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 ,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 、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因此我们可以说,(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 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 。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未来,每粒沙子都可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现在看来,这种描述似乎是 ,但不可否认的事,这是对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最为精彩,也最能引发人无尽联想的描述了。不论物联网发展到哪个阶段,都摆脱不了经济运行整体状况对它的影响,这是一种 、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从相关的调研报告中看出些许端倪。据埃森哲预测,2030年产业物联网将为全球创造14.2万亿美元新产值,而中国将新增1.8万亿美元新产值。
物联网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与其相关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和科技发展中都曾出现过,譬如工业化的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因此我们可以说,( )。不同于以前,在现今的科技语境中说起物联网,我们得到的是 的互联,包括手机、冰箱、汽车、眼镜等,都是互联互通的,这似乎多少带有“理想”的味道了。
近五年,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规模2015年7月已达9.05亿;到2016年1月,4G用户数就将超过3G用户数。
庞大的市场基础成就了消费互联网的成功,从BAT的崛起与其市值 。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消费已经成型。 |
B.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使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
C.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人类社会不断变革着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消费体系已经成型。 |
D.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断变革着人类社会的消费与沟通方式,成熟的消费互联网生态体系已经成型。 |
A.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 |
B.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的一种理念的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
C.物联网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它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
D.它代表了我们的期待和向往,物联网实际上是一种理念 |
A.天马行空 相辅相成 无所不在 可见一斑 |
B.随心所欲 相得益彰 无所不在 见微知著 |
C.天马行空 相得益彰 无所不至 可见一斑 |
D.随心所欲 相辅相成 无所不至 见微知著 |
2.诗歌鉴赏- (共1题)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小题2】诗歌的第三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①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③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白帝:即白帝城。①归马:从事耕种的马。②诛求:强制征收、剥夺。③恸哭:失声痛哭。【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
E.全诗意象密集,语言含蓄蕴藉,以暴风骤雨喻动荡时局,更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转运以轻缣高其价,使县鬻于民。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天下一家也。祖宗创业、守成之法具在。陛下方居谅阴,谄谀奸佞之人屏伏未动,正可念五圣之功德,常若左右前后。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愿以节义廉耻风导之,使人知自重。千里之郡,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转运使、提点刑狱制之也。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应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泽不下流,而细民益困。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然后监番、棸、蹶、楀之盛以保安外戚,考《棠棣》、《角弓》之义以亲睦九族,兴坠典,拔滞淹,远夸毗,来忠谠。凡所建置,必与大臣共议以广其善,号令威福则专制之。如此,则天下之人思见太平可拱而俟也。”疏奏不报。喟然曰:“吾不可仕矣。”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日与交友为经史琴酒之乐,退居十五年而终。
司马光曰:“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邵见之矣。”范镇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少我二十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其为两贤所推尚如此。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
