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武县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6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综合题(共3题)

1.
识读历史纪年表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回答问题。

(1)请写出a、b、c、d、e、f所处的朝代名称。
(2)写出一例b朝曾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
(3)指出c朝的建立者和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4)e、f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人物是谁?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及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史》

(2)材料二中“贵国”是指哪国?“余”指谁?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于1684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其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17世纪中期,清朝哪位皇帝组织了两次反击沙俄的战争?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3.
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中国古代文化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成果展示过程,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编剧体验历史文化)

(1)小张等同学准备编排一台有关“四大名著”的历史舞台剧。请你帮助他们将四部作品派给下列演员。(只需填写与作品相应的图序)
①赵二准备扮演剧中多情善感的贾宝玉,你分派给他
②张三准备扮演剧中絮絮叨叨的猪八戒,你分派给他
③李四准备扮演剧中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你分派给他
④王五准备扮演剧中被逼上梁山的林冲,你分派给他
(2)李静等同学准备编排一个反映18世纪中国某城市各阶层人物的历史舞台剧。他们设计了若干个不同职业或身份的人,又考虑每个演员都要用书作为小道具,于是找来了:①《窦娥冤》②《天工开物》③《本草纲目》④《唐诗三百首》四本书。你能帮助他们将上述四本书分给下列A、B、C、D四位演员吗?(填入序号即可)
A.剧中的张政是一个戏曲演员,总是痴迷古代的戏曲剧目。
B.剧中的王凯是个孝子,总念叨着要给多病的父亲采药治病。
C.剧中还有一个外国人,总是神秘兮兮地找人打听说要买宋应星的书,最后他竟然买到了。
D.剧中的李涛特别喜欢杜甫,见人就讲杜甫的诗作。
(现实感悟历史文化)

(3)后人通过各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些人物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8题)

4.
蒙曼认为,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下列属于隋文帝丰功伟绩的是
A.开通大运河
B.科举考试采用殿试
C.统一全国
D.创立行省制
5.
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要从洛阳沿大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B.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C.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D.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唐朝由盛转衰
B.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C.唐朝从此灭亡
D.唐朝的中央权力加强
7.
赤德祖赞上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吐蕃“合同(为)一家”,自称“甥”,称唐朝皇帝为“舅”。这体现了唐与哪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南诏
B.回纥
C.鲜卑
D.藏族
8.
著名宋史学家邓广铭说:“宋代文化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在十世纪后半期到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内,是居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的是
A.发明了造纸术
B.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9.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苗族
C.藏族
D.回族
10.
马克思在谈到某位历史人物时曾说:“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他”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11.
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 开国功臣 B. 皇亲国戚 C. 科举考试 D. 地方推荐
12.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13.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4.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15.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6.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戏剧。这一变化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17.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文字狱盛行
B.厂卫特务横行
C.八股取士
D.官场结党营私
18.
有位同学在编写历史短剧《郑和下西洋》时,由于疏忽,有一个剧情违背了历史事实,你认为是
A.带一本《红楼梦》解闷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船上带有指南针指引航向
D.船上带有丝绸、青花瓷、上等茶叶
19.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紫禁城是明朝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指
A.京城
B.皇城
C.宫城
D.外城
20.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君主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
21.

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