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A.今年出现的电子烟花秀,既照顾了“年味儿”,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了过节气氛,也体现了环保的要求,不失为一个创新之举。 |
B.他们的思想在各种考试中得到强化定型,上了大学,绳子虽然解开了,但思想如同端午节的粽子,再难恢复成活泼的米粒儿。 |
C.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回收资源”都运往中国大陆,高峰时中国大陆一年废弃塑料的进口量接近900万吨。 |
D.对老年人而言,受生理功能逐渐老化,各种疾病出现,社会角色与地位改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冲击,较易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
①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北普陀山风景区,抬眼群山环抱,迎面清风徐来,耳边风声鹤唳,惬意极了。
②今年的同学会上,班长一改往日风流倜傥的形象,身着司马青衫,手持一把羽扇,俨然一个满腹经纶的儒家君子。
③在鲜奶包装上明示原奶等级,也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参照,这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升级也大有裨益。
④抄检大观园本来是荣国府本身的事儿,结果邢夫人一个陪房叫王善保家的掺和到里面,搞得沸反盈天,不像样子。
⑤优质生态产品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扩大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⑥在鄂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强大声势和有力震慑下,参与鄂城区一工地聚众斗殴案恶势力围伙被批捕,群众弹冠相庆。
A.②③⑤ | B.①②⑥ | C.①③④ | D.④⑤⑥ |
A.周年庆上,主持人对大家说:“我刚才的话是抛砖引玉,下面我们还是请林董事长为我们做年终报告。” |
B.小张向某家长发短信:“您好,请问您的孩子需要英语家教吗?鄙人大学本科,英语六级,自荐为西宾。” |
C.这次拳击比赛我只得了亚军,教练对我说:“别不服气,对方对你多有承让,不然你的比分会很惨。” |
D.前日贵公司领导曾来我府上了解情况,我也如实地把这次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们,你不会怪我吧? |
2.诗歌鉴赏- (共1题)
送郑十八虔①
杜 甫
郑公樗散②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③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钱迟。
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注)①原题为《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被杜甫赞“才过屈宋”的郑虔,在安史之乱中无罪却被定罪,被贬为台州司户参军。②樗,散:分别见于《庄子·逍遥游》《庄子·人世间》,樗散,指无用之材。③严谴:严厉的处罚。【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并非单纯地描写郑虔“鬓成丝”的外貌,自称“老画师”的语言,还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
B.郑虔是个“垂死”之人了,却在国家“中兴”时被贬到如此遥远荒凉之地,抒发了作者对皇帝的不满。 |
C.作者没来得及为郑虔送行,郑虔就已经“苍惶”地踏上了前往台州的道路,可见“严谴”逼迫之急。 |
D.诗歌尾联情真意切,诗人坚决地表示:即使生不能和好友见面,九泉之下也要和他交朋友。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蓟人也。祖昌,宋大匠卿。父朔之,奉朝请。冲之少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迎从事,公府参军。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事奏,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出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昇明中,太祖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①以来未有也。时有北人索取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太祖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焚之。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世祖施行。文惠寻薨,事又寝。转长水校尉,领本职。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以利百姓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冲之解钟律,博塞②当时独绝,莫能对者。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世祖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冲之卒,年七十二。著《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
