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数字与图片能够反映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记载)
材料一

(1)图一内容是对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评述?图二中的数字与哪历史事件有关?
(文字展现历史)
材料二 从1921年7月到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7人增加到人。而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一万多人。艰难的革命历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摘編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图二中“三大主力会师”有何标志性意义?
(4)从图-到图二的过程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什么?
(历史警钟长鸣)
材料四 日本右翼书籍

(4)如图所示书籍对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予以否认,就日本右翼的所作所为,谈谈你的看法。
(数字记载)
材料一

(1)图一内容是对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评述?图二中的数字与哪历史事件有关?
(文字展现历史)
材料二 从1921年7月到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7人增加到人。而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只有一万多人。艰难的革命历程使共产党人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摘編自《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图二中“三大主力会师”有何标志性意义?
(4)从图-到图二的过程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事件是什么?
(历史警钟长鸣)
材料四 日本右翼书籍

(4)如图所示书籍对南京大屠杀等史实予以否认,就日本右翼的所作所为,谈谈你的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初期,***曾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施住,对准他的胸腔插上一刀。”

(1)材料一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什么?该行动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2)材料二中的“三个胜仗”指的是什么?***说的“值得”又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材料一 解放战争初期,***曾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施住,对准他的胸腔插上一刀。”

(1)材料一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什么?该行动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2)材料二中的“三个胜仗”指的是什么?***说的“值得”又指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此战役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请你说出这个城市的名字以及这个政权的名称。
2.选择题- (共25题)
3.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10.
1882年,李鸿章准备派人“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见()
A.洋务运动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
C.维新变法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 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11.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
12.
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中,能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
B.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
14.
史料记载:在龙江书院,***和朱德的双手紧紧相握,从此,他们的名字也连在了一起。他们领导的红军也被称作“朱毛红军”。朱、毛领导的革命队伍胜利会师的时间是
A.1921年 |
B.1926年 |
C.1927年 |
D.1928年 |
26.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郭沫若—创作《骆驼祥子》 |
B.张骞——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
C.赵丹一一出演《马路天使》电影 |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