三岁的孩子,我虽然强作苦笑,心里却在默默与亲人告别了。

“这么漂亮的东西,都不忍心往嘴里放!”处长一边说一边把碟子往我跟前推。

“吃了真可惜,咱还是不吃为好!”我说。

“你是怎么回事,连句笑话都听不懂,快吃吧!”处长用命令的语调说,“对,我得查查这蘑菇叫什么名……”

他走后马上赶回来,脸都白了,对我说:“朋友,我错了,这是毒蝇菌!毒大得很!”

“可是我已经吃了好几口。”我又撒谎。

“我害了你,”处长吓坏了,“真荒唐,正好还赶上要提升的关口!”

救护车来了,我被送到医院去洗胃……

处长提升了,我也沾了光。现在,有时我装装头晕……我还得了一笔奖金呢,这是该我走运。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小说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走运》的核心物件是毒蘑菇,从“我”对毒蘑菇的不同反应中表现出了“权力使人异化”这个主题。
B.文中“我”明知有毒和处长的不知形成对照,表现了我的软弱和处长的热情。
C.我开始撒谎说“我生来不吃蘑菇”,而当处长知道有毒后又撒谎说“已经吃了好几口”,谎言逐步达到极致,与其说蘑菇毒,不如说官场中谎言之毒。
D.所谓的“走运”使我差点儿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因为我碍于情面、自作自受。
E.本文构思巧妙,通过将许多情感凝集在对蘑菇的反应上,由此折射出丰富的普遍存在的东西。
【小题2】写出文中“我”的心理变化的脉络。
【小题3】毒蘑菇在这篇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有无特殊含义?
【小题4】这篇小说为何命名为“走运”?

5.情景默写(共1题)

11.
(题文)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3)《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作文(共1题)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你对此有何感受,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