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为什么说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可强力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15 07: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环、二环、三环、四环……北京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扩展。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系分布
B.平原地形
C.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空间划分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PQ河段相比,MN河段
A.流速较慢
B.河道较窄
C.流量较小
D.河床较浅
【小题2】月降水日变化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出现逆温,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
【小题3】影响该区域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河流、资源
B.气候、地形
C.交通、地形
D.政策、宗教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下图为北欧地区略图,下表是A、B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甲国的海洋渔业十分发达,在国内、国际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专门的渔业部的国家,渔业的管理、捕捞、加工和销售都形成了配套的体系,其渔业产品的90%都销往世界各地。
(1)简述乙国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区位因素。
(2)与B相比,简述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3)分析在甲国沿岸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同类题4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B、C两城市城市,原因是____________。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限制A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同类题5
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放下猎枪,走出森林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由狩猎向农耕业转变的过程中,将会形成
A.易迁徙的临时聚居点
B.稳定的小村落
C.新兴的小城镇
D.大型的集聚村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