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说明题- (共2题)
1.
(2)请为王梅推荐几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材料一:作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我们的情绪是丰富、强烈而多变的。如果不及时调控,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材料二:中学生王梅经常喜怒无常,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他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学校打扫卫生,扫得不干净却怪扫帚破了不好扫,拿扫帚发脾气;走路摔跤,生路的气,怪路不平坦,家务做不好,摔碗摔杯子,甚至字写不好要帅铅笔,仍本子。妈妈给她买了新裙子,她高兴的见谁都笑;看到喜爱的电视节目兴奋得一晚上不睡,同学给他取了个外号—“脾气大王。为此,王梅非常苦恼。”
(1)根据王梅的情绪变化,说说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2)请为王梅推荐几种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2.
(2)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让做?
(3)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我们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材料一: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都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材料二: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代主题的感召下,各高校根据市场动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让创新创业成为当今大学生青春梦、中国梦的一部分。
(1)根据材料一,说说批判性思维的表现?(2)为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让做?
(3)青春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我们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2.辨析题- (共1题)
3.简答题- (共1题)
4.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1)我们应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2)负面的情感体验都是有害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3)传递情感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他人,为此,我们该怎样做?

(1)我们应怎样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2)负面的情感体验都是有害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3)传递情感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他人,为此,我们该怎样做?
4.单选题- (共20题)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青少年要使自己自强起来,就要( )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
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他事情由父母代劳
③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④在生活中自觉磨砺自己
①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
②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他事情由父母代劳
③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④在生活中自觉磨砺自己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6.
2018年9月16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肝日。中医认为,肝病等各种疾病往往与人的情绪有关,《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告诉我们( )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调控的,应顺其自然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调控的,应顺其自然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
7.
刘某为发泄个人情绪,一怒之下,持砖头砸坏了停放在小区停车场的33辆汽车前挡风玻璃。刘某也被公安机关抓获。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消极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发泄
②发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要明辨是非,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作出正确判断
④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不仅使自己的身心受损,也会伤害他人
①消极情绪对个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发泄
②发泄情绪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要明辨是非,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作出正确判断
④心理冲动若解决不好,不仅使自己的身心受损,也会伤害他人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2018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一些学校陆续开始组建合唱团、足球俱乐部、笛子班、乒乓球俱乐部等社团。对此,你的看法是( )
A.形式重于实效,浪费学生精力时间 | B.丰富课余生活,素质教育成为空谈 |
C.繁荣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 D.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
9.
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王丽原以为自己在期中考试中会像过去一样取得第一名,可由于发挥失常,只取得了第五名,因此她的情绪很低落,导致她情绪低落的因素有
A.个人的生理周期 | B.对某件事情的预期 |
C.周围的舆论氛围 | D.自然环境的影响 |
10.
最近,亮亮喜欢穿着“另类”服装。妈妈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亮亮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叫‘酷’,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亮亮没有意识到思维的独立( )
A.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 B.就要敢于和别人争辩 |
C.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 D.穿着独特是有个性、思维独立的表现 |
11.
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以“勿忘国耻,励志于行!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纪念南京大屠杀81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下列不能体现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D.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13.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认为,欲成大材,必修大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大的学问在于使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在于日新其德,日新其民,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且止而不退。达到这一境界,我们应该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好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多看缺点少看优点,形成沉重的耻辱感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在生活中寻找好榜样,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多看缺点少看优点,形成沉重的耻辱感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5.
《青春修炼手册》这首歌曲在中小学生中传唱度极高,就像歌中唱的那样“青春有太多未知的猜测,成长的烦恼算什么。”面对青春期的烦恼,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多与父母朋友沟通,积极寻求帮助
②通过自我暗示、换位思考等方法进行有效调控
③封闭自我、任其发展
④多读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不断丰富自己
①多与父母朋友沟通,积极寻求帮助
②通过自我暗示、换位思考等方法进行有效调控
③封闭自我、任其发展
④多读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不断丰富自己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6.
“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力量,它就好比是一杯茶,喝一口,令人陶醉,浓浓的醇香,令人回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传递情感正能量
B. 情感正能量对普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
C. 当他人身居困境时,每个人都会传递正能量
D. 传递生命的正能量,能让我们获得美好情感
A.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传递情感正能量
B. 情感正能量对普通人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
C. 当他人身居困境时,每个人都会传递正能量
D. 传递生命的正能量,能让我们获得美好情感
17.
美国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人相处一段时间,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这表明
A.情绪具有感染性 | B.情绪是无法调控的 |
C.情绪与人生相随 | D.情绪有喜怒哀惧之分 |
18.
2018年3月25日,一位粤B车的深圳车主李某,因担心车中受伤的小狗受惊吓,失去理智地对跟随其后的粤L车司机破口大骂,并在行驶过程中对粤L车进行连续三次别车。经深圳交警调查后,依法对粤B车主李某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车主李某应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避免冲动行事
②李某应提升自身素养,懂得理解和宽容他人
③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李某尊重和爱护动物,不应追究责任
①车主李某应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避免冲动行事
②李某应提升自身素养,懂得理解和宽容他人
③李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李某尊重和爱护动物,不应追究责任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19.
高尔基曾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这段话说明( )
A.读书可以帮助人做到一切 | B.读书可以被别人尊重 |
C.读书可以自我夸耀 | D.读书可以获得美好情感 |
20.
人的情绪不起于事件,而起于对事件的看法。小丽与迎面走来的同学打招呼,结果同学不理她,“太傲慢了吧!”小丽一下子郁闷了,但转念一想:“也许是他没看见我。”心情瞬间就明亮起来。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法 | B.转移注意法 |
C.合理宣泄法 | D.放松训练法 |
21.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告诫人们言行需谨慎。这启示我们在男女生交往方面应该做到( )
A.只看到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 B.不理睬异性的肯定与欣赏 |
C.积极、谦恭、勇敢和真诚 | D.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
22.
生活中,常常出现“他不像男孩”“她像假小子”“这是女人干的活儿”“她就是个女强人”等类似评论。这些评论其实是过于受___的影响。
A.兴趣爱好 |
B.性别刻板印象 |
C.教育背景 |
D.性别特征 |
23.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活动效率和质量往往更高。这主要启示我们,男女生正常交往有利于( )
A.解决心理矛盾 | B.抵制不良诱惑 |
C.消除个性差别 | D.促进共同进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分析说明题:(2道)
辨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