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991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并将元朝刑法、历法在西藏颁行。任用藏族僧俗担当从中央到地方高级官吏。乌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机构之设裁及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皆听命于中央。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进兵澎湖,克取台湾,实现全国统一,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被割沦为日本殖民地为止,清廷对台湾的有效统治时间为212年。其间,清代对台湾的有效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台湾的行政区划也不断变迁。

——摘编自金永强《清代台湾行政建制概要》

材料三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

——摘编自《新华网》

(1)依据材料一,元朝设立哪一机构管辖西藏?此后,清朝时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又设立了什么机构?

(2)依据材料二,清政府“克取台湾”后,设置什么机构管辖?元朝时曾经设立什么机构管辖台湾?

(3)依据材料三,分析噶尔丹、大、小和卓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1是一张发行于2005年的邮票,据此推断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2)图2是一张纪念明代著名将领的邮票,票面有残缺,请根据邮票上的图案,写出该将领的名字。

(3)请写出图3这位明代科学家的主要科技著作。

(4)通过发行邮票的方式来表达对伟大人物的纪念,对他们的功绩的肯定。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以上三个历史人物作简要评价。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地记录了下来。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1)下令营建北京城的明朝皇帝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军机处人员系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洲大臣和汉族大臣共同组成,最初是因用兵准部(即蒙古族准噶尔部)而设的暂时的军事行政组织,以后即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中的军机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

(2)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的核心机构”,因此,小明认为清朝的大权掌握在军机大臣手中,这对皇权是一种制约。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选择题(共30题)

5.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把西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B.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C.打击外来侵略势力,巩固边防
D.便于控制地方少数民族首领
6.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繁盛与危机并存
7.
与清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国家是
A.沙俄B.英国C.西班牙D.葡萄牙
8.
乾隆时期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伊犁将军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立宣政院D.发动雅克萨之战
9.
1684年,清政府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B.设置台湾省
C.派郑成功收复台湾D.设置澎湖巡检司
10.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D.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11.
明清两朝,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推行儒家思想的需要B.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
C.整顿官场的腐败D.加强民族交融
12.
明清时期,各类小说十分兴盛。其中,创作于清朝的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D.《红楼梦》
13.
与下图这一文物相关的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
C.郡县制D.金瓶掣签制度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出现许多著名农学家,其中有
①司马光
②贾思勰
③徐光启
④宋应星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15.
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最主要目的是
A.展示明朝的强大B.防御蒙古贵族南下
C.显示当时高超的科技水平D.防止起义军进攻中原地区
16.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窦娥冤》B.《水浒传》C.《三国志通俗演义》D.《西游记》
17.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是
A.黄巢B.李自成C.张献忠D.吴三桂
18.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
A.明成祖B.明神宗C.崇祯帝D.顺治帝
19.
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汤显祖
20.
把国号改为清的皇帝是
A.皇太极B.顺治帝C.康熙帝D.努尔哈赤
21.
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满族C.蒙古族D.女真族
22.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赞美的是民族英雄
A.岳飞B.文天祥C.郑成功D.戚继光
23.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农书》B.《齐民要术》C.《梦溪笔谈》D.《天工开物》
24.
明太祖为强化皇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
A.废丞相B.废中书省C.设立“三司”D.设五军都督府
25.
为监视官民,明成祖成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它是
A.“三司”B.西厂C.东厂D.锦衣卫
26.
下面对明代科举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实行八股取士B.进士科开始成为最重要科目
C.考生可以自由发挥D.有利于知识分子发挥才能
27.
明代农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主要有
A.粟和玉米B.水稻和花生C.玉米和花生D.占城稻和马铃薯
28.
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这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A.这些国家都信仰佛教B.是为了纪念郑和
C.这些地区特产丰富D.纪念抗倭的胜利
29.
明代的制瓷中心在
A.德化B.景德镇C.龙泉D.泉州
3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所希望的“海波平”是指
A.平定倭患B.赶走葡萄牙殖民者
C.顺利下西洋D.打败荷兰殖民者
31.
戚家军在抗击倭寇中,取得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A.广州B.厦门C.福州D.台州
32.
下图所示著作的作者是
A.张仲景B.李时珍C.华佗D.宋应星
33.
明朝政权的建立者是
A.忽必烈B.朱元璋C.朱棣D.努尔哈赤
34.
1421年,明朝的都城在
A.应天府B.开封府C.北京D.洛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