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往往某一重大事件能改变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

材料二 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凿空”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地图中A处是此线路的出发点,它是当时的哪个城市?(2分)
(2)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向当时的世界昭示了什么?观察材料二地图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可到达什么地方?(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出现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一 “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

材料二 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教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凿空”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地图中A处是此线路的出发点,它是当时的哪个城市?(2分)
(2)据材料二回答,郑和下西洋向当时的世界昭示了什么?观察材料二地图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可到达什么地方?(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出现了怎样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判断题- (共1题)
2.
判断题:
【小题1】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毫;商朝后期,周文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小题2】下面表格中所列举的内容,可以归纳主题为: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小题3】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小题4】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小题5】按下列顺序排列的下组图片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反映了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

【小题6】慕尼黑阴谋把冷战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小题1】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毫;商朝后期,周文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小题2】下面表格中所列举的内容,可以归纳主题为: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小题3】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小题4】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小题5】按下列顺序排列的下组图片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反映了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

【小题6】慕尼黑阴谋把冷战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选择题- (共21题)
5.
下列对各国在19世纪上半期所出现的历史情景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A.美国:“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后,铁路交通迅速发展 |
B.英国:奴隶贩子当众毒打和侮辱戴着镣铐的黑人奴隶 |
C.中国: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英国人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 |
D.日本:学习欧美先进生产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7.
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
A.《尼布楚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与之不符的是


A.战争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
B.口号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
C.地图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
D.战争的旗帜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
11.
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 |
B.西安事变 |
C.重庆谈判 |
D.第一届政协 |
12.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C.“文化大革命”结束 | D.实行改革开放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两点(0, {#mathml#}{#/mathml#} )、(0,﹣ {#mathml#}{#/mathml#} )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的轨迹为C.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两点(0, {#mathml#}{#/mathml#} )、(0,﹣ {#mathml#}{#/mathml#} )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的轨迹为C.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到两点(0, {#mathml#}{#/mathml#} )、(0,﹣ {#mathml#}{#/mathml#} )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的轨迹为C.
18.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2013年4月8日去逝。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她凭借内政外交的强悍,被称为“铁娘子”。她曾四次访问中国,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却碰到有“钢铁公司”之称的邓小平。上述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解决的是哪一问题
A.西藏和平解放 | B.香港回归 |
C.澳门回归 | D.台湾回归 |
20.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后,这位伟人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材料中的“人物”立法家的才能表现在
A.《权利法案》 | B.《人权宣言》 |
C.《独立宣言》 | D.《法典》 |
21.
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工业革命的推动 |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
C.世界大战的推动 | D.整体世界的形成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