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1)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的管辖在东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又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材料二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3)依据材料三,请分析噶尔丹、大、小和卓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4)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的统一王朝,元朝疆域巨大,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1)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今台湾地区的管辖在东南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又设置了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材料二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雍正皇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
(3)依据材料三,请分析噶尔丹、大、小和卓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4)请你依据上述材料总结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2.
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据材料一,请列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事例。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的是什么?这次“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据材料四,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据材料一,请列举两个唐朝对外交往的具体事例。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的是什么?这次“壮举”最远到达了哪些地方?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据材料四,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3.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方和北方人口变化各呈什么趋势。人口变化的趋势对当时的南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二 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
材料三 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
(2)依据材料二,概括南方和北方人口变化各呈什么趋势。人口变化的趋势对当时的南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请结合材料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4.
制度改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谁?这样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3)清朝康熙、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些制度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元文类》卷40
(1)材料一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元朝时期各民族杂居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谁?这样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清朝沿用明朝政治制度,但因受清朝建立并保留下来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约,权力有限,使皇帝集权受到较大影响……后来,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
(3)清朝康熙、雍正皇帝统治时期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以强化君主专制的?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这些制度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
2.选择题- (共20题)
5.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60多种剧本,其作品大多表现在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如梦令》 |
B.《资治通鉴》 |
C.《窦娥冤》 |
D.《念奴娇·赤壁怀古》 |
7.
它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
A.《资治通鉴》 |
B.《汉书》 |
C.《后汉书》 |
D.《史记》 |
10.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
B.火药的使用 |
C.指南针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 |
16.
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
A.《三国演义》和秦腔 |
B.《水浒传》和昆曲 |
C.《红楼梦》和京剧 |
D.《西游记》和汉调 |
19.
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
C.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