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材料三 当时(宋朝)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四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材料五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材料一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哪个朝代?材料二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杜佑《通典》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在位时期是如何完善此制度的?她的统治为后来什么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材料三 当时(宋朝)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是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的具体表现?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四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四分析这种制度造成的危害?材料五 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统治者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取了什么措施?
2.
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两位人物的主要事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5)请你为以上材料归纳一个主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两位人物的主要事迹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说明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材料三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3)材料三叙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朝代?这次航行最远到达的地区是哪里?材料三 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依据材料分析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请你为以上材料归纳一个主题。
3.
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下图指出唐朝时先后设置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的机构是哪两个?请举一例唐朝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材料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健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诸多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

(1)依据下图指出唐朝时先后设置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的机构是哪两个?请举一例唐朝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新疆、西藏、台湾地区分别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辖?材料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健时期。为安定边疆,清朝作出了诸多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改编自(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为安定边强,作出了哪些努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选择题- (共17题)
6.
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
B.《资治通鉴》 |
C.《史记》 |
D.《念奴娇·赤壁怀古》 |
7.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了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商业繁荣 |
D.元代民族压迫严重,人民生活困苦 |
11.
“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A.雕版印刷术 |
B.火药的使用 |
C.指南针的发明 |
D.活字印刷术 |
13.
下列从隋朝至清朝的朝代(历史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一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B.隋一辽宋夏金一唐一五代十国一元一明一清 |
C.隋一唐一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元一明一清 |
D.隋一一唐五代十国一辽宋夏金一明一元一清 |
14.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材料中的“它”是
A.《三国演义》 | B.《齐民要术》 |
C.《天工开物》 | D.《本草纲目》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