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类的历史就是社会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政治重心、经济重心不断转移变化的历史。谋划经济发展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开始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是什么?此次大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
——摘编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占据霸权地位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次完美演绎,我国进行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摘编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何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开始出现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是什么?此次大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
郴州市某中学初二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形成以下学习成果。A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B组同学以“图片中看历史”聚焦近代挽救中国的“名医”请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完成下列问题。
A.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数轴上学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我们绘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B.组同学的学习成果--《图片中看历史》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我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

(1)根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说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帮助 B组同学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A.自我疗伤: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
B.温药慢治:
(3)近代洋务运动“名医”中,有一位是我们湖南人,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项军事工业,请写出他的姓名。从他探求救亡图存的历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A.组同学的学习成果--《数轴上学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此,我们绘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

B.组同学的学习成果--《图片中看历史》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危难,不少“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我们觉得用“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思想疗法”来形容这一场场救治行动非常恰当。

(1)根据A组同学学习成果,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与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说说“开始下降”的事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帮助 B组同学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A.自我疗伤: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
B.温药慢治:
A.猛药重治: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B.思想疗法: |
3.
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是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材料三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次改革有什么创新?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上述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明治政府强调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及生活方式,并提倡穿西服、吃西餐、盖洋楼等。同时,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还规定让儿童接受小学教育是家长的义务。--摘编自岳麓版九年级上册材料三: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式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商君”改革的一项措施。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有何重要意义?(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材料三中的俄国“由一个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根据材料三回答,这次改革有什么创新?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上述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6题)
5.
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绩闪耀功勋榜”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湘南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是
A.***、周恩来 |
B.刘少奇、肖克 |
C.朱德、陈毅 |
D.朱德、黄克诚 |
9.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改革政治体制 |
B.发展民族工业 |
C.反侵略反封建 |
D.推翻军阀统治 |
10.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工业革命→洋务运动 |
B.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
C.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
11.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
B.爱国 |
C.平等 |
D.和平 |
12.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A.民主共和 | B.民主科学 | C.实业救国 | D.变法图强 |
13.
2018年10月24日,我国又一项世界级工程一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进一步加强了大陆与港澳的联系,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
B.1997年7月30日香港回归 |
C.16世纪澳门被西班牙占领 |
D.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
1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后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新阶段。材料中的新体制指的是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B.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6.
查土丁尼的《法学总论一法学阶梯》中提出:“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为此他:
A.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
B.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
C.编篡了《查士丁尼法典》 |
D.接受基督教为国教 |
17.
在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出现了一些新生事物,例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政体”等。这表明三个国家都
A.推翻了外国的殖民统治 |
B.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C.确立了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 |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 |
18.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
②以发电机、电动机等电气发明为标志
③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④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⑤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
②以发电机、电动机等电气发明为标志
③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④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完全联为-一个整体
⑤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