(2)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宇文之邵,字公南,汉州绵竹人。举进士,为文州曲水令。转运以轻缣高其价,使县鬻于民。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会神宗即位求言,乃上疏曰:“天下一家也。祖宗创业、守成之法具在。陛下方居谅阴,谄谀奸佞之人屏伏未动,正可念五圣之功德,常若左右前后。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公卿大夫,民之表也,宜以名节自励,而势利合杂是先。愿以节义廉耻风导之,使人知自重。千里之郡,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转运使、提点刑狱制之也。百里之邑,有利未必兴,有害未必除者,郡制之也。前日赦令,应在公逋负一切蠲除,而有司操之益急,督之愈甚,使上泽不下流,而细民益困。如择贤才以为三司之官,稍假郡县以权,则民瘼除矣。然后监番、棸、蹶、楀之盛以保安外戚,考《棠棣》、《角弓》之义以亲睦九族,兴坠典,拔滞淹,远夸毗,来忠谠。凡所建置,必与大臣共议以广其善,号令威福则专制之。如此,则天下之人思见太平可拱而俟也。”疏奏不报。喟然曰:“吾不可仕矣。”遂致仕,以太子中允归,时年未四十。自强于学,不易其志,日与交友为经史琴酒之乐,退居十五年而终。
司马光曰:“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今于之邵见之矣。”范镇亦曰:“之邵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少我二十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其为两贤所推尚如此。
(节选自《宋史﹒宇文之邵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
B.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
C.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
D.之邵言/县下江上山/地狭人贫/耕者亡几/方岁俭饥/羌夷数入寇/不可复困之以求利/运使怒 |
A.提点刑狱,掌管所辖地区司法,刑狱,审问囚徒,复查有关文牍,并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 |
B.九族,古代多指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九代,今泛指亲戚。 |
C.挂冠,楚国龚舍、汉逢萌均有解衣冠,挂东都城门而去的事。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
D.致仕,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仕,即做官,任官职,如“学而优则仕。 |
A.宇文之邵为官爱民,不畏强权。他担任曲水县令时,体谅民情艰难;面对转运使擅自提价强卖轻缣行为,敢于据理直言拒绝。 |
B.宇文之邵位低言高,学富行笃。他虽深处下位,但敢进良言;有学识,生性厌弃官场,辞官后过着勤做学问、乐于琴酒的生活。 |
C.字文之邵胸有韬略,明于治理。他认为朝廷在吏治方面未能真正做到选拔贤才;且上级部门对地方监管过严,造成政令不通。 |
D.宇文之邵进谏忠言,言之有据。他劝谏神宗应崇尚节义廉耻,勉励公卿大夫做百姓的表率;奏疏用语能引经据典,条理清晰。 |
(1)京师者,诸夏之视效,俗宜敦厚,而勿憸薄浮侈是尚。
(2)吾闻志不行,顾禄位如锱铢;道不同,视富贵如土芥。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血缘关系因天生存在而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使得亲情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血缘关系与亲情关系叠加,使亲子间既相互给予又相互接纳,共同型塑着代际伦理。社会转型越剧烈,人们就越会珍视血缘亲情,藉以增强日常生活的稳固性,但亲子间的相予与相纳随着社会转型又极易发生断裂,继而出现代际纠纷。
就代际关系的内部机理来说,西方奉行接力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且乙代对甲代无赡养义务,丙代对乙代亦无赡养义务,呈现出代间接力景象。中国奉行反馈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呈现出下代对上代的反馈景象。反馈模式是基于孝道理念。赡养父母在中国语境中就是孝敬父母。
反馈模式及孝道理念传承之时,西方的家庭伦理观念以强劲的势头汇入中国。当代中国人可以借助于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的观念来自西方,尤其是其中的权利话语更是西方的舶来品。有学者指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论依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任何一种行为若要被认为在道德上是应该做的,那就必须建立在行为主体对此行为自愿的基础上。
西方的接力模式固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现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固然曾对儒学展开批判,但社会转型并没有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随之发生转型,而随之发生转型的当是情感表达的制度。反馈模式体现着亲子关系双向的情感表达。父权制度仅仅只是情感表达于反馈模式上的一种表现。它被打破后,亲子代际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得以确立。无论制度为何,人类情感的表达其实都趋于自然主义,即服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于行为上不加任何修饰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
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使得当代民众更趋向于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亲情。如果说现代的情感表达自然主义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度及其伦理规范,而伦理规范越少必然会使得人的本能以及本性受到的规制越来越疏松,继而出现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的情形。
