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运康中学2019届九年级历史9月月考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1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包括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在内的封建领主拥有各自庄园的全部土地,通常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农奴一周内需要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服劳役三到四天,其余时间则在自己的份地上劳动。农奴还日向领主缴纳如家禽、麦酒、鸡蛋等各种实物。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领主可以出售或转让农奴。庄园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几乎都由本庄园的农奴生产。
材料三 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材料四  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教会出于研究和传播神学的需要,也积极参与大学的兴办。西欧第一所大学是11世纪末在意大利出现的博洛尼亚大学”。12世纪后半叶,巴黎大学建成。1168年英国也建立了牛津大学。
(1)材料三反映的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2)图二是中世纪兴起的欧洲城市,当时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为什么会流行这样的谚语?谚语里“自由的空气”是怎样取得的?
(3)根据材料一哪些封建领主拥有庄园?他们通过什么方式剥削农奴?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庄园的最大特点。
(5)根据材料二的概况,说明罗马教廷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6)根据以上材料从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概括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特征。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
(矛盾丛生)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1)依据材料概括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分别面临怎样的危机。
(古兰经与阿拉伯帝国)
材料二 

(2)《古兰经》是哪一宗教的经典?主要内容是什么?图一与图二有什么联系?
(独特文化)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领域的成就。
(4)通过学习本课,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1)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究竟带来了什么?
材料二 罗马帝国全图

(2)根据材料二说出什么时期罗马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简述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疆域。
材料三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大西洋沿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3)材料提到了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是什么?
(4)材料认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更主要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一例说明。
(5)“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说说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何种态度?
4.
下面是小明画的数轴,请你帮他把未完成的部分及设计的相关试题完成。

(1)请根据提示的事件,写出数轴中A,B,C处的时间。
①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的时间:A_______________。
②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时间:B_______________。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C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数轴中已经存在的时间发生的事件。
①公元前3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公元39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罗马的历史,是什么使罗马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的?请你试着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4)简要评价罗马文明。

2.选择题(共12题)

5.
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6.
这座建筑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是古代建筑中最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是

A.古罗马凯旋门
B.罗马大竞技场
C.万神庙
D.古罗马高架引水桥
7.
查士丁尼时代最突出的成就是
A.扩张领土
B.出现大学
C.编纂罗马法
D.城市复兴
8.
查士丁尼法典的核心在于强调君权神授,突出帝王的权力,鼓吹“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的本源”,规定人民必须无条件服从和安分守命,法典体现了(  )
A.法治社会B.自由平等C.专制主义D.资本主义
9.
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
A.赢得布匿之战
B.推行种姓制度
C.打败波斯帝国
D.建立罗马帝国
10.
拜占廷曾经是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威胁,被誉为“西方文明的保护神”。最终灭掉它的是(   )
A.阿拉伯帝国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11.
“拜占廷帝国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材料表明(  )
①拜占庭帝国灭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②拜占庭帝国诞生于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④封闭保守导致落伍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
下列有关日本大化改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前日本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B.开始于公元646年
C.仿照中国的秦汉制度进行改革D.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13.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 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 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 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14.
某历史学家撰写了一本历史专著,封面图案如下图。下列最适合作为该著作标题的是
A.《种姓的国度》B.《尼罗河之光》
C.《失落的古巴比伦》D.《中华文明起源》
15.
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
C.甲骨文D.腓尼基文字
16.
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
A.古罗马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中国文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