(选自《南齐书·祖冲之传》)
(注)①马钧,生活在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再现指南车,制造翻水车,研制“水转百戏图”,改良织绫机。②博塞: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以利百姓/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
B.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以利百姓/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
C.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以利百姓/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
D.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建武中/明帝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以利百姓/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以喻入仕做官。其中“褐”指普通百姓穿的粗布衣服。 |
B.薨,封建社会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在文中指皇帝所生育的皇子死去。 |
C.风水,文中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原则来为宫殿、村落、墓地选择合适地方的学问。 |
D.《老》《庄》作者分别为李耳和庄周,他们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道法自然。 |
A.祖冲之精通历法。他认为何承天历法不够严密,就更改制订了新历法;在讨论历法时,那些擅长历法的人都难不倒他。 |
B.祖冲之擅造机械。他所造指南车指示方向准确,和索取麟所造指南车在乐游苑比试,索车因差误太多而被毁焚。 |
C.祖冲之多才多艺。他不仅懂得音律,还擅长棋类游戏,与人下棋时,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在当时可算为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
D.祖冲之博学能闻。他著《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表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 |
(1)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巧,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2)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材料一:
人们认为防晒系数代表一切。防晒系数的确很重要;它衡量的是防晒霜过滤中波紫外线的能力,中波紫外线与晒伤和皮肤癌有关。但防晒系数仅表示过滤中波紫外线的能力,它并不代表任何防护长波紫外线的能力。
人们对防晒霜最大的误解是抵挡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一样,长波紫外线也与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有关,但与中波紫外线不同的是,长波紫外线完全没有经过臭氧层的过滤。长波紫外线不会导致晒伤,“但会让皮肤变黑老化,因为它能更深入皮肤,对胶原蛋白产生更大影响”。通过查看你的防晒霜产品标识可以判断你的防晒霜是否能够抵挡长波紫外线;这个标识就是“广谱防晒”。如果没有“广谱防晒”的标识,你的防晒霜可能无法抵挡长波紫外线。
防晒霜中的大部分活性成分对中波紫外线具有屏蔽作用,但能屏蔽长波紫外线的成分却很少,只有少数几种成分能同时屏蔽两种紫外线。
防晒系数30意味着,理论上你涂防晒霜后在户外被太阳晒伤的时间是你没涂防晒霜被晒伤的时间的30倍,前提是你一直适当补涂。防晒系数并不是直接反映对紫外线的抵挡能力,而且也不是一个线性关系的指标,所以防晒系数并非越高越好。相反,防晒系数越高的防晒霜使用起来越油腻,厚重,不舒适。
(摘自2018年5月17日中国日报网)
紫外线分类及特点[注]UVA是长波,UVB是中波,UVC是短波。
材料二:
很多人可能觉得在海边比在内陆更易被晒伤,这是因为海边的紫外线强度更强吗?晴空条件下,到达陆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也对紫外线辐射具有重要影响,海拔越高,紫外线辐射强度越强。
海边容易晒黑甚至晒伤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海边空气质量较好,阳光在大气中穿透率高;二是海边建筑物,绿荫等遮挡较少;三是皮肤被海水浸泡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能更容易被紫外线侵袭。
