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孔子说:“行已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材料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勿以恐小面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材料四: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1)材料一语句中的“格”是指什么?在社会生话中,我们应该做到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