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8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4

1.选择题(共1题)

1.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是什么力量吸引了如此多的年轻人?
①十八大以来,从广袤乡村到繁华城市,从生产车间到文化舞台,大大小小的场景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气象。
②新时代实实在在的变革与成就,构筑了热爱祖国的坚实根基,激发了人们点赞中国的真情实感。
③其实答案很简单。
④整个社会焕发着昂扬向上的气势,令青年充满幸福感、自豪感,发自内心为中国骄傲。
⑤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移动支付、共享单车、高铁出行等带来种种进步与便利……
A.①⑤④③②B.①⑤④②③C.③①②⑤④D.③②①⑤④

2.诗歌鉴赏(共1题)

2.
(一)阅读《南歌子》,完成下列小题。
南歌子 (宋)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小题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线诗句表现的情景。
【小题2】请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3.
阅读文言文《白洋潮》,完成下列小题。
白洋潮 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注释:故事:旧例,旧俗。三江:俗名三江口,在绍兴市东北40里浮山北麓。吊,祭奠死者。遄(chuán):急速。擘(bò)翼:张开翅膀。炝:qiàng。龙湫(qiū):雁荡山瀑布。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稍近,则隐隐露白__________ ②看者辟易__________
③两山漱激而起__________     ④势欲拍岸而上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岁岁如之B.主人处处款之C.甚矣,汝之不惠D.又数刀毙之
【小题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一处。
如 驱 千 百 群 小 鹅 擘 翼 惊 飞。
【小题4】翻译句子。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小题5】仔细阅读选文,填写下表。
描写顺序:
⑴_______ 
描写角度
潮的特点及作者情感
⑵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
立塘上
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⑷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⑸潮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情感:表达对白洋潮的赞美(赞叹)之情。
稍近
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
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
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潮到塘
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4.现代文阅读(共3题)