在某些阴天情况下,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要比晴空的情况下减少30%。一般薄云减弱地面紫外线辐射约35%,厚云减弱地面紫外线辐射可达90%。这并不是说阴天或者多云的情况下就不用防晒,因为高反照率的地表和高反射率的云层的来回内反射可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许多倍,所以,阴天也一定要注意防晒。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防晒呢?皮肤科专家表示,涂抹防晒霜是目前最好的防晒方法,遮阳伞可以作为防晒霜的补充,但不能取代防晒霜。衣物的防晒效果则取决于面料。能够在夏天户外穿着的长袖衣物大多质地轻薄,有些甚至只是一层网纱或蕾丝,防晒效果差强人意。我们应该养成四季防晒的习惯,尤其是夏天。皮肤敏感的人,可以选择物理防晒霜,或是针对儿童和婴幼儿研发的防晒霜,这些防晒霜质地更温和,不易引发过敏。要根据天气和地带选择SPF值和PA值合适的防晒霜。一般化学防晒霜要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之后每两三个小时补涂一次。
(摘自2018年4月28日 新华网《五一出游,如何正确防晒?》)
【小题1】下列关于防晒霜和防晒系数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防晒霜有物理防晒霜和化学防晒霜,一般化学防晒霜要在出门前半小时涂抹,之后每两三个小时补涂一次。, |
B.防晒霜中的大部分活性成分对中波紫外线具有屏蔽作用,而标注“广谱防晒”的防晒霜还能抵挡长波紫外线。 |
C.防晒系数表示防晒霜过滤中波紫外线的能力,中波紫外线会导致晒伤,与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有关,但防晒系数并非越高越好。 |
D.防晒霜都有防晒系数,防晒系数20意味着你涂防晒霜后在户外被太阳晒伤的时间是你没涂防晒霜被晒伤的时间的20倍。 |
A.很多人觉得在海边比在内陆更易被晒黑甚至晒伤,这是因为海边空气质量较好,阳光在大气中穿透率高,海边的紫外线强度更强。 |
B.紫外线中的UVA能与皮肤结构作用,产生黑色素;而UVC的杀菌力极高,但由于几乎完全被大气层滤掉而不能到达地面。 |
C.衣物的面料决定衣服的防晒效果,如夏天户外穿的质地轻薄的长袖衣服,有些甚至只是一层网纱或蕾丝,这种衣物防晒效果很差。 |
D.在一些阴天情况下,一般来说,厚云比薄云更能有效减弱地面的紫外辐射,所以阴天或者多云的情况下就可以不用防晒。 |
有盆花儿叫夏堇
行吟水手
他留意那个六十岁出头的老人差不多已经有半个月了。
那些天,他失业在家经常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些不着边际的发财美梦。当然,有时也会透过玻璃窗,看看外面的风景。
在他出租屋的对面二楼,他注意到,每天,对面楼上的那个老人都要去阳台上侍弄那些花花草草。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众多的花草中,老人偏偏对其中一盆花儿照顾得特别上心,不但每天早上要先去看那盆花儿,就连浇水、施肥、除虫也要比对别的花儿般勤许多。有时甚至对着花儿若有所思,仿佛那盆花儿是无价之宝,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他不认识那盆花儿。在他眼里,那只不过是一盆普通的花儿而已。除此之外,他再也看不出那盆花儿有多么独特。
那天,他看到一篇报道,报道说,一些贪官在案发前大多将所贪钱物藏在一般人轻易想不到也找不到的地方。看完报道后,不知为什么,他的脑海中就突然跳出来那位老人和那盆花儿。他想,那盆花儿里会不会有什么秘密?看那位老人的衣着打扮,退休前肯定是个干部,再或者,老人的儿子抑或女儿是个啥官儿也未可知。说不定被老人视为性命的那盆花儿下面就有猫儿腻,比如金条、珠宝什么的。这样一想,他禁不住热血沸腾,心潮起伏,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子里生了出来。他决定当天半夜里爬上对面的阳台,偷回那盆花儿,说不定自己从此就发财啦。
好不容易等到夜深人静,他稍稍装扮了一下,就开始行动了。来到对面的楼下,借着昏暗的街灯,他望了望二楼阳台上的那盆花儿,心里一阵激动。激动过后,他的心里又小小地害怕了一下。但他最终难抵诱惑,鼓足勇气找了个下脚的地方悄悄往上爬去。费了九牛二庞之力,他终于爬到了阳台上。他将耳朵贴近靠着阳台的门听了听,而后憋着气,蹑手蹑脚地走到那盆花儿前,轻轻地将花盆抱在怀里,正打算原路返回,突然屋内的灯亮了。还没等他从惊吓中醒过神,那个老人已经从屋内来到了阳台上。
看来走不掉了,他抱着那盆花儿,不知如何是好。却听老人在那边小声说,年轻人,你想拿走这盆花儿吗?
他听了,张了张嘴,却又无言以对。
只听老人又缓缓说道,想抱走一盆花儿,说明你是个爱美的人。
他感到羞愧,嗫嚅着对老人说,大爷,我犯了糊涂,对不起啊!
老人笑了,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对老人说出了心里的疑虑,大爷,我看您每天都宝贝似的护着这盆花儿,是不是里面……
藏了宝贝是吧?老人打断他的话,先是笑了笑,紧接着神色肃穆地说,这里面确实藏着宝贝,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
此时好奇心占了上风,他使劲儿点点头。
老人说,你认识这花吗?
他摇头。
老人说,它叫夏堇。
他仍摇头表示没听说过。
老人也不管他的反应,自顾说道,我有个女儿,也跟这花一个名字,叫夏堇。她是一名法官。三年前,一个由她负责审理的案子的主犯以重金贿赂她,想获得法外的轻判,被她义正词严地拒绝了。那家伙恼羞成怒,仗着自己得来的不义之财,竟雇了两个杀手,在我女儿回家途中,杀害了她。从那以后,我就养了这盆夏堇花。这里面,埋着我女儿的部分骨灰。我每天看着它,就像我的女儿还活蹦乱跳地活在这个美好的人世间……老人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
他的眼圈不由也红了,忏悔的泪水随之流了下来。他向着老人深深鞠了一躬,说,大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回到出租屋,他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网上说,夏堇的花语是思念,寓意是青春。
那一刻,他的泪水再一次流了下来。他任由自己的泪水肆意地流着,那是属于青春的泪水啊!
