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157中学等五校素质教育交流研讨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1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0

1.判断题(共1题)

1.
判断题(正确写“正确”,错误“错误”。)
(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唐朝高僧玄奘六次东渡日本,他口述并由其弟子撰写了《大唐西域记》。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说明宋代商业经济异常繁荣。
(4)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抓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灭。
(5)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蕃坊,加以管理。

2.综合题(共3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任何分裂势力都不能长久。

——川教版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说出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管理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管辖始于哪一朝代?这个朝代管理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5)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3.
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经济重心完成南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
(1)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据材料,“新的手工行业”指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哪两个流域?结合所学再例举宋代两个著名的对外港口?
材料三从三国到五代,北方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3)据材料,概括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
材料四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请回答: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材料一中两种指南仪器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2)你从材料二、三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吗?
(4)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3.选择题(共18题)

5.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书法艺术B.绘画艺术C.音乐艺术D.舞蹈艺术
6.

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或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在A点时,商品过剩;在B点时,商品短缺

④在A点时,商品短缺;在B点时,商品过剩

7.

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或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在A点时,商品过剩;在B点时,商品短缺

④在A点时,商品短缺;在B点时,商品过剩

8.

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或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在A点时,商品过剩;在B点时,商品短缺

④在A点时,商品短缺;在B点时,商品过剩

9.

在下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或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在A点时,商品过剩;在B点时,商品短缺

④在A点时,商品短缺;在B点时,商品过剩

10.
他是一位少数民族首领,曾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政策,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这位“首领”是(  )
A.完颜阿骨打B.赵匡胤C.元昊D.耶律阿保机
11.
女真族在金太祖时期势力迅速壮大的原因不包括
A.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C.仿照中原王朝制度,管理政权
D.金灭西夏后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12.
泰国香米在我国卖的非常火爆。早在宋朝时,人们就能品尝或种植外来优良稻米——占城稻,它引进于
A.越南
B.泰国
C.新加坡
D.缅甸
13.
《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
A.辽宋并立
B.宋与西夏并立
C.北宋与金并立
D.南宋与元并立
14.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一代天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
B.先后灭西夏、金、南宋
C.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D.实行“治国安民”的治国方略
15.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行省
B.澎湖巡检司
C.中书省
D.台湾府
16.
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对这一历史阶段认识错误的是
A.“五代”政权更替均为武将夺权
B.“十国”政权均位于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继续发展
C.尽管政权分立,但社会仍蕴含着统一的趋势
D.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17.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文字描述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司南
18.
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
19.
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开封以北的陈桥驿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北宋政权建立的方式是( )
A.外戚夺权
B.权臣代政
C.武将兵变
D.君主禅位
20.
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设置了更多的宰相,宰相之下还有若干的副宰相,这一现象反映了北宋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1.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岳飞B.卫青C.屈原D.张骞
22.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河北曲阳 B. 福建泉州 C. 江西景德镇    D. 河南开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