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官僚机构庞杂滥乱,选拔官吏一直遵循九品中正制,“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汉魏以来的中央机构如“尚书省”“中书省”“侍中”等权要部门,像接力棒一样更替,对皇权形成极大威胁。当时丞相权力重大,许多篡位的权臣都是丞相。隋文帝即位后,在魏晋基础上改革中央管理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并省了许多州县,确立了州、县两级制。废除地方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把地方长官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由吏部统一掌管;同时实行流官代土酋的办法,规定地方官吏不得用本郡人,并且“三年一代”。改革官吏选拔制度,彻底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考科制度,根据“德行功能”进行考核。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吏治改革的意义。
材料 南北朝时,官僚机构庞杂滥乱,选拔官吏一直遵循九品中正制,“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汉魏以来的中央机构如“尚书省”“中书省”“侍中”等权要部门,像接力棒一样更替,对皇权形成极大威胁。当时丞相权力重大,许多篡位的权臣都是丞相。隋文帝即位后,在魏晋基础上改革中央管理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并省了许多州县,确立了州、县两级制。废除地方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把地方长官的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由吏部统一掌管;同时实行流官代土酋的办法,规定地方官吏不得用本郡人,并且“三年一代”。改革官吏选拔制度,彻底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考科制度,根据“德行功能”进行考核。
——摘编自赵云旗《隋代的吏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吏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吏治改革的意义。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
材料 朝鲜战争打响后,台湾的重要性明显上升,阻止中国大陆收复台湾成为美国东亚政策的必要组成部分。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下决心大力提高台湾的防务能力,必要时对中国大陆动用核武器。1958年1月起,美国开始在台湾部署“斗牛士”导弹,1960年在台湾开始部署原子弹。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台湾部署核武器让美台双方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互猜忌。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美国主动将导弹运往台湾,用意可能有三个——威慑中国大陆;准备与中国大陆打核战争;震慑台湾,防止台湾反对美国。1964年台湾决心自行研制核武器,虽未成形,但最终给70年代的美台关系带来了一个十分棘手的争议性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台部署核武器的影响。
材料 朝鲜战争打响后,台湾的重要性明显上升,阻止中国大陆收复台湾成为美国东亚政策的必要组成部分。朝鲜战争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下决心大力提高台湾的防务能力,必要时对中国大陆动用核武器。1958年1月起,美国开始在台湾部署“斗牛士”导弹,1960年在台湾开始部署原子弹。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台湾部署核武器让美台双方陷入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互猜忌。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美国主动将导弹运往台湾,用意可能有三个——威慑中国大陆;准备与中国大陆打核战争;震慑台湾,防止台湾反对美国。1964年台湾决心自行研制核武器,虽未成形,但最终给70年代的美台关系带来了一个十分棘手的争议性问题。
——摘编自梁志《一段隐秘的历史:美国在台湾的核部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台部署核武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台部署核武器的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
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
材料一 《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代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年,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上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
材料一 《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渠,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代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由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水入京,山东粮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年,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到海河,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上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
——摘编自赵志浩《中国古代物流业的发展与模式》
材料二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传统的物流方式不能满足商品与物资的流通。轮船招商局的设立开中国股份制公司的先河,打破了外国资本主义轮船运输势力对中国的垄断,是中国传统物流向近代物流转变的里程碑事件。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工商经济管理专门机构——商部,次年又专门成立了邮传部,统管全国航运、铁路、道路、邮政等事业。清末以来,形成了由破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主体的近代劳动力市场,为物流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摘编自贾杉《中国近代物流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2.单选题- (共9题)
5.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 |
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 |
6.
19世纪初,德意志各邦国使用的货币曾达到6000种,从柏林到瑞士,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德意志地区
A.统一时机不成熟 |
B.统一市场孕育不成熟 |
C.宗教改革不成功 |
D.邦国执政阶级不一致 |
7.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禁读儒家书籍,对藏读者治其罪。定都天京后,对儒家经典中“一切鬼话、妖语、邪语”,“经删改准阅”,主张读书士子“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这表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A.借助孔孟儒学否定基督教义 |
B.实行全盘否定孔孟儒学政策 |
C.取舍利用孔孟儒学维护统治 |
D.全面恢复传统儒学巩固政权 |
8.
中国两次反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 时间 | 国力 | 装备 | 中国军队损失 | 日占区 |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 结果 |
甲午战争 | 9个月 | 中国稍优 | 相当 |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陆军10~20万人。 |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 国家统一;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 战败投降 |
14年抗战 | 14年 | 悬殊 | 悬殊 |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海军全军覆没;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 大半中国 | 由分裂到统一;同仇敌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完全胜利 |
A.经济实力 |
B.民族意识 |
C.政府领导 |
D.国际授助 |
9.
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
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 |
10.
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开始丧失 |
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
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
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
11.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材料充分体现了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
B.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 |
C.空想社会主义的内涵 |
D.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