(选自《啄木鸟》2018年2期,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中“他”做发财美梦的情节为下文“他”对老人的错误联想和决定偷那盆花的情节做了铺垫;第四段中有关贪官的报道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
B.老人没有揭露“他”的偷盗行为,反而说他是一个爱美之人,这是老人对误入迷途之人的点化,表现了老人“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品质。 |
C.倒数第二段交代夏堇的花语和寓意,赋予了夏堇花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正因为夏堇花有如此美好的内涵,老人才如此看重这盆花。 |
D.本文以“有盆花儿叫夏堇”为题,内涵丰富,有象征意义,“夏堇”既指夏堇花,又指老人的女儿夏堇,包含了对法官夏堇的赞美之情。 |
【小题3】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并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他”的形象。
历史上,借贷起于何时虽没有明确的界说,不过“欠债还钱”这一基本信条却和“杀人偿命”一样古老。古代法律一般都注意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对于不按期归还债务的,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汉代即有功臣列侯负债违期不还,被夺候除国之事,汉以后各朝也都有抑制高利盘剥的规定。元朝中后期规定“本利相侔而止”,以本金数额为借贷利息的上限,即“一本一利”。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即可窥见一斑。我们都知道窦娥遭遇千古奇冤之后的“六月飞雪”,却很少将她的故事与元朝的民间借贷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蔡婆婆在当时的放贷及其“本利相侔”的高利率,在元朝都是合法的。只不过一笔贷款使她得了个孝顺的儿媳妇,另一笔贷款却给她和窦娥带来了无妄之灾。民间借贷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窦天章这样的穷人要举债度日,赛卢医这样的“商人”则需借此来融资,正是这种资本的流转互通,才使社会生生不息,得以发展。“禁止利息”既不符合人性,也会妨碍贸易往来,还会使处于困境中的人得不到帮助。
在世界范围内,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都有禁止放债取利的教义,倡导人们无偿借取,使富有者能无条件地帮助贫穷者。不过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美好的宗教理想,却缺乏实现这一理想的人性基础,所以伊斯兰教徒才会设计出“重复买卖”这一规避禁令的“法律技巧”,即借方向贷方借财物时,卖给贷方一物品,然后借方再以高于卖出的价格买回所卖物品,通过这种所设的“一卖一买”,借方买回原物品所多付的价金就代表双方私下约定的借贷利息。这种以技巧来规避宗教义务的现实,正说明了民间借贷的不可或缺性。
如果说在古代自然经济社会里,民间借贷还主要集中于像窦天章这样解生活中燃眉之急的情况下的话,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借贷已为社会发展所必需。对于一些公司经营者,在银行贷款难以为继时,民间借贷可能就成为公司存活的一条出路,只是不管借方还是贷方,都应有预防风险的意识。对于政府,则应如古代的统治者那样,既允许民间借贷的存在,又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取息过律”,严禁催债过程中的过激行为,这样才可以避免一些悲剧发生。
(节选自《民间借贷的规制》)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欠债还钱”的信条及汉代抑制高利盘剥的规定,都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 |
B.元朝中后期规定“本利相侔而止”,也就是说所有贷款都要收到等同于本金数额的利息。 |
C.《窦娥冤》中,窦娥遭遇千古奇冤,完全是蔡婆婆放高利贷及元朝民间借贷导致的结果。 |
D.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虽倡导无偿借取,但却很难实现,有的人靠技巧来规避禁令。 |
A.第一段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古代法律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的观点,并举例证明。 |
B.第二段紧承第一段,以《窦娥冤》为例,论述了元代民间借贷状况及民间借贷的必不可少。 |
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民间借贷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规制。 |
D.文章论证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借贷的必要性和政府应采取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
A.如果禁止借贷利息,就有可能妨碍贸易往来,使处于困境中的人得不到帮助。 |
B.“重复买卖”这一规避禁令的“法律技巧”,证明了民间借贷的不可或缺性。 |
C.只要政府加强管控,就不可能出现“取息过律”及催债过程中的过激行为。 |
D.民间借贷无论是在古代自然经济社会里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均必不可少。 |
5.情景默写- (共1题)
(1)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中,在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后,指出有疑惑却不从师,就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6.语言表达- (共2题)
黑枸杞是最近几年被人们发现的一种植物,慢慢的,黑枸杞被赋予了美名和神奇的功效,在备受人们喜欢的同时,①________,在高额价格之下,有人便会问:②________﹖经科学检测,黑枸杞的功效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具有超强的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滋补作用。最适合吃黑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抗衰老和抵抗力差的人。而且,③________,每天吃一点,连续吃一个较长周期,才能见效。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