代际平等制度也体现着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既然情感表达趋于宽松使得仅凭伦理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便需要比伦理制度更加具有规范性的法律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当代的涉孝纠纷(涉及子女是否孝敬父母之类的代际纠纷)进入司法领域,非但不意味着代际平等制度受到了挑战,反而彰显着父母与子女要以平等的身份借助法律展开对话。现代法律可以从外在行为的角度作用于代际关系并不可靠的问题,但无法从内在情感的角度起作用,希望法律做出更为乐观的规定。
(节选自伊涛《家庭伦理的儒学内涵与权利的备选位置》,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血缘关系因天生存在而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使得亲情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情感。血缘关系与亲情关系叠加,使亲子间既相互给予又相互接纳,共同型塑着代际伦理。社会转型越剧烈,人们就越会珍视血缘亲情,藉以增强日常生活的稳固性,但亲子间的相予与相纳随着社会转型又极易发生断裂,继而出现代际纠纷。
就代际关系的内部机理来说,西方奉行接力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抚育丙代,且乙代对甲代无赡养义务,丙代对乙代亦无赡养义务,呈现出代间接力景象。中国奉行反馈模式:甲代抚育乙代,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丙代赡养乙代,呈现出下代对上代的反馈景象。反馈模式是基于孝道理念。赡养父母在中国语境中就是孝敬父母。
反馈模式及孝道理念传承之时,西方的家庭伦理观念以强劲的势头汇入中国。当代中国人可以借助于法律及其内在的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的观念来自西方,尤其是其中的权利话语更是西方的舶来品。有学者指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论依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任何一种行为若要被认为在道德上是应该做的,那就必须建立在行为主体对此行为自愿的基础上。
西方的接力模式固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家庭伦理,现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固然曾对儒学展开批判,但社会转型并没有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随之发生转型,而随之发生转型的当是情感表达的制度。反馈模式体现着亲子关系双向的情感表达。父权制度仅仅只是情感表达于反馈模式上的一种表现。它被打破后,亲子代际法律地位平等的制度得以确立。无论制度为何,人类情感的表达其实都趋于自然主义,即服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且于行为上不加任何修饰顺其自然地表现出来。
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使得当代民众更趋向于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亲情。如果说现代的情感表达自然主义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度及其伦理规范,而伦理规范越少必然会使得人的本能以及本性受到的规制越来越疏松,继而出现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的情形。
代际平等制度也体现着现代法律的基本理念。既然情感表达趋于宽松使得仅凭伦理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越来越不可靠,便需要比伦理制度更加具有规范性的法律制度来维持代际关系。当代的涉孝纠纷(涉及子女是否孝敬父母之类的代际纠纷)进入司法领域,非但不意味着代际平等制度受到了挑战,反而彰显着父母与子女要以平等的身份借助法律展开对话。现代法律可以从外在行为的角度作用于代际关系并不可靠的问题,但无法从内在情感的角度起作用,希望法律做出更为乐观的规定。
(节选自伊涛《家庭伦理的儒学内涵与权利的备选位置》,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西方人常以意志自由与自我选择为理论依据来论证子女对父母不具赡养义务。 |
B.西方接力模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家庭伦理,并促使反馈模式及其内在的孝道理念转型。 |
C.代际平等制度的确立已使得中国当代民众在表达自己的亲情时变得不受约束、自然而然。 |
D.当代的涉孝纠纷进入司法领域,彰显着父母与子女要以平等的身份借助法律展开对话。 |
A.文章开篇从血缘关系与亲情的特点谈起,再提到代际关系的变化,自然而具有现实意义。 |
B.文章三、四段着重论述的是西方家庭伦理观念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及情感表达。 |
C.文章末段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证了在维持代际关系上,法律制度比伦理制度更优越。 |
D.文章从家庭代际关系在社会转型时期变化的必然性论及其原因、解决办法,论述层层深入。 |
A.当代中国人可以借助权利话语来应对家庭伦理,说明西方接力模式获得部分国人的认同。 |
B.情感表达自然主义一旦盛行,仅凭人的本能以及本性来维持代际关系就越来越不可靠。 |
C.中国社会的儒学伦理根基深厚,因此中国的家庭代际伦理无法完全接受接力模式。 |
D.在中国,一旦父母提起涉孝诉讼,就意味着父母选用了权利话语,而彻底放弃伦理话语。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拾穗者
曾冠华
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
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如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
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
