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但是明末以后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表明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在哪一领域?写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写出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革新工艺技术的社会需要,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最后一次大发展。
①下表是某同学关于“晚明科技成就”的整理笔记,请补充完整(字母所示之处)。
②下列这则材料反映了徐光启什么科学思想?这段材料给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于人”(意思是把鸳鸯绣出来供人观赏,不把金针刺绣的方法传授给别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正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意思是我要教你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给你结果)——欲使人人真能自绣鸳鸯而已。
(3)据此材料写出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的政策和影响。
(4)基于以上探究,归纳影响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
(1)材料一表明在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在哪一领域?写出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写出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州可谈》 |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
材料一 | 材料二 |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引发革新工艺技术的社会需要,推动中国古代科技最后一次大发展。
①下表是某同学关于“晚明科技成就”的整理笔记,请补充完整(字母所示之处)。
科学家 | 著作 | 地位和影响 |
A | 《本草纲目》 |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徐光启 | B | 明末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宋应星 | 《天工开物》 | C |
②下列这则材料反映了徐光启什么科学思想?这段材料给你的学习有何启示?
昔人云“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于人”(意思是把鸳鸯绣出来供人观赏,不把金针刺绣的方法传授给别人),吾辈言几何之学,正与此异,因反其语曰:“金针度去从君用,未把鸳鸯绣与人,”(意思是我要教你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给你结果)——欲使人人真能自绣鸳鸯而已。
——(明)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
《落日的辉煌》中说“康雍乾三代英明君主却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特别是限制工商业、蔑视科学技术……”。(3)据此材料写出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的政策和影响。
(4)基于以上探究,归纳影响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
2.
唐宋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哪一吐蕃赞普?发生在哪一皇帝在位期间?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写出唐朝的民族政策。
(2)写出材料二中“岳家军”的主要事迹一例。为什么“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顶盆焚香迎候”岳家军?概括宋朝的民族关系。
(3)写出材料三中颁发金印的皇帝和加强管辖的地区。材料四所示事件有何作用?后来,清朝为了加强对回部管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
![]() | (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脱脱《宋史》 | ![]() | ![]() |
材料一:拉萨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 材料二 | 材料三:达赖金印 | 材料四:清军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图 |
(1)材料一中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哪一吐蕃赞普?发生在哪一皇帝在位期间?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写出唐朝的民族政策。
(2)写出材料二中“岳家军”的主要事迹一例。为什么“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顶盆焚香迎候”岳家军?概括宋朝的民族关系。
(3)写出材料三中颁发金印的皇帝和加强管辖的地区。材料四所示事件有何作用?后来,清朝为了加强对回部管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明清时期呈现出新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1)明朝在创新中谋强化。
①材料一是明太祖立下的“祖训”。写出明太祖的姓名。他立此条“祖训”的目的何在?据此写出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为监视官民,他又采取了何种措施?
②材料二评价的是明统治者的哪一措施?归纳其影响。
(2)清朝在强化中达顶峰。
③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一机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④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恶果?
(3)综上所述,概括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1)明朝在创新中谋强化。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及时弹勒,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于是国家之事,同始同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 —顾炎武《日知录》 |
材料一 | 材料二 |
①材料一是明太祖立下的“祖训”。写出明太祖的姓名。他立此条“祖训”的目的何在?据此写出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为监视官民,他又采取了何种措施?
②材料二评价的是明统治者的哪一措施?归纳其影响。
(2)清朝在强化中达顶峰。
③材料三中的“它”是指哪一机构?“它”的作用是什么?
④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恶果?
它的设立与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直接听命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成为皇帝加强统治的得力工具。 —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绘本》 | 江西举人王锡侯对《康熙字典》进行改编,编成《字贯》,只因未避清帝名讳,王锡侯一门在京尽皆斩首,一些地方高官受到牵连,以“失察”之罪遭到严惩—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
材料三 | 材料四 |
(3)综上所述,概括明清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11题)
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相符的是
A.唐朝时过元旦节贴春联 |
B.隋炀帝下江南时到瓦舍里娱乐 |
C.汉朝时过年放鞭炮 |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
7.
有关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a、b、c、d代指4个朝代)”说法正确的是

①a朝代在581年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①a朝代在581年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3.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经济交流 |
B.发展了交通技术 |
C.树立了明朝国威 |
D.促进了政治交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