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桑植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70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

1.综合题(共3题)

1.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五: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所指的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第五大发明”发展到明朝时,内容和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图片中的站立者是谁?
(3)材料三中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官制的变化?
(4)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它是谁设立的?
(5)材料五反映出清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
材料三:“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政府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2)阅读材料二,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4)为加强对材料四中A地的管辖,1727年雍正帝采取了哪一措施?康熙帝时期,在B地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的名称是什么?乾隆帝在平定了C地贵族的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3.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中说“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哪里?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政策是什么?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2.选择题(共18题)

4.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称颂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
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A.重农抑商
B.议和政策
C.重文轻武
D.杯酒释兵权
6.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理藩院
C.宣政院
D.市舶司
7.
***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8.
下侧是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某项科技成就。他描述的是
A.造纸术的改进
B.“麻沸散”的制成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9.
中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金、元
B.辽、清
C.元、清
D.辽、元
10.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1.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
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
12.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统治开明
C.城市经济活跃
D.民族融合加强
13.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春秋》
D.《红楼梦》
14.
每个朝代都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元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A.诗、词
B.诗、曲
C.词、曲
D.词、小说
15.
假如你是明朝的一个吃货,你可以吃到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瓜子等这些食物,它们原产于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南美洲
16.
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的是
A.努尔哈赤
B.铁木真
C.皇太极
D.阿骨打
17.
清代诗人吴伟业作《圆圆曲》中“恸哭六军俱编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广为流传,为红颜冲冠一怒引清兵人关的明末将领是
A.刘瑾
B.吴三桂
C.魏忠贤
D.袁崇焕
18.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北京王麻子剪刀的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农政全书》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19.
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李达康
20.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岳飞抗金D.文天祥抗元
21.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汤显祖的《窦娥冤》B.洪昇的《桃花扇》
C.孔尚任的《长生殿》D.曹雪芹的《红楼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