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
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选自《金麻雀》,2018年8月14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文章为什么要用大篇幅描写乡村的美丽画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小题3】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
拾穗者
曾冠华
秦风深深陶醉在土围村金色霞光中。秦风已连拿到了两届三年一度的省摄影大赛金奖,还在力争蝉联。
秦风一屁股坐在收割后的禾茬上,开心地望着飞翔的鸟儿群起群落,让风儿挤过热浪的空隙钻进他的衣服里送凉吸汗。秦风抿抿嘴,随着喉咙上下滑动,他拿过水瓶想饮水,跟前有几粒饱满而精致的金灿稻谷入了眼际,他毫不犹豫地捡起其中一粒稻谷,褪了壳放到嘴里,便嚼出浓郁的稻米芳香。秦风顾不住旅途劳顿,双臂摆出胜利的姿势,然后欢快地跳起来。
土围村背对三角寨,三角寨后面是连绵不断的瑶山山脉。在树荫间若隐若现的农舍,错落有致地呈现出天然的乡野之美。村前的这片开阔地,披着金色的霞光,耀眼、壮观而富丽。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秦风相信土围村会带给他好福气。
秦风设想着一个画面:庄稼人从村子走出,朝开阔地而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当然老少最好,尤其老妇儿童为妙。她们虔诚弯腰拾穗,低垂的长发随风摇曳,汗珠挂脸,勤快的纤手如鸡啄米般拾起散落地上的谷粒。
第二天傍晚,秦风在湄江边五谷庙前摆好摄影装备。不一会,他盼着的情景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背后紧随一群孩子,呈扇形散落在开阔地上。他们手提着小竹篮,弯下腰身拾稻穗。秦风没有急着按下快门,等待浓淡相宜的金色霞光从湄江这边出发,照向开阔地照向他们,他要捕捉到令人心跳的、最完美的画面。
秦风是幸运的,大约半小时后,终于等到了他心中所想。秦风不再迟疑,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一张张照片,这些作品任选一张都是一等一的干货,他喜悦满怀。
天色骤然由晴转阴起来,秦风收拾摄影家伙,隔着远远的开阔地,朝老妇人和孩子们跑去,他要跟他们说声谢谢。
近山多雨。雨,说下便要下了。秦风还没有跑出一半,老农妇便站起转身带领孩子们离开开阔地,向村子去。他们的行动轻松而愉快,秦风觉得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秦风在一座朴素的院落找到了老妇人和孩子们,她在帮孩子们洗脸洗手。老妇人端庄慈祥,孩子们唤她“高家奶奶”。
老妇人把一个大西瓜切好,用盘子盛放在厅堂的长木桌上,让孩子们享用。秦风看见木桌两头还放着两篮黄沙梨,室内的布置跟学校一样,墙上的小黑板明显写着“今天作文:拾穗有感”一行醒目惹眼的文字,院里到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时,老妇人热情地招呼秦风:“吃土围无籽西瓜,清甜、润喉、止渴、解暑。黄沙梨也是我们土围村的特产,它脆口、甜嫩、糖含量适中——”她知性的语言,透露着职业教师特有的优雅。
秦风对老妇人开辟的这个第二课堂深感兴趣。老妇人猜出了秦风的心思,她说:“放暑假了,孩子们留守,得有人看护。”秦风终于明白了大概,他问:“您老退休多年了吧?”老妇人轻轻笑说:“工作退了休,心不敢退休。”秦风的心儿突然颤了一下。老妇人说:“感谢你到我们土围村来,把我们这里的自然风光带出去。”看到老妇人气质不俗,秦风转而问:“您老,家人在城里吧?”老妇人说:“我儿子在省城上班。他也是我值得骄傲的学生。”话间,她好似想起什么,幽上一默说:“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然后,她忍不住了自己掩嘴笑,像一位羞涩的童真孩子。
秦风告辞时发现,跟随老妇人欢送他的孩子们,紧依她身旁像结硕成垛的金灿谷穗,让人看得眼热。
秦风依依不舍离开土围,满怀信心踏上路程。
又一届省摄影大赛如期举行,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颁奖大会上,省委高书记百忙中出席,他饱含深情地说:“一幅叫‘拾穗者’的作品这次虽然落选金奖,但它在对乡村的记录中,饱含坚守的意义及传递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细心的秦风发现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
(选自《金麻雀》,2018年8月14日)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摄影家秦风的视角,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嗅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从色彩、光影等角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壮观、秀丽的田野美景。 |
B.“高书记眼角泛起泪花”这一细节描写,既暗示了高书记的特殊身份,又表现了党的干部不忘乡土、关注农村的真情,提升了人物的境界。 |
C.“他在外面种树,我留守村子育苗”的话语,“掩嘴笑”的神态,表现了老妇人内心的欣慰与满足,同时也表现了她腼腆、羞涩的性情。 |
D.秦风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是“高家奶奶”关爱留守儿童的见证者,小说通过秦风参加摄影大师拍摄照片,有条不紊地展开情节,塑造人物。 |
【小题3】秦风“没有如愿获得金奖”,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薏阅读空间》)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3】请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书香社会”。
材料一:
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
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
(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籍涵养一座城市的品格》)
材料二:
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
(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
