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2题)
1.
(2)李华认为没有必要质疑父母和老师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材料一:最近,王芳总是喜欢穿奇装异服,还背着妈妈去染红了头发,妈妈批评她,她不以为然的说:我已经长大了独立了,我的事不要你管。
材料二:李华认为,凡是只要听老师和父母的就可以,对于他们观点我们没有必要质疑,循规蹈矩就可以了。
(1)王芳的观点对吗?你理解的思维的独立是指什么?(2)李华认为没有必要质疑父母和老师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2.综合探究题- (共1题)
3.
(2)材料二中的“耻”是指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中“贤”指的是榜样,请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4)“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怎么做?
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恐小面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材料一语句中的“格”是指什么?在社会生话中,我们应该做到些“格”?(2)材料二中的“耻”是指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白省也”中“贤”指的是榜样,请说说榜样具有怎样的力量?
(4)“止于至善”要求我们怎么做?
3.情境探究题- (共1题)
4.
情境分析题
明明应该:
理由是:
理由是:
(1)进入青春期,明明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长痘了还长胖了很多,为此他觉得自己越来越丑并产生了自卑心理
明明的想法是明明应该:
(2)明明认为男生就是比女生各方面都优秀,还经常嘲笑女生力气小。
明明的观点是:理由是:
(3)小芳过生日,参加的同学们都笑容满面,明明突然想起自己考试没考好,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明明的做法:理由是:
4.单选题- (共9题)
5.
“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春秋吋期的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下列行为中,没有做到“行已有耻”的是( )
①拿别人的峡点、缺陷、姓名开玩笑
②经常帮助同学,特别是身体残疾的同学
③喜欢散播小道消息,专门讲同学的糗事
④上课时给同学们讲故事听,让同们发笑
①拿别人的峡点、缺陷、姓名开玩笑
②经常帮助同学,特别是身体残疾的同学
③喜欢散播小道消息,专门讲同学的糗事
④上课时给同学们讲故事听,让同们发笑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7.
2018年“中国好人榜”再次发布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通过展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歌颂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这说明( )
①情感体验中,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周围的世界多一份美好
④救助他人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
①情感体验中,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②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③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周围的世界多一份美好
④救助他人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有人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而想象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当我们在绘画作诗时依赖的并不是逻辑推理,而是情感与想象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情感反应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 |
B.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
C.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
D.情感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
9.
有人研究调查发现,师生关系好的班级,学生情感素质也相对较高。对此,下次说法正确的是( )
A.情感只能通过交往这一方式获得 |
B.我们可以在良好的交往中获得的情感 |
C.情感的获得是强迫性的 |
D.情感反映着对人对事的态度 |
10.
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到周围的人。我们调节情绪时应该( )
①合理发泄情绪
②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④注意他人的情绪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不忘关心他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合理发泄情绪
②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
③去网吧通宵玩游戏
④注意他人的情绪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时,不忘关心他人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
我国传统健康和教育理念中,认为羞愧和内疚之类的负面情感是培养健康孩子的大障碍,因为人们见到太多的情感伤害事件,有的甚至远比肉体伤害更为残忍。但根据情感智力的观点,适度的负面情感和经历是有益的。这说明( )
①负面情感偶尔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②负面情感对培养健康孩子来说一定是件坏事
③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适度的负面情感和经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④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也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
①负面情感偶尔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②负面情感对培养健康孩子来说一定是件坏事
③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适度的负面情感和经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④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也可以让我们不断成长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综合探究题:(1道)
情境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