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4题)
1.
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3.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显示的地形区是( )
【小题2】关于阴影部分地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图中数字与对应的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阴影部分显示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 | B.内蒙古高原 ![]() | C.四川盆地 ![]() | D.黄土高原’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 B.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
C.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 D.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
A.①一大兴安岭 ![]() | B.②一天山 | C.③一乌鞘岭 ![]() | D.④一南岭 |
8.
我国各地出产不同的水果,如辽宁、山东的苹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广东、海南的芒果、香蕉.这说明我国()
A.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
B.夏季普遍高温,热量丰富 |
C.东部地区降水丰沛 |
D.气候复杂多样,使多种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
11.
根据自然差异,也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对应的区域是( )
【小题2】区域③与区域①、②划分界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制约区域①、②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小题1】甲、乙、丙对应的区域是( )
A.甲—① 乙—② 丙—③ | B.甲—② 乙—③ 丙—① |
C.甲—③ 乙—② 丙—① | D.甲—① 乙—③ 丙—② |
A.地势 | B.气温 | C.季风 | D.流域 |
A.土壤、水源 | B.水源、气温 | C.气温、地形 | D.地形、水源 |
14.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丁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小题2】关于丙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丁区域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旱 | B.湿润 | C.春旱 | D.高寒 |
A.棉田遍布甘蔗甜 | B.青稞糌粑酥油香 |
C.长绒棉白瓜果甜 | D.旱地麦浪苹果香 |
15.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藕、竹笋是常见食材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①农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藕、竹笋是常见食材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③⑤ |
17.
(题文)关于北方地区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北方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
B.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 |
C.太行山将黄土地分为南北两部分 |
D.长白山将黑土地分为东西两部分 |
20.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有众多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小题2】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的1月份年平均气温可能是( )
【小题3】把我国大致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

【小题1】图中秦岭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是( )
A.黄河 | B.淮河 | C.长江 | D.珠江 |
A.﹣4℃ | B.8℃ | C.5℃ | D.16℃ |
A.秦岭﹣﹣﹣﹣淮河线 |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青藏高原边缘线 | D.2000米等高线 |
24.
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 |
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
26.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
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②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③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④加剧地震灾害的发生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土地总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其流失面积大约43万平方千米,其中严重流失区约有25万平方千米。结合材料回答下题。
【小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 B.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
C.千沟万壑 |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
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
②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③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④加剧地震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7.
下图是东北地区的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山脉A是 ( )
【小题2】山脉围成的地形区B是 ( )

【小题1】图中山脉A是 ( )
A.长白山 | B.太行山 | C.大兴安岭 | D.小兴安岭 |
A.东北平原 | B.内蒙古高原 |
C.黄土高原 | D.四川盆地 |
28.
下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图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雪期变长——海陆位置 |
B.由南向北雪期变长——纬度因素 |
C.由南向北雪期变短——地形因素 |
D.由南向北雪期变短——海陆位置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 B.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
C.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 D.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
29.
读图,“我国某一高原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主要是 ( )
【小题2】治理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
【小题3】图示所在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

【小题1】该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主要是 ( )
A.砖墙斜顶房 | B.窑洞 |
C.土墙平顶屋 | D.晾房 |
A.深耕改土 | B.修筑梯田 |
C.植树种草 | D.平整土地 |
A.一年一熟 | B.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 C.一年三熟 | D.两年三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