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球上的大气 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0107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4

1.综合题(共13题)

1.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1)就气压状况而言,图中A与B中低压中心是______,B与C中高压中心是________。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
(3)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
A. B. 
C.D.
2.

   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力的名称: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力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呈现什么关系?______,其方向由______指向______。

(3)若无d,只受a、c影响,b最终将与________平行。

(4)在实际大气中,b与等压线之间________。

3.
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4.

   山东沿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由探究活动1推断:白天,陆地增温________(快、慢),海洋增温________(快、慢);夜间相反。

(2)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下图中添加箭头使之构成一个海陆间的热力环流圈。

(3)探究活动2中,字母M、N表示气压中心,其中________为低压中心;该季节,由于该低压中心的形成,________气压带被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

5.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南、北)。

(2)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3)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4)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6.

   纳木错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湖面海拔4  718米,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面积1  920平方公里,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湖岸a观测站8月与1月气温日变化的大小,并选择8月或1月气温日变化特点分析其原因。

(2)分别指出6月份a观测点白天和夜间的最大风频,并分析其原因。

(3)判断纳木错旅游的旺季。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旅游者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7.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地是撒哈拉沙漠地区,自然景观为热带荒漠,②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什么两地同在回归线附近但景观差异这么明显?
(2)图中②地与③地气候特征的最大差异是(  )
A.气温年较差
B.年内平均气温
C.年内降水分配不均
D.降水集中季节不同
(3)图中③地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如何?
(4)图中④地与⑤地同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在两地的分布却有很大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8.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
(2) N地受________气压带控制,降水较________(多、少)。
(3) M地盛行____________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该地区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9.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________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比较同纬度的A地与D地在气候特征方面最突出的差异。
10.

   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B、D、F所代表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3)气压带A控制的地区与气压带G控制的地区相比,降水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当A气压带移到赤道以北时,则北半球是________季节,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填“高或低”)气压中心,被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

(5)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举行时,正值我国盛夏酷暑季节,而在英国的中国代表团的服装以长衣长裤为主,这是因为此时伦敦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受________控制(填字母)。

11.
(题文)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该锋面属于________锋。当该锋面地处我国南岭一带时,在其控制下将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锋过境后气压________,气温________,天气________。
(2)6月初,上述暖气团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北方南下的________气团交汇并且势力相当,该地区在________锋控制下,会出现________天气。
(3)而7、8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受________高压控制,会出现________天气现象。
12.

   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

(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

(3)造成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13.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为非洲安哥拉的区域图。安哥拉中部地区,年均温在22 ℃左右,素有“春天国度”的美誉。图乙为①②两地的气候特征图。

 
(1)判断安哥拉大部分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并分析中部地区“春天国度”美誉的由来。
(2)比较①②两地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2.单选题(共16题)

14.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小题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的湿度差异B.湖陆的面积差异
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15.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小题2】下列能源类型属于太阳辐射能且最为清洁的是(  )
A.天然气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
16.
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地面辐射——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17.

   读我国某地的城市热岛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风C.西风D.西北风
【小题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B.
C.D.
18.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小题2】与人们通常所称大气“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相关的主要过程有(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小题3】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
【小题4】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
19.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④<②
D.④>③
【小题2】此季节(  )
①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②我国南方地区多雷雨天气 
③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④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
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青岛D.重庆
【小题2】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C.降水较多D.日温差大
【小题3】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1.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决定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中③的影响是(  )
A.改变风力大小
B.改变风向
C.作用于任何大气运动
D.纬度越低,影响越明显
22.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题。

【小题1】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 ②温室作用减弱 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 ②温室作用加强 ③气候变暖
【小题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D.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强
【小题3】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23.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
A.A
B.B
C.C
D.D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A
B.B
C.C
D.D
【小题3】阴天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
A.A辐射减弱
B.B辐射增强
C.C辐射增强
D.D辐射增强
24.
读“2016年8月6日~9日台湾花莲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7~9日的天气受(  )
A.气旋影响
B.反气旋影响
C.冷锋影响
D.准静止锋影响
【小题2】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
A.狂风暴雨
B.阴雨连绵
C.伏旱
D.天干物燥
【小题3】人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他的(  )
A.右前方
B.左前方
C.右后方
D.左后方
25.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小题2】若此地位于北半球,则此时乙处所在的风向为(  )
A.正西
B.正东
C.西北
D.东南
【小题3】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6.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下图中与M、P、N一线高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7.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密封玻璃箱,其中甲箱底部放有土层。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半小时后,同时测量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甲箱温度比乙箱高。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该实验主要验证(  )
A.土壤的反射率
B.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C.大气热力环流
D.一天最高气温出现时刻
【小题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甲箱的土层吸收太阳辐射
B.透进甲箱的太阳辐射更强
C.透出乙箱的太阳辐射更多
D.乙箱中产生的大气辐射弱
28.
下图为“某月沿90°E经线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该月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小题3】该月(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
B.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C.我国东部盛行偏南风
D.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29.
下图为“某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北半球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图中风带④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小题3】常年受风带①控制,气候类型为(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3.选择题(共6题)

30.

大黄比小黄多钓了几条鱼?

 

{#blank#}1{#/blank#} ({#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条)

31.

大黄比小黄多钓了几条鱼?

 

{#blank#}1{#/blank#} ({#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条)

32.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33.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34.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35.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4.填空题(共6题)

36.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 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空气_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37.

   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交角的存在,导致________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________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_______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两点。

38.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A是太阳辐射,B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C是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D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E是地面反射,F是地面辐射)
(1)图中字母I是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上看,A>D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两个字母)增大的结果,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的气温日较差更________(大或者小)。
39.
读“三圈环流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2) A处是________气压带,B处位于________风带,C处位于________风带。(填风带、气压带的名称)
(3)一般来说,A气压带控制处比B风带控制处昼夜温差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
40.
读“亚洲某月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的________季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
(2) C地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41.
读“亚洲1月和7月气压和风向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东亚地区冬季盛行________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
(2)冬季,陆地与海洋相比,________气温低,气压高,风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夏季,陆地与海洋相比,________气温低,气压高,风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
(3)冬季风盛行时,亚洲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量________,往西北内陆,雨量逐渐________,中国西北内陆和蒙古境内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