4.
五、阅读《辣椒的时光》,完成下列小题。
辣椒的时光 晓寒
⑴在湘东,辣椒是菜地里的王。
⑵惊蛰过后,母亲去竹山排挖土。她挑着一担火土摇摇晃晃地经过石板路、木桥、田埂,来到土边,放了撮箕,接着抡起松耙,碗口大的土坷垃应声而碎。有些鸡蛋大的,松耙奈何不了,母亲便蹲下身子,像个顽皮的孩子,一只手抓一个,一捏,碎了,再一捏,又一个碎了。最后,母亲站起身来,打量着眼前这块平整的土,很满足地吁了一口气。母亲沉浸在小小的成就感里,忘记了自己的头上、衣服上、手上沾满泥土,汗水把这些泥土的颗粒泡化,在她的脸上和手臂上冲出一条条带着泥渍的小溪。
⑶火土在撮箕里隆起,母亲双手捧着撒在新翻的土里。她显得小心翼翼,不时蹲下去看一看,用手拨弄几下,等到盖上的火土均匀、平整了,才从衣袋里慢悠悠地掏出三个纸包。母亲把纸包里的辣椒种子撒下去,再撒几把火土,然后拍拍手,收拾东西,回去等待种子在火土里发芽。
⑷十几天后,土里冒出细细的芽来,密密麻麻,像许多小孩子挤在一起唧唧喳喳地说着话。辣椒秧子长得快,见风长,见雨长,见阳光也长。它们开一片叶子,又开一片叶子,一片叶子搭在另一片叶子上,把一块土遮得密不透风。等长到一拃高的时候,挑一个阴天,母亲就把它们栽到另一块土里去。
⑸土早就挖好,分了畦,畦上刨些浅坑,一行三个,横竖对得整整齐齐。把辣椒秧子带泥挖了,粗壮的,一个坑里栽一根,不那么壮的,一个坑里栽两根或者三根。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辣椒就完成了一次简单的迁徙。
⑹辣椒长得很卖力,但它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长不过草。牛筋草、省把草、红脚草从来不讲道理,它们抢雨水,抢阳光,抢本来属于辣椒的肥料。因此,隔六七天母亲会去扯一次草,施一次肥。这样几个回合,就能看到辣椒的枝丫像手指一样叉开,开始长成树的模样,白色的花苞从枝枝节节上嘟噜嘟噜地冒出来。
⑺花苞终于在母亲的期盼里变成花朵。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像一个个细小的星星,连着一个稍微弯曲的绿柄,埋在碧绿的枝丫间。不几天,白色的花朵便洋洋洒洒,叶子的光芒黯淡了下去。
⑻辣椒结出来了。米粒儿大小的它们,一脸羞怯地寻求叶子的庇护,然后偷偷地抽个儿,沉甸甸地往下坠。这时候,打屁虫来了,它们成群结队,缠满枝干。母亲左手拿着皮撮放在辣椒树下,右手抓着辣椒树不停地摇晃,打屁虫极不情愿地落到皮撮里。父亲早已在地坪里烧起一堆火,母亲把皮撮里的打屁虫往火堆里一倒,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声,一股臭气扑鼻而来。这场人和害虫的战争以母亲的胜利告终。
⑼端阳节前后,辣椒熟了,一个个坠满树上,望过去一片青幽。辣椒的成熟像是一种无声的号令,很多菜都跟着熟,黄瓜、丝瓜、茄子、苦瓜、四季豆……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把新熟的菜从地里摘回来,每样挑一点炒了盛在碗里,整整齐齐地摆到桌上,然后用量筒盛些米,点三根香插在米上,没有跪拜,没有祝颂,也不烧钱纸,不打爆竹,任凭香上的青烟在偌大的厅屋里飘动。这是一个极简的仪式,叫做吃新。不单我家这样,家家都这样。这个不知在村庄里流传了多久的习俗,使辣椒的成熟注入仪轨的庄严,成为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一年到头在地里打滚的女人们,对一片土地的复杂情感,都化作了穿堂风中袅袅的青烟。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8日)
【小题1】为什么说“在湘东,辣椒是菜地里的王”?
【小题2】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语句分析。
【小题3】选文第⑵段画波浪线语句生动地描写了母亲劳动的情景,请你也写一段话,描写你曾参加过的某次劳动或者你曾仔细观察过的别人劳动的情景,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并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5.
(三)阅读《岁时的寄托》,完成下列小题。
岁时的寄托
⑴中国人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感情,春季的节日也格外多,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全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⑵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钱物,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有格外好的运气。南方人则吃年糕,取的是“年年高兴、年年高升”的吉样之意。春节之时,亲朋好友还要互相拜年,吃年节酒。这个习俗古已有之,《法苑珠林》中提到,唐朝时,长安城内“每至元日以后,遂饮酒相邀迎,号‘传坐酒’”。古人在大年初一时还会喝屠苏酒、柏味酒、椒华酒以贺新年,趋吉避凶。
⑶正月十五元霄节,除了看花灯、猜谜语等节日活动外,吃汤圆是万万不能少的。汤圆在北方多称元宵,在南方则称汤圆。相传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圆子”“团子”,取“团团圆圆”之意。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最吉祥美好的祝福了。
⑷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人们在金秋时节平添了几分愉悦。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团圆之节。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都是这个节日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或“老人节”。重阳时节,秋菊盛开,相聚、登高、賞菊、饮菊花酒,人们在辟邪祈福中享受着生活的无限欢娱。
⑸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和除夕最为重要。大年三十为除夕之夜。除夕之夜家家举宴,谓之合家吹、团年饭。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清嘉录》即云“除夜家庭举宴,长幼成集,多作吉利语,吃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南方人将这晚的团年饭称为“年夜饭”“宿年饭”“合欢宴”等,佳肴美馔应有尽有;北方必吃饺子,“年年饺子年年顺”。总之,除夕食俗是合家团圆、庆丰收、贺岁迎新的象征。
——节选自《中华美食的前世今生》)
【小题1】下面的语段是从文中摘出来的,你觉得应放在哪两段之间?请说明理由。
到了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中国民间比较重大的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为纪念屈原而独创了端午节必食的美味——粽子。粽子,古称角黍。如今粽子的制作更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多用糯米制成。
【小题2】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语境意义。
⑴相传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宋代时已经称其为“团子”“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相传甚广的民谣《卖汤圆》,“吃了汤圆好团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⑤段中画线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小题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冬天的节日中以冬至、腊八、除夕和重阳最为重要。
B.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C.吃年糕.寄寓“年年高兴、年年高升”之意;吃菊花糕,寄寓辟邪祈福之意。
D.古人从除夕之夜开始,就相邀饮酒,被称为“传坐酒”。
6.
四、阅读《做一事,忠一事》,完成下列小题。
做一事,忠一事 吕莉
【人物】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
【故事】近日,湖北省宜昌市急救中心调度员覃阳阳接到一通急救电话,一位老人在家中晕倒,家属极为慌张。覃阳阳一边安抚对方情绪、问清地点,将急救指令发送出去,一边在等待救援时与患者家属保持通话。188秒,她一直指导家属为患者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赶到。正是她沉着、冷静、专业的指导,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网友们为覃阳阳的职业素养感染,不吝称赞,“多一点这样尽职尽责的人就好了”。
【点评】⑴生命的脆弱或许就在倒地瞬间,生命的希望也许只是关键的188秒。同样坐在急救调度席上,同样手持一部关乎生死的电话,每一名调度员都应像覃阳阳那样,用准确的判断、快速的反应、耐心的指导来为生命争分夺秒。这是专业态度,也是技术素养,更是融入在普通工作岗位中的职业精神。
⑵这样的职业精神并不罕见。此前,杭州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位协警在执勤时,突然发现路面在变形,就赶紧组织疏导交通,4分钟后路面塌陷,精准判断让很多车辆行人免于“遭殃”;最近,在一列行驶中的列车上有人突发不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科医生金雅磊快速赶到事发车厢,蹲在过道里施救,而这不是她第一次在外救人了。从调度员到急救医生,无论是陪伴式指导还是技术型救治,过硬的专业水准创造了生命奇迹;从交通警察到消防官兵,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责任的担当和无畏的勇气让万家灯火格外明亮;从乡村教师到科研巨擘,不管是给一两个学生授课的常年坚守,还是为攻克世界级“高精尖”难题的孜孜钻研,传道、授业、解惑、求索的精神生生不息。每一个职业都是独特的存在,也正是这些“职业人”的高质量奉献,才让人们的美好生活节节提升。
⑶何为职业精神?有人说,凡做一事,便忠于一件事,精于一件事,将全副身心集中到这件事上头,就是职业精神。的确,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精细,现代人的注意力资源日渐珍贵,那些能“择一事,爱一事,终一生”的人,不仅令人肃然起敬,而且散发出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也促使我们在本职岗位上深扎不辍、精益求精。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更需要职业精神的滋养。
⑷人生舞台不分大小,只要放大能力、强大自己,就能点亮舞台。新时代的奋斗是幸福的,它与敬业乐业息息相关,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都少不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更离不开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进取的热情、追求崇高的理想。惟其如此,每个人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成就新事业,国家和民族才能在奋斗中续写奇迹、开创未来。
【网言网语】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人们会倾尽全力去珍惜。为优秀调度员点赞。——@夷野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09日)
【小题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小题2】请分析【点评】一文第⑵段中画“    ”语句的作用。
【小题3】请你学习网友“@夷野”,也为调度员覃阳阳写一句点赞的话。
【小题4】你认为下面的材料哪一个更适合作为【点评】一文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材料1: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梁启超
材料2: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毕淑敏
材料3:在科研教学中,黄大年不知疲倦地求索,充满激情地登攀。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他却以“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作答;有人劝他注意身体,他却始终惜时不惜命,甘做刻苦钻研的“拼命黄郎”。——新华社评论员

