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0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判断题(共5题)

1.
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其中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
2.
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基斯坦地区。(    )
3.
西欧庄园中的居民全部都是领主的农奴。(    )
4.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
5.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

2.综合题(共4题)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凝固的历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古埃及金字塔与国王有什么关系?图二反映了哪一文明成果?在世界文明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绵延的文明)
材料二   1799年,远征埃及的拿破仑军中的一名青年军官,在尼罗河口的罗塞达发现了一块刻有埃及古文字和希腊文的石碑。经过研究,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弄清了这种古文字的含义和读音。
(2)材料二中的古文字是什么文字?
(流淌的文化)
材料三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北方邦某村有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外界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
材料四   ……残破的石窟,千年的羞辱,遮蔽了日出,浮云万里横渡,尘世的路,我用菩萨说法图为你演出今生始终无缘的共舞……
(3)材料三中的青年男女因为什么制度不能结婚?材料四歌曲中的意境与哪一宗教有关?该宗教教义中提出反对谁的特权?
(4)根据上面的材料及问题解答,你能说出了解历史有哪些途径吗?
7.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辉煌成就受到世界的瞩目。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的人物曾自豪地宣称,他们的民主制度是别人的模范,他们的政体之所以称为民主政体,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二 图2的人物建立的罗马帝国通过对外扩张,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到帝国。
材料三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1)图1的人物是谁?他执政时期,雅典城邦最高的权力机构是什么?他所说的“政体”是什么政体?
(2)图2的人物是谁?罗马帝国是何时建立的?该帝国后来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造成分裂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成就证明材料三的观点。
8.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东西方主要国家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请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封建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材料一图示中封赐的纽带是什么?
材料三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2)材料三中日本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由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仍然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3)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成为现今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从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材料四 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4)材料四中伊斯兰教创立者是谁?阿拉伯商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9.
14-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地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有哪些(举两个)?他们的思想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

(2)图中标注的航线A是由谁开辟的?由哪个国家支持的?
(3)材料二反映的这一事件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大西洋下沉淀的无数冤魂,无不昭显着灭绝人性的“三角贸易”,欧洲人手里的每一个钱币都流淌着黑奴的血和泪。
(4)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是哪两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最大殖民国家的是谁?

3.选择题(共28题)

10.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上述材料中提及到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11.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根据当时的情况,下列最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是( )
A.10岁雅典男童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D.来自波斯的商人
12.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是这样描述庄园的:“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这表明中世纪庄园
A.商品经济发达
B.以自耕农为主体
C.严格禁止竞争
D.基本自给自足
13.
13、14世纪,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不包括(    )
A.富裕农民B.骑士C.乡绅D.农奴
14.
下列属于日本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公民耕种
②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
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制
④强制普及中等教育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5.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埃及文明时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16.
以下是古代世界的文化瑰宝,其中与古印度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阿拉伯数字
②佛教
③金字塔
④楔形文字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
17.
阿曼丽的父亲在印度当地是一位政府官员,口碑不错。如果他们一家子生活在古代印度,应该属于(    )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18.
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B.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C.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震憾了罗马的统治
D.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19.
下列关于大学兴起和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兴起于12世纪B.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的自治
C.大学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D.大学师生享有司法特权
20.
在幕府统治时代,武士集团是重要的政治力量,武士集团的首领称为“将军”,也称为幕府将军。在幕府时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天皇B.将军C.大庄园主D.贵族
21.
查理大帝去世后,强盛一时的帝国走向分裂,一分为三,形成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    )
①英格兰   
②德意志  
③法兰西  
④意大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
古代阿拉伯人创造了璀璨的文明。下列属于古代阿拉伯人成就的是(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发明阿拉伯数字   
③建造麦加清真寺  
④创作《天方夜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3.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产生。下列哪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
①手工业者
②农民
③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④商人
⑤银行家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4.
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学者们认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明交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
A.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传播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25.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出现了一些新的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垦殖地区
②一些农奴获得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
③出现了租地农场
④庄园制度出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
某班兴趣小组为汉谟拉比雕像选配了以下“解说词”,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他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八代国王B.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C.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D.他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27.
《罗马民法大全》包括下列哪几部法律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
辉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下列史实属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是
①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②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③孕育了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大哲学家
④制定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9.
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0.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①⑤③②④D.③①⑤②④
31.
如果你暑假期间去世界文明古国旅游,以下可能经历的情景是
A.沿尼罗河而上,赞美胡夫金字塔的雄壮
B.在恒河南岸驻足,品味中华文明的千年沧桑
C.逛罗马历史博物馆,感受汉谟拉比石柱的古老
D.游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欣赏印度古城的异域风光
32.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近代社会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B.复兴了古典文化
C.揭露和批判了教会的黑暗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33.
去伪存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标之ー。小红在预习《探寻新航路》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国家:葡萄牙、意大利
B.根本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
C.有利条件: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重大事件:迪亚士完成环球航行
34.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出材料中“新鲜思想”的是(    )
A.《荷马史诗》B.《神曲》C.《物种起源》D.《复活》
35.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宪章运动
36.
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三角贸易”以黑奴贸易为中心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37.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
A.古希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埃及文明D.古印度文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