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工业布局在此处的合理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企业是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工业布局在此处的合理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2.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千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
材料二 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

(1)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
材料一 2014年10月25日,严重的雾霾天气袭击吉林省长春市。当地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逼近“爆表”,“烧荒”不断使空气质量下降,秋收接近尾声,农民焚烧秸秆与严重雾霾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吉林全省玉米秸秆量大约4千万吨,其中约25%将被焚烧,烧荒对于吉林省的黑土地来说是一种有机质浪费,不利于黑土保护。
材料二 从2014年10月20日~26日全国秸秆焚烧火点分布情况看,火点数排前7位的省区如下表所示。

(1)简述焚烧秸秆对雾霾天气的影响。
(2)说明表格中秸秆焚烧火点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3)除焚烧以外,秸秆的利用方式还有哪些?
3.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左图为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右图为西辽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其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3)为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1)与乙地相比,甲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西辽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其主要成因有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特征。
(3)为改善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怎样的合理措施?
4.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强力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1)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强力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5.
(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数字国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认为,“数字国土”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的深化,是对地球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以农业为例,它在农业信息遥感、太空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一些国家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农业资源调查、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等。
(1)下图为冬小麦各生长阶段的波谱特性示意图,通过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3)在全球问题的研究中,除农业外,还有哪些领域可以应用“数字国土”的相关技术?
6.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材料一 “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甲、乙、丙、丁四处中,淤积作用明显的两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水深大于5m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处。
(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面积增加量居前两位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4)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5)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
2.单选题- (共28题)
7.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
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 |
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 |
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 |
8.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空气温度与土壤或地下水的温度差异,通过地埋管换热器实现热量从高温热源向低温热源转移的技术。下图为“地源热泵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地源热泵技术( )

图示地源热泵技术( )
A.能将夏季土壤或地下水吸收的太阳能储存起来,供冬季采暖 |
B.夏季能把室内部分热量释放到土壤或地下水中,降低室内温度 |
C.冬季把供暖设备藏在地下能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供暖效率 |
D.冬季可以直接为用户生活提高热水,减少能源的利用 |
9.
水资源频频告急,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的状况,国务院决定实施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聊城市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586千米。引黄济津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水污染。因为相关地区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多次改线。这次调水仅因为污水问题,就要损失用水4 00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国约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据此回答下题。
此次调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
①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地区 ②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地区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
此次调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
①引长江的水进入华北地区 ②引珠江的水进入华北地区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2.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区域地形因流水作用,多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
B.甲区域河流有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 |
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 |
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
13.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回答下题。

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
14.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下题。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的协调发展 |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C.减缓人口老龄化 |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
15.
读“2001年—2005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题。

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2004年以后对农民工的需求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 )
A.城市化发展迅速 |
B.面临产业升级转型 |
C.高科技产业完全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
D.耕地锐减 |
16.
(题文)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题。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
17.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 | B.改善生态环境 |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D.增强市场竞争力 |
18.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7万平方千米,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21.9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水平较低 ②外来人口大量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19.
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能发展水田1 306万亩,其中新增水田663万亩,改善水田643万亩。据此回答下题。
三江平原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三江平原是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原因是( )
A.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 | B.纬度低,生长期长 |
C.可耕荒地多 | D.灌溉水源充足 |
20.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完成下题。

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21.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利润更高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下题。
“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正性原则 | B.持续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公平性原则 |
22.
下图为“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


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的伙伴关系 |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
25.
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

图示输送路线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
B.巫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四川盆地 |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 |
26.
向家坝—上海±8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A.火电 | B.天然气 | C.水电 | D.煤炭 |
28.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题。

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

解决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的最适宜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
B.大规模植树造林 |
C.合理放牧,保护和恢复植被 |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
30.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下题。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
B.实施人工降雨 |
C.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
D.发展立体农业 |
31.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下题。

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夏秋季节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地形坡度大 ⑤过度开垦

造成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
①植被破坏严重 ②夏秋季节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地形坡度大 ⑤过度开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32.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位置见下图),水土流失极其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

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措施是( )
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 |
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拧条为主的混交林 |
C.在泊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 |
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 |
33.
发源于落基山脉的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南部的重要河流。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于193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3月建成。胡佛水坝的建造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包括( )

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于193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3月建成。胡佛水坝的建造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包括( )
A.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
B.提供了清洁廉价的电力,促进了流域内工业的发展 |
C.预防洪涝灾害,降低了灾害损失 |
D.改善了下游地区的灌溉条件,促进了农业发展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