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6413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3/4

1.判断题(共1题)

1.
是真是假(在正确题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后的括号内打“×”。共5分)
【小题1】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一位。 ( )
【小题2】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 )
【小题3】长江是我国最长的内河流。 ( )
【小题4】我国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
【小题5】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 )

2.连线题(共1题)

2.
对号入座(请将左列第一组地区称谓的序号分别填到第二组地区后的括号内。共5分)

3.选择题(共13题)

3.
路边停放着两辆汽车,车牌号为“鲁AN1234”、“沪BN2689”,可以判断这两辆汽车分别来自
A.山东省 河北省B.河北省 上海市C.山东省 上海市D.河南省陕西省
4.
那达慕大会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朝鲜族 D.苗族
5.将函数 {#mathml#}y=sin(2xπ6){#/mathml#} 向右平移 {#mathml#}π12{#/mathml#} 个单位后得到y=g(x)的图象,若函数y=g(x)在区间[a,b](b>a)上的值域是 {#mathml#}[12,1]{#/mathml#} ,则b﹣a的最小值m和最大值M分别为(   )
6.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满足f(2﹣x)=f(x)(x∈R),当0<x≤1时,f(x)=lnx+2,则函数y=f(x)在(﹣2,4]上的零点个数是(   )
7.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且满足f(2﹣x)=f(x)(x∈R),当0<x≤1时,f(x)=lnx+2,则函数y=f(x)在(﹣2,4]上的零点个数是(   )
8.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主要是受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A.纬度 B.季风C.地形 D.洋流
【小题2】我国气候多样不是由_____________造成的。
A.跨越纬度广大B.植物种类复杂C.地形复杂D.距海远近不同
【小题3】下列灾害不会发生在夏季的是
A.洪涝B.干旱C.台风D.寒潮
【小题4】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致相同,前者比后者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B.海拔高C.多冰川D.空气稀薄
【小题5】下列地势变化中,与我国地势变化相符合的是

【小题6】一般说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下列城市雨季最长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
【小题7】从农作物的生长期来看,农作物(农耕制度)可以一年三熟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
9.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10.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11.已知函数f(x)=(2x+1)er+1+mx,若有且仅有两个整数使得f(x)≤0.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1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农民生产的稻谷B.电网电力C.钢铁D.野生动物
【小题2】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A.平原和丘陵B.盆地和丘陵C.高原和盆地D.高原和平原
【小题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黄渤海渔场B.南海沿岸渔场C.舟山渔场D.北部湾渔场
【小题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南方多,北方少C.西北多,西南少D.东北多,西南少
13.

斐波拉契数列0,1,1,2,3,5,8…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数列,定义如下:F(0)=0,F(1)=1,F(n)=F(n﹣1)+F(n﹣2)(n≥2,n∈N).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求解斐波拉契数列前15项和的程序框图,那么在空白矩形和判断框内应分别填入的词句是(   )


14.设正项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2017=4034,则 {#mathml#}1a9+9a2009{#/mathml#} 的最小值为(   )
15.设正项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2017=4034,则 {#mathml#}1a9+9a2009{#/mathml#} 的最小值为(   )

4.解答题(共3题)

16.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是________ 山脉,B处是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________ 市。
(2)青藏地区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________ 
(3)该区农作物比较高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气温高、雨量充沛
B.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C.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长,太阳能丰富
(4)西藏自治区有著名的________ 教圣地布达拉宫。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这表明国家“十二五”期末18.18亿亩耕地保有量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 2011年度,全国耕地减少532.7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485.0万亩,灾毁耕地33.5万亩,生态退耕14.2万亩;同期耕地增加483.7万亩,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净减少49.0万亩。2011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
材料二: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经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
“城市化提速”过程中,农田遭到破坏,优质耕地大量流失。2000年到2008年的八年时间里,城市化在提速,大多数传统农区、村庄被撂荒,城郊结合部的农田被大量的高楼替代。有数据显示,经济每增长1%,会占用农地30万亩左右。
(1)材料一中指出了________、建设用地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此外还有林地、 _______等土地利用类型,宿迁土地利用主要属于________ 类型。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我国保护耕地的红线保有量是_______ 亿亩。
(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现状、我国人口数量和以上 两条阅读材料,谈谈如何保护我国的耕地以及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甲处是_______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处是________地区,丁是南方地区。
(2)丙、丁之间的山脉是________。甲、丙两地之间的分界线名称是____________。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人文活动与我国丁地区不相符的是 (  )
A.以大米为主食B.常滑雪和溜冰
C.端午节喜欢赛龙舟D.爱吃甜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连线题:(1道)

    选择题:(13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