材料三:
年份 | 省级馆 | 市级馆 | 县级馆 | 合计 | ||||
财政拨款/万元 |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 财政拨款/万元 |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 财政拨款/万元 |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 财政拨款/万元 | 购书专项经费/万元 | |
2010年 | 1780.1 | 300.0 | 2692.0 | 641.0 | 5253.4 | 453.2 | 9725.5 | 1394.2 |
2011年 | 2004.1 | 500.0 | 3863.7 | 377.0 | 5329.4 | 575.3 | 11197.2 | 1452.3 |
2012年 | 3102.0 | 500.0 | 5646.6 | 467.0 | 7433.5 | 648.2 | 16182.1 | 1651.2 |
2013年 | 4462.9 | 700.0 | 5656.1 | 544.6 | 8628.7 | 803.9 | 18747.7 | 2048.5 |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
材料四:
在河南许昌市鹿鸣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
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
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
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
(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薏阅读空间》)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超过半数的城镇居民从未去过图书馆。 |
B.材料二中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低于美国,人均到馆次数也低于美国。 |
C.从材料三的数据对比可知,各级政府都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拨款最高。 |
D.由材料三可知,2010-2013年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都在逐年增加。 |
A.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由于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所以在网上迅速“爆红”。 |
B.“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的地理环境和服务设施,都体现了政府以民为本、便民利民的理念。 |
C.河南许昌公共图书馆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滨海新区图书馆历史悠久庄严肃穆,但都很受欢迎。 |
D.许昌玻璃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来阅读,实现了阅读“零门槛”,让书香成为一种文化标签。 |
5.情景默写- (共1题)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背之广;“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2)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示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1)《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背之广;“__________”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2)杜甫在《春望》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出自己的衰老形象,暗示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
6.材料作文- (共1题)
8.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登鹤鹊搂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7.语言表达- (共2题)
9.
下面是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的初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六秩华章”为主题,于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原北京地质学院校址),隆重举行学校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
诚邀社会各界宾朋光临惠顾,期盼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传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年6月20日
中国地质大学60周年校庆公告
金秋十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将迎来建校60周年诞辰。为了更好地展示学校办学成就,表达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学校将以“地学摇篮·六秩华章”为主题,于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原北京地质学院校址),隆重举行学校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
诚邀社会各界宾朋光临惠顾,期盼广大校友重返我校!
特此公示,敬祈传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年6月20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情景默写:(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