5.综合性学习(共2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青岛的色彩姹紫嫣红,斑lán(____)迷人。这里原本是一个小渔村,为何叫青岛,众说纷yún(___)。但面对众多的考证,青岛人最喜欢的还是那个美丽的传说:A很久以前,浩瀚的大海近处有一个前海湾区,那里环绕着一个无名小岛,岛上绿树成茵,终年郁郁葱葱,远远望去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人们叫它“青岛”。B地名因为只是个符号,所以蕴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寓意和文化精髓(____)。
青岛一直被视为C____(年青、年轻)的城市,建置历史很短,迄今只有一百二十七年。但这片土地却古老而深沉,散发着弥久而chún(____)香的历史文化气息。
⑴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⑵文中A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修改:错别字:____,正确的字____。
⑶文中B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请从文中C处后面的括号里选择一个词语填在C处的横线上。
8.
综合性学习:某校初三(6)班共有学生64人,为迎接宿迁市体育中考,该班举行了模拟测试,以下是成绩数据:
项目
满分人数
性别
立定跳远
仰卧起坐
跳绳
长跑
800米
1000米
女生(27人)
21
22
27
26
 
男生(37人)
37
37
22
 
35
 
⑴为了该班体育中考的成功,请综合分析以上表格中的数据,给该班以后的体育训练提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班郑宇同学热爱学习,但是不喜欢体育锻炼,请你写几句话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共1题)

9.
作文。

初中三年的生活:有泪水,但更有欢笑;有彷徨,但更有拼搏;有失败,但更有成功;有追忆,但更有憧憬;……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切历历在目,真是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故事要分享。

请以“